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我找到穿瑪西娜T恤的朋友,給他說了我的想法。他嗤笑我,說我隻有概念,而沒有計劃。首先要做的是讓“劇透無恥”的觀念變得好像“闖紅燈是低素質表現”一樣深入人心,然後才能推廣。而要玩出大手筆,個別人的定點劇透之外,還需要集體劇透。比如可以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放出一隻巨大的熱氣球,上麵寫著“《羅斯·瑪麗的嬰兒》是魔鬼的嬰兒”。在世界杯決賽上安排裸奔,後背寫上“《說謊者雅各布》被殺死了”——電視台不用在生殖器上打馬賽克,有劇透誰還看那玩意兒啊。甚至可以在婚禮請帖中來個突然襲擊:“小兒詹邦德與西門慶大官人結婚,荷蒙厚儀,《陸上行舟》雖然成功,舟卻被放走,歌劇院未建成,謹訂於某月某日某時喜酌候教。”
因為有時光機,我和穿瑪西娜T恤的朋友一起去到未來,發現我倆已經因為經營劇透公司而成為了億萬富翁。本以為會遭到“反劇透主義者”的道德譴責,誰料最大的敵人卻是“劇透保護主義者”。他們走上街頭,試圖用真實的數字發出警告:“二十年前,我們有三萬部可以用來劇透的片子,現在呢,隻有三百部沒有被劇透過了。而且每過一小時,就有三部電影因為劇透過多而失去了繼續劇透的可能,按照這個速度,再過十年就無劇可透了。但是,劇透危機可以解決,請幫助農民種植醇類燃料作物,提高能源經濟標準,減少汽車廢氣排放,如果你禱告,人類能拿出改變的勇氣,然後把知識變成行動的力量。”我和朋友都被感動了,他抽泣著說:“真可憐啊,那時候的人都開始劇透《難以忽視的真相》了。”
最後,希望不會有人恨我,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也被透了個一幹二淨,比如在還沒看過《綠色食品》的時候,就提前知道那是用人肉做的。
《都靈之馬》攻略
——如何欣賞高雅藝術
故事背景
故事靈感來自哲學家尼采的傳說,在影片開頭也有介紹但是並不詳細。貝拉·塔爾也許認為這在西方家喻戶曉,在中國卻沒有被寫入小學課本,因此有必要做補充以方便理解。1889年的1月3日,尼采從都靈的卡羅·阿爾伯托廣場的玩具店走出來,他因為內急晚來了十分鍾,錯過“種馬”紀念版的發售時間。這款12寸可動玩偶來自香港,售價為9999裏拉,肌肉紋理和皮革光澤極佳,體內植入了模仿馬騷味的香囊,還有六款不同顏色的可換馬掌和三款不同表情的頭雕——據說起了大早的科波拉搶到了,並將其中一個頭雕用在《教父》裏——無論如何,尼采趕到時,“種馬”早已搶購一空,他非常沮喪。
走出玩具店,正巧看到一農夫在鞭打馬兒,精神恍惚的尼采以為那是“種馬”模型,提出高價購買,但是他老媽拒不付款。尼采就在地上打滾耍潑,又抱著馬頭嚎啕大哭,被強行帶回家後,生氣的他不跟任何人說話,以為母親會心軟,但是一直到他去世都沒有得到“種馬”模型。那匹馬兒後來如何,沒有人知道。
準備工作
1創造一個全黑的環境。選在晚上,掛窗簾,不應該有任何多餘光源,哪怕是音響指示燈也得用紙蓋上。其實就是在模擬電影院——盡管市麵上流行的“這個那個一定要去影院看”的說法基本都是在胡扯,但這對《都靈之馬》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