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疏影》中所出現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歎,其中隱隱見出白石心中仍珍藏著那一份美好的情感。那梅花清姿宛然就是他心中高潔美好的倩影。那樣一位寂寞的絕代佳人,那麼美、那麼好,引人不禁生起及早珍愛嗬護之心。
柳樹影裏,赤闌橋畔,擅彈琵琶的合肥歌女從初遇起,在那小小的宅子裏等了白石十幾年。終於,當薑白石再次來到這裏時,她們的身影已經徹底消失了。往事已成空,少年情事老來悲。這正是:“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那一刻,薑白石黯然神傷,欲哭無淚。赤闌橋邊,隻有那幾枝梅花依然年年吐蕊開放。
這也許正是驚豔詞壇的《暗香》、《疏影》的情感背景。南宋張炎在《詞源》中對這兩首《暗香》、《疏影》給予高度評價:“詞之賦梅,惟薑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李佳《左庵詞話》雲:“石湖詠梅二詞,尤為空前絕後,獨有千古。”
可見,這兩首詞不是筆法功力獨擅,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身世悲感與時代的深刻悲情。薑白石一生始終對梅花情有獨鍾,除了文人風雅秉性的緣故,主要還是因為梅花與合肥情緣有著某種關係。
白石在詠梅詞中多次用“紅萼”來指稱梅花。如“紅萼未宜簪”(《一萼紅》)、“怕紅萼無人為主”(《長亭怨慢》)、“紅萼無言耿相憶”(《暗香》),這裏不僅用“紅萼”表示梅花初開,還明顯以“紅萼”代指那位赤闌橋邊的初戀女子。“怕紅萼無人為主”一句是擬女子口吻的話,極可能是合肥女子本人特別喜愛梅花,曾經自比梅花,或她的名字就有梅花寓意。梅花初開時的“紅萼”,不怕寒冷,清香幽靜,風姿素雅。其品質、風姿令人神往。
白石在創作《暗香》、《疏影》時,想到自己一生的身世滄桑,內心充滿了對往事的懷念,借梅花清逸高潔的意象一吐胸中塊壘,寫出了梅花的魂魄與神韻,成就了這兩首詞在文學史上獨特的藝術地位,成為薑白石的代表作。
石湖老人範成大讀過這幾首詞後,大加讚譽,稱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詞間意象自是有一種才情風流。於是,範石湖依詞度曲,吩咐家中的青衣歌女小紅傳唱。這小紅不僅長得俏麗,還有一副甜美的歌喉。她非常喜歡唱白石所作的詞曲,心裏對這位薑白石也十分傾慕。
薑白石在範石湖家中盤桓經月,每日對雪賞梅,飲宴賦詩。那紅唇皓齒、語嬌聲顫的小紅在一側檀板清歌,倩影如那雪裏的一枝梅花。此時,薑白石聽了小紅所唱的《暗香》、《疏影》,不覺怦然心動,依稀如見故人,如坐春風。
範石湖看出了白石眼中的深意,也明白小紅的心思,高興之餘便讓小紅從此跟隨薑白石。一位是美貌伶俐的歌女,一位是氣格高華的詞人,這才子佳人倒也是十分般配和諧。
時間已至歲末,除夕那天下著大雪,薑白石攜小紅向石湖主人範成大揖別,然後掛帆向著湖州方向飄然引去。那一隻小船從蘇州石湖啟程,過吳江垂虹橋時夜色正蒼茫。其時,雪已自悄然停了,兩岸房舍林木蕭疏,漁火影影綽綽。那江麵映著雪光,籠著一層淡淡寒霧,天水渾然一片,莫辨分際。見此景象,白石心間自有一種清曠寂寥之感。他與懷中的小紅執手依偎,相視一笑,心中溫暖無限。
水麵煙波浩渺,月光雪色冷寒,小船向前徐徐行駛。在這天光雪影中,舟中兩點人影益發朦朧模糊。
小紅望著周遭景色,不禁輕輕唱起了新曲。薑白石哂然一笑,取出一隻洞簫放到嘴邊。歌聲清亮悠揚,洞簫幽婉相和,隨那水波輕輕蕩漾開去。岸邊林中,一隻孤鳥扇動翅膀撲棱棱地直飛向空中,似有碎雪從疏枝間紛然落下。那飛鳥在半空中劃了一個悠長的弧線,飄然遠去不見蹤影。天地間,頓時靜如蠻荒,隻餘白石、小紅二人。看著身邊眉目如畫、冰肌雪膚的佳人,白石眉宇一軒,吟《過垂虹》詩一首: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鬆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