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在各處流亡地一經草草安頓,便抓緊一切時間開課。民房條件差,沒有水電設備,師生們就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利用兩隻術桶接上皮管來解決實驗用水;沒有酒精就用木炭盆充酒精燈;沒有電源,就用白備的10匹馬力柴油發電機發電;缺乏培養缽就以酒杯代替……盡管物質條件再差,師生們對教學、實驗的要求卻是一絲不苟,非常認真。
1944年10月,劍橋大學生物化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英國駐華文化與科學協作代表團團長李約瑟,借在此舉行的第四屆中國物理年會和中國科學年會,參觀了坐落於遵義與湄潭山水間的浙江大學。這位著名的中國科技史學家驚異不已,在眼前的這樣一個簡陋如山寨般的大學上空,竟然飄蕩著隻有在劍橋、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學才會有的自由精神與學術氣氛。李約瑟不禁稱此為“東方劍橋”,並在自己的《科學的前哨》一書中罵道:
浙大起初雖有三輛卡車和一輛小汽車維持交通,但已經破舊得無法修理,也無新車補充。年高望重的學者和院長們,往來遵義湄潭之間,須攀上滿載的軍用卡車,途經人煙稀少的郊野,有時竟需曆兩天之久。在湄潭,研究工作是很活躍的。生物係正在進行著腔腸動物生殖作用的誘導現象和昆蟲的內分泌素等研究……在物理方麵,因為限於儀器,工作側重理論的研究,如原子核物理學、幾何光學等,水平顯然是很高的。這裏還有一個傑出的數學研究所。具有廣大試驗場地的農科研究所,也正進行著很多工作。該所發現本地所產的一種叫野薔薇的果氮即刺梨)裏,含有多量維生素C,並在棗子裏找到維生素P。該所又在研究貴州著名的茅台酒所用的酒曲。
這種酒曲除掉酵母之外,還包含特意配入的藥材不下28種之多。這種配方是一種特異的例證,顯示這種方法,根據幾世紀工作的經驗,竟能在沒有消毒設備的鄉村情況下,確實有若幹良好的結果。這一點甚至有軍事上的重要性,因為一部分盟國軍用卡車在中國路麵上應用的動力酒精,是從傳統方法製成的燒酒送到蒸酒廠蒸餾而得的。土壤方麵,進行著氫離子濃度的研究和土中微量元素如鎳、鋅等的研究。特別注重對茶、豆、蔬菜等作物的關係的研究……
李約瑟在這裏說到的隻是浙大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東方劍橋”更有不少當時處於科學前沿的研究,如蘇步青的微分幾何,陳建功的三角級數,束星北的相對論,盧鶴紱與王謨顯的量子力學,王淦昌的中微子研究……後者的中微子研究,更屬世界性的重大發現。此外,1943年秋季進入浙大就讀的李政道,日後與楊振寧一起,因對寧稱定律的研究,造成了在基本粒子方麵的重大發現,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認為,在他最初的治學道路上,對他教育和幫助最大的有3個人,即束星北、王淦昌和吳大猷,而前兩人都在抗戰時期的浙江大學。(見《束星北檔案》)
大悲壯,大不朽(八)
在西南聯大一盡管亦有如考古學家吳金鼎等人授筆從戎參加戰地服務團和同濟學子慷慨從軍等悲壯之舉,但更多的則充分體現出了胡適所倡導的“健全的個人主義”:“救國的事業須要各式各樣的人才;真正的救國的預備在於把自己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才。”國家的紛擾,外間的刺激,更加增加了他們同學的熱情,培育了他們鑽研的定力。
在看似絕不關係時局的學問生涯中,他們信奉“在紛亂的喊聲裏,能立定腳跟,打定主意,救出你自己,努力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個有用的東西”!
……梁思成“體重隻有47公斤,每天和徽因工作到夜半,寫完11萬字的中國建築史,他已透支過度,但他和往常一樣精力充沛和雄心勃勃,並維持著在任何情況下都像貴族一樣的高貴和斯文”;童第周在同濟大學“點菜油燈,沒有儀器,隻能利用下雪天的光線或太陽光在顯微鏡下做實驗”,卻做出了與國外權威學者不謀而合的胚胎學實驗;董作賓在李莊板栗坳戲台子的工作室,孜孜整理屋子甲骨,“以掙紮度此偉大之時代”。
……從昆明來此休假的金嶽霖,亦抓緊時間,開始重寫因躲防空警報而丟失的《知識論>書稿;淩純聲、芮逸夫完成了民族學的奠基之作《湘西苗族調查報告》;李方桂、馬學良奔走於叢林深處,從事西南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完成了《撒尼保倮語語法》;梁思永在病榻上撐著硬脊梁,趕寫著山東龍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陽西北崗考古發掘報告……
夏鼐不畏故裏淪陷、經費困窘等困難,完成西北科學考察……
陶孟和組織社會所的同人進行戰時經濟研究……
他們抱著挽斯文於不墜的恒固信念,在山坳的書案上焚膏繼晷,播火傳薪;在動心忍性困心衡慮的艱苦生活中,仍盡著一介知識分子的本分責職。
——(張國功著《國難期間的“李莊精神”》)
1941年,美國學者費正清來李莊,住在朋友梁思成家中。目睹了這一切,他由衷地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