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敵人的炮火集中轟擊水星樓,命中了十幾炮,水星樓倒了,守禦的官兵還在繼續作戰。在最後一刻,遠處聽見由水星樓裏送出宏壯的歌聲和“中華民國萬歲”的呼聲。聽的人哭了;唱的人從容戰死了。現在,還有十幾具官長的遺體壓在水星樓歪倒的身體下麵……
夥夫雜兵也打光了,政工人員亦持槍作戰,官長亦臨第一線當士兵。副團長步兵中校孟明武在南門指揮作戰,士兵都犧牲盡了,敵人還在猛攻,他跳出戰壕,拿著槍,把衝到壕邊的敵兵一連打死十幾個,還得到兩挺輕機關槍……連看護兵和衛生隊都拿起槍來幹。敵人每日每處至少進攻三四十次,每天的進展也不過二三十公尺。全城被圍,每一個角落都在戰鬥。受傷的官兵,無從救護運送,隻好忍著痛躺在地上,拿手榴彈向敵人拋。受傷三四次還在作戰的到處皆是,官長命令退後休息,全不肯……最令人頭痛的是子彈也打盡了,空軍雖然來接濟過,但是數量有限,士兵身上最多隻剩十餘粒,最少的亦隻有兩粒了。彈盡了,援絕了,苦戰16晝夜,169團隻剩15個戰鬥兵,170團一個都沒剩,團長柴意新陣亡……城裏的大街小巷都曾激烈戰鬥戎撲殺過,每一段殘牆上的彈痕血跡就是證明。常德城內,你再也看不見一座完善的房屋了,剩下的是瓦礫,焦木,殘垣,斷壁交織的-座廢墟。
12月11日,守軍未死的人們,又協助友軍攻克常德。敵人在攻城戰中傷亡28000餘人。
在全麵戰爭爆發的前4個月,僅僅是中央軍校1929年至1933年畢業的25000名年輕軍官中,就有10000名犧牲,陣亡的比例高達40%。
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15年的抗戰中,國民黨軍隊有200多名將軍光榮捐軀,共產黨軍隊則有楊靖寧、左權、彭雪楓、趙尚誌等將領獻…生命。在前線犧牲的將軍中,生前有上將軍銜和死後被迫授上將軍銜的高級將領一共有9位,他們分別是:佟麟閣上將,趙登禹上將、郝夢齡上將、王銘章上將、馮安邦上將、唐淮源上將、饒國華上將、張白忠上將、李家鈺上將。其中,張白忠上將,李家鈺上將,他們是抗戰中犧牲的國民革命軍中最高級別的將領,兩人都是集團軍總司令。在“二戰”同盟國方麵,他們亦為犧牲在炮火中的最高級別的將領。
張白忠將軍,1890年生,字藎忱,山東臨清人。20歲時加入同盟會,因痛感國勢贏弱、外患煎迫,毅然投筆從戎。1933年長城抗戰中,已從一個學兵,成長為二十九軍前線總指揮。喜峰口阻擊日軍,以大刀隊重創敵寇,名震中外。1938年擔任五十九軍軍長,轉戰魯、皖、豫、鄂,先後在臨沂大敗日寇阪垣師團,並在台兒莊會戰中建立奇功。台兒莊大戰後,日軍增兵,包圍徐州,截斷隴第十二章抗日戰爭海線,將軍臨危受命,掩護徐州數十萬主力突圍。武漢失守後,又在長壽店戰役和隨棗戰役中屢立戰功,升任三十三集團軍上將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宜棗會戰,將軍身先士卒與日寇血戰,身受七創,壯烈殉國,時年僅50歲。在東渡襄河抗擊日寇前夜,張將軍給他的副手馮治安留了一封信:“因為戰區全麵戰爭之關係及本身的責任,均須逋河與敵一拚……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
此前,將軍還告所屬部將書:“看最近情況,敵人或要來碰一下釘子;隻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要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亡決心,海不枯,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臨終之際,除了鼓舞將士殺敵,將軍還留下了他生平的最後一句話:“白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都安慰……”
將軍殉國後,靈柩白他犧牲之地湖北南瓜店溯流長江運行重慶,抵北碚的梅花山麓,10萬軍民去江邊白發送別,專輪經過之處,萬縣、雲陽、忠州、奉節等地,沿江軍民望靈遙祭,雖敵機臨空而不為所動。正在領導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的周恩來也親書挽聯,表達敬意:忠義之誌,壯烈之氣。
周恩來還為另一位國民黨軍隊高級將領親筆題上挽聯,他是國民黨軍隊的第一個機械化師、即-OO師師長戴安瀾中將。該師也為中國遠征軍的主力部隊,1942年5月26日,在緬北山林裏,全師打得隻剩下幾百號人,戴將軍也戰死,時年僅38歲。官兵們輪流抬著將軍的靈柩,千難萬險,出緬甸,經保山,到達昆明,沿途也受到各地軍民的隆重禮送。周恩來為戴安瀾題詞為:黃浦之英,民族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