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吃苦耐勞,老軍人跟我們講當時的生活條件是何等艱苦,住泥房、穿草鞋、吃地瓜;武器是農具,交通工具是驢車、木筏。而就是這些東西竟然戰勝了飛機大炮!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曆史奇跡,吃苦耐勞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它磨煉了品質、鍛煉了身體、考驗了意誌,正是這種傳統讓我們的英雄在錦衣美食、高官厚祿麵前沒有低腰,才創造了新中國!
再次我覺得應該向新四軍學習忠誠、誠信,對黨忠誠、對同誌誠信。
在不幸被捕、嚴刑拷打逼供之時,為了保護同誌,保守機密,咬緊牙關,在敵人麵前人人都是一麵銅牆鐵壁。而同誌間的誠信這時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普通的約定、一句離別的囑托,為了共同的目標,求同存異,互相信賴,在艱苦的生存環境中團結協助,毫無後顧之憂的撲在革命事業上。忠誠、誠信是個千年的話題,也是我們拓展事業、發展友誼所必需的,這次采訪再次提醒了我們。
褚晶晶:
四季可以安排得極為黯淡
如果太陽願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極為卑微
如果尊嚴願意
自主可能遲遲沒有出現
如果不是你們的執著與勇敢
是你們
將希望的種子播下
把美好的未來打開
讓絕望淒涼延伸到無窮遠
除了對你們的崇敬
親愛的新四軍前輩們
我們將以更好的姿態
繼承你們勇敢前進的鬥誌
郇曉雯:和兩位老人交談的幾個小時中,我的心是多次受到了震撼,淚水總是不自覺地在眼眶裏打轉。如果說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那麼就一定要說為這幸福生活鋪路的人是他們,最可愛的人。
兩位老英雄的故事不斷地教育著我們,兩位老英雄身上的一道道傷疤時時地警醒著我們,兩位老英雄的開朗笑聲不斷地支持著我們。兩位老英雄的精神更是佇立在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麵前的偉大旗幟。
永遠銘記他們的教誨。錢老說:“我們要學會冷靜做人,理性做事。”
劉老說:“要做好事,首先要做好人。”
羅文佳: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顧戰爭;因為熱愛當下,我們了解曆史。
杜巧麗:與他們親切地交談,我們不僅回顧了曆史,吸取了經驗,更主要的是,知道了信念是什麼!
張、瑋:對新四軍爺爺采訪之後,感受到最強烈的就是他們身上永遠的硬朗和驕傲,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珍惜和熱愛。在那些戰鬥日子裏,戰士們不怕千辛萬苦,用盡一切方法,為的就是最後的勝利。心中秉持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奮鬥是他們永不言敗的見證。聽著回憶,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也都在眼前一一展現,爺爺們的諄諄教導讓我記憶深刻:勝利是來之不易的,勝利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我們不要忘本,要繼續保持樸素、艱苦、奮鬥精神!要正確對待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問題,用新四軍的態度對待每一件事,相信一定會成功。
陶、梁:走訪老紅軍的活動,我雖然參加的次數不多,但僅有的寶貴采訪經曆已經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楊寶倫先生的回憶,生動地再現了當年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事以及一名老紅軍獨特的戰後生活。感受了戰爭年代軍人們的拚搏、勇氣與智慧,體會了什麼是犧牲小我精神和大局意識。
平日隻是通過電視劇等途徑了解新四軍曆史,這次的走訪對其有了更深入和感性的認識。一個個細節的追憶與描繪,不僅僅讓我折服於戰事的驚奇與艱辛,更讓我對楊寶倫老先生以及他所代表的新四軍有了至高的敬意。
我想這段經曆不該僅僅作為一種認識,那些精神層麵的財富更應該在當今這和平年代重新被我們新一代的建設者所珍藏以及更好地發掘與傳揚。
最後感謝校子淵人才學院給了我這樣寶貴的機會,使我深深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