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抗日戰爭(2)(1 / 3)

百團大戰,則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戰略性的進攻戰役。1940年夏秋,八路軍共使用105個團的兵力,向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進攻,此戰曆時3個半月。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兩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偽軍11800餘人,拔除據點2900多個,破壞鐵路470餘公裏、公路1500餘公裏,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5800餘支(挺)。八路軍也付出了傷亡17000餘人的代價。日軍在遭受打擊後感慨:“對華北應有再認識”,並從華中正麵戰場抽調兩個師加強華北方麵軍,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大規模的報複作戰。

國民政府始終是日寇打擊消滅的主要對象,國民政府麵對的也始終是抗日主戰場。

主戰場戰上先後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它們是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南京會戰(1937年12月),太原會戰(1937年9月到11月),徐州會戰(1938年3月到5月),蘭封會戰(1938年),武漢會戰(1938年8月到10月),隨棗會戰(1939年5月),長沙會戰(1939年9月到10月),桂南會戰(1939年11月到1940年11月),棗宜會戰(1940年5月到6月),豫南會戰(1940年1月到2月),土高會戰(1941年3月到4月),晉南會戰(1941年5月),長沙會戰(1941年9月到10月),長沙會戰(1941年12月),浙贛會戰(1942年5月到8月),鄂西會戰(1943年5月到6月),常德會戰(1943年11月到12月),一號作戰(豫中會戰、長沙衡陽會戰及桂林柳州會戰三個會戰之總稱。1944年4月到12月),湘西會戰(1945年4月到6月)。

此外,為配合盟軍行動,1942年4月,10萬之眾的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這些會戰裏,盡管有蘭封會戰中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災難的“花同口事件”,敵軍擊破我中條山部隊、造成我方抗戰中期最大失敗的晉南會戰,還有因我軍電報被破譯,敵軍占了主動,致使長沙一度淪陷、我軍損失達6萬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以及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破壞中美空軍機場,對我方發動的最大一次攻勢——我軍損失達50萬兵力的一號作戰……

但在中國軍隊紛飛的血肉前,是日軍紛飛的血肉,在中國人頭顱如雪花般旋舞在亙古如斯的山河後,是日本人的性命如櫻花一樣凋落在異國陌生的土地上。

孫立人(1900-1990)是我們民族永遠不該遺忘的一個名字。1942年4月,孫立人率領新38師赴緬甸作戰。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奉負責盟軍聯合作戰指揮的史迪威將軍之命,孫立人親率113團星夜馳援。18日淩晨,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到了中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解除了7千英軍之圍,並孫立人將軍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記者500餘人。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征軍人緬後的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700餘人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之敵,救出近10倍於己的友軍,震動盟國。為此,美國歲斯福總統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授予他“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一勳章的外籍將領。

大悲壯,大不朽(四)

5月底,孫立人率新38師撤往印度邊境。英駐印邊防軍要中國軍隊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孫立人見英國人過河拆橋,頓時怒火升騰,下令部隊準備戰鬥。碰巧的是英軍第一師師長正在附近住院,得知情況後馬上趕來,告乏邊防軍將領:這可不是一支潰軍,它是有大大戰功的。英軍將領將信將疑,來到新38師營地。200名精壯士兵組成的一支儀仗隊在門口迎接,軍裝雖破了些,可精神無不抖擻,隊伍前麵還擺著擦得鋥亮的兩門小鋼炮,四挺重機槍。英軍將領見慣了從緬甸敗退過來的英軍,為了逃命,能丟的輕武器都丟得差不多了,誰還會去管重武器?他問機槍手是如何想的,後者被亞熱帶的陽光曬得黧黑的臉上眉頭未眨,脫口而出:“武器是士兵的生命,人在武器在!”孫立人接著領英軍將領參觀井然有序的營房,又舉行軍事表演。

1943年10月,中國駐印軍開始向緬北大舉反攻。新38師猶如下山猛虎一路長驅,在此後曆時兩年兩期的作戰中,新38師擴編為新一軍,共擊斃日軍王牌第18師團3個聯隊長以下33000餘官兵,傷日軍75000餘人,俘虜大尉以下323人。1943年12月29日拿下於邦時,當日軍俘虜被帶到孫立人麵前,他不加思索地命令身邊的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們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槍斃,今後都這樣辦!”此外,繳獲大炮186座,戰車67台,汽車552台,奪取公路646英裏。由於孫立人卓越的戰略戰術的運用,新一軍自己的傷亡隻有17000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