光辯天師曰:水火者,古先聖人之大藥也。不在於外,而在吾身焉。心-火也,應於離;腎水也,應於坎。故造金丹者,須憑龍虎水火者也。先之冷其坎戶,如水而後下龍虎焉。於是交之有度,用之有數,下心之火,焚之可以治眾疾,補虛損矣。病之微者,自頂至踵,以腎之水洗之可也;病之大者,自足至踵,以心之火焚之可也。
六通國師一行也曰:患小用水者,不欲犯腎藏也,當守一以謹之,七日則諸疾除矣;患大用火者,火從心發,下入於左右足,上至於左右臂,以及首目,九九發之,一息皆周焉。此所謂周天之火也。
夫火有四:有日焚身火者,想從心之下,至於關鎖,其光焰焰,滿九九之數,可以去三蟲焉;有曰敵陰火者,想從陰之下而起,遍焚其身,滿三三之數;有日靈龜火者,三火從其下,至於坎戶,分為二路,左右從其足內,至於足指,五路盡出,相合左旋,三匝漸大,至於腰之下,於是敵陰之火,引靈龜之火,合而右旋,三匝漸大,至於頂,則九點其首,舉前法者九過;有日降魔火者,大病將死,則定息而坐,如靈龜之法而左旋,以焚諸魔。
永元真人曰:用火者,心火也。下至左右足,上至於手及其頂,一息之中,九過者也;用水者,想二腎之黑氣,如煙直上至於頂門,滿於泥丸,化而為水以洗之,下至於腎,入於五藏,至於其足。既已,則舉其足,以意想復歸於腎。癱疽者,則先入大腸,自然轉動矣。
光辯天師曰:冥本意在鼻之上,寸絲不掛於心,玄牝之門,諸事俱捨,離其本念,定息不出不入焉。
永元真人曰:玄牝之門者,其鼻與肺合,其出入息,宜堅守以定者也。自鼻至於眉,自眉至於頂,復自頂至於眉,自眉至於鼻,自鼻至於眉,自眉至於頂,皆三過,每日#3為之九過,滿八十一之數可也。煉七至七者,何也四十有九日,必自定矣。一伏時不出入。
六通國師曰:既有定法,則修想其本,靈冥在於金堂玉闕之中,如吾之形,遍觀既已,然後想開頂門有黃雲焉。從脾之上而起,向於頂門撞開其額者,凡一息之內為之七過者三焉。左邊開上,右邊開下,故日黃雲滿天地矣。
永元真人曰:其黃雲之起而撞也,男子則撞左掩右焉;女子則撞右掩左焉。高想聖身之出也,用手壓其右,使之下焉;女子則壓其左焉。
光辯天師曰:一息三七撞,日為之二十一過,至二旬乃能出黃雲矣。
六通國師曰:吾想其靈冥,乘其黃雲而起,開其頂門,坐於雲內,極力歸於頂門,內閉其頂,復入於金堂玉闕,想其出入,如此者數過,方離其身,則留黃雲,覆其頂門,乘其雲而出,下視其身,修之不懈,至四旬有九日,當有形見形如水墨者,十旬有八日,自然去住自如。其既開也,開其頂門,而入於身,上下俱暖矣。
光辯天師曰:可以臥而為之,其名日睡法。其去如寐,其來如寤焉。修道必待陽數之興,而勿施泄,令陽氣作用焉。故當一陽之生,則修之於靜室,諸綠俱舍,而存想其五藏諸神,所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所謂恍惚杳冥之中者也。
天真皇人言:頂上藏太陽者四十五數足,何謂也此吞日月華之法歟!.平旦日之初出,束向而坐,想其日如車輸,漸漸來至於口則吞之,凡七十有二,咽入於臍之下,用河車轉之,拗起入於頂門,如此七旬有二日之後,可以採月華矣。每月八日上弦之後,向月暝坐,想其月華入口吞之,凡八十有一咽,二旬有三日下弦之後乃止。俟其次月上下弦再為之,八旬有一日即止,是為載日挾月者也。吾又有一法焉,於卯之時,束向想其日如明鏡,漸漸而至,以鼻接之,自玄牝而入,至於其腹,用河車拗起焉;至午之時,西向想其日如懸鏡,仰首以接鼻於玄牝之中,復以河車拗起焉。日之西也,西向想其日來至,以鼻接之,入於精海,復以河車拗起,入於頂後,二月、八月至夜,則想其月如鏡焉,下入於鼻,至於精海焉。或於日之出,束向存想,以鼻接之而勿擂,恐玲氣入。每月為之四十九過。此九五之數也。以河車拗起,而為枕焉。用日不用月者,不用陰也。
永元真人曰:日者,魂也,屬於陽,故真仙無影,純陽也。若夫鼻接而不擂者,斯妙矣乎!.或不用河車,自入於玄牝,直至頂門,三點首仰之,日為之四十五過,至四旬有五日,自一陽生,至於立春,此陽之數也。
光辯天師曰:日,陽也,乃用陰數,八九七十二焉;月,陰也,乃用陽數,九九八十一焉。此法純陽,故用四旬有五日焉。不用河車者,順天道左轉,自玄牝之門至於頂後矣。
六通國師曰:眉之下五輸者,目也。其名則有血輪、氣輪、水輸、金輪、瞳輸之別焉。還在定中而起者,謂息入定中而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