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珍寶施車磲馬瑙珠
瞻彼無厭足今禮釋師子
象馬及天金色最為第一
能施和顏色歸命解脫者
車寶為第一珍寶所瓔珞
顏色皆和悅妻子及男女
金缽盛滿銀或盛滿碎金
彼以歡喜施誰勝毗沙門
和悅以自施如果茂盛好
歡喜而惠施彼滿三世界
男女極端政婦身及頭目
為世而惠施誰與此施等
檀施無過此天人所不及
猶如彼上人意大海無底
彼菩薩修行戒時。於彼戒非為無戒。及身口所行心所起甘露之法。如彼花果擁護其根必生果實於彼而得皆是人所行。猶如彼士殺生不與取淫逸及諸放恣。菩薩不飲酒。於諸戒智慧皆悉具足。除去非戒於道場而常三昧。遠離犯戒亦不有殺意。物性皆清淨受彼信施。數數厚味亦無所犯內無所缺去不就有亦不敷花。依見不腐敗無穢不造新穢果。所種有新善眠悟無愁。彼眾生色最第一。由彼功德故善香遠布。受信施故意常牢固。諸根具足故無所壞敗。智慧住不移故無所不壞。緣彼人故有所增益。為彼人故擔負苦惱。因善法故有其處所。無愁惱亦無所染。以形貌故有服飾。為彼人故有其財寶。無限無量無有窮盡。從初發意未曾變悔。況複菩薩禁戒成就。於是便說此偈。
上下及四方諸有聞戒香
皆悉等具足遠欲為最要
親近善知識善者作功德
善色無有比戒香第一福
諸穢悉休息覺我無有我
最勝後第七我今當自禮
若複菩薩行精進時。然彼心有所緣。心亦無懈惓。出家不可障斷。為眾生故而出家。不移動故有其力緣。種種眾生有其精進。不可勝故有其忍。有所長益故示現於世。有其功德故示現眾生。攝其心意故彼意不移動。為船師故得到彼岸。以定故不亂。發意躇步則有所度。以彼眾生故成其所願。欲成道故施象馬寶車。是時菩薩。於彼眾生有是精進。其有聞精進名者發趣於道。一身之中所作功德不可限量。況複如來無數阿僧隻劫所作功德。端坐道場時降伏外道。經曆生死以精進意除去愁憂。
精進最第一歸命法王主
於佛善自覺今歸命無等
彼尊為第一法鼓聲遠布
於覺覺自覺是故歸無著
若複菩薩行忍時。無畏無所懼無所染。不觀彼果報。有其力勢擁護眾生常遠離惡數誌性剛強自省己過。一切眾生皆懷恐怖。使無恐怖示彼戒律。亦為一切眾生降伏粗穬。去不善語慈湣眾生。彼無量無限依眾生語。設有所聞及諸至道跡微妙第一。猶如華果未常不敷華為風所吹動。山岩處穴采取諸花香味種種色處所福德音響。眾生之類皆悉喜聞。猶如蜂王采諸花味以用作蜜。及諸小蜂而作蜜者。及諸泉源處處流溢。及諸那陀園快樂無比。有罵詈所為成辦。諸求咒術為彼示慚愧。眾生修行道者為厄難者而作救護。名曰忍辱仙人。是時迦藍浮王往入深山欲獵麋鹿。適入山中見此忍辱仙人便前跪問。在此深山為求何道。忍答曰求忍。是時大王不自觀察。亦不觀察行欲有所試。即時便作是說。我今當截汝手腳。即截彼仙人手腳。複作是問。汝今為求何道。是時忍答言我求忍辱道。即時歎譽忍辱之德。是時大王倍懷嗔恚欲傷害其命。是時仙人已截手腳。便作誓願言。使我世世勿懷嗔恚亦不有嗔恚。於彼大王解知諸法皆悉虛空。複有異仙。人往至彼仙人所而作是問。雲何神仙不起嗔恚於彼王耶。若行此忍辱之時。有此大忍辱之力。當於爾時不起嗔恚之意。觀此血色亦不變易。是時護世四天王往詣彼仙人住處。是時提頭賴吒。頭麵作禮便作是問。我今欲殺迦藍浮王為可爾不。作是語已。是時仙人默然不對。時第二天王複作是問。我今當殺彼男女大小及城郭人民皆悉蕩盡。作是語已。是時仙人默然不對。是時毗樓[卄/披]叉王複作是問。我取彼境界國土所有人民盡取殺之願見聽許。是時仙人默然不對。是時毗沙門王複作是問。我欲取彼境界國土移著他方願見聽許。是時仙人歡喜歡譽忍辱之德便說此偈。
截頭目手足不起怨惡意
所有盡施彼況當於世間
是時護世天王複作是問。雲何仙人欲求何等道。是時仙人答曰。
欲使彼王身無有惡行報
彼王雖凶暴憂彼不自憂
若菩薩修行三昧時。設入彼三昧有所緣心。未曾忘失亦不放逸專其一心。若複不殷勤求方便亦不受諸行。解諸法味不著於法。於彼地中亦無結使。彼三昧之中清淨無瑕穢。伏外敵無怯。弱一心解其氣味。心無所著降伏誌性未曾懈惓成其所行得三昧。歡喜根精進不移念不錯亂。一劫所修覺知道品。念猗歡喜勇猛所獲。皆依猗智漸漸得歡樂處。然菩薩行於彼三昧。行時起三昧善行已辦三昧。善行若行若住未曾失之。彼以有此行善法具足。起諸善行諸所求皆悉現在前。設心有愁憂漸降伏其意使不忘失。思惟增益增益善。若心放逸複思惟善法。若心懷愁憂緣縛所係即能思惟彼解脫善。於己境界威儀悉善。為人演說亂想穢病及餘種三昧。諸功德具足三昧彼處。彼處三昧行報之果實最為善行。猶如青青樹木現淨解脫。及餘青黃白黑皆隨彼三昧來往無所掛礙。欲以三昧力火聚日光無所不照。彼得天眼亦複如是晝夜徹照。亦複得天耳徹聽有如是之力。彼菩薩得是三昧無限無量不可稱計。盡由三昧之力亦由思惟。由不懈怠由智慧明。知卷知舒亦由悕望三昧。由去離惡相由逆順三昧力。如是眾想是彼三昧所生。彼彼總持門成三昧。所適之處亦無疲惓。求其方便不堅固三昧故而行三昧。為一切欲故降伏心意。善擁護思惟亦不錯亂隨意自在。不說人過無量無限無有窮盡。於今三昧斷諸狐疑放種種光明。依一切善法諸結使淨。數數習三昧依一切善法。於是便說此偈。
獲此解脫心三昧無掛礙
新頭趣大海駛流難可製
若意有所欲心亦不移轉
欲斷境界水皆是根門行
我於百年中擔負父母行
不充我所願能報父母恩
已得將護彼指授父母處
能覺知如是世之所悕有
是時菩薩行堅固心時。收攝解脫有如是方便。彼有勇猛意所為無掛礙。不為人所製持。是故當方便求。昔聞阿蘭迦蘭。起諸禪定舍彼禪已。更求三耶三佛無上道。便往行南半由旬。中詣彼空閑處作種種苦行。啖果飲水著純黑皮衣。在樹下結加趺坐。或時飲水或時食果蓏或時服氣。作如是苦行於草上臥或以灰自擁。樂著於彼三宿之中顏色不變易。九日之中禮跪祠火。諸放逸者隨彼言教。或時祠天頭目漸羸。兩臂露現。或翹一足身體僂曲。亦不盜竊以法自樂。於彼苦行求道亦不飲食。皮骨相連身日日極。身黑麵色萎黃猶如箜篌內無有實。肋脊悉現形有百變不可觀省少壯之貌永無複有。猶如老象無所任施。坐臥行步而無有力亦不能語。雖複貪命不久在世。當於爾時天使已至彼所住之處。為設方便有如是若幹變化。彼為法故寤寐不失其節。如是求解脫不顧其身。於是便說偈言。
設我當融爛人身分為百
又無嗔恚想眾生至無異
彼意何可貪苦惱無數變
有計吾我想眠與死何異
是時菩薩多聞之時。所謂聞名者。自稱揚其德最為第一息心。眾人所敬待。誌性不亂所聞能持。聞持具足亦不忘失。觀察其義除去憍慢。有如是之業與智相應。今悉聞知以智無懈惓。恭敬於師長所願自在。若饑虛者起大慈悲降伏大外道。無所掛礙亦無塵垢。於異刹土現其道行。不為愛欲所染著。起方便意為世人民欲使解脫。爾時菩薩有如是慈心一切智所因皆是方便所起於是便說此偈。
彼聞若幹響其色無有變
牢固不久存況我今日身
最初受此法有信於世尊
便生大智慧除去諸結使
爾時菩薩行恩之時。識其恩德亦不忘失。便有是智慧。欲報其恩造少功德永以不忘失亦不永盡。猶如種少穀子終身不忘失。昔者菩薩欲求無上道時。在一閑靜之處。有鸚鵡菩薩常處彼樹。爾時有風吹彼樹木相切磨。磨便有火出火漸熾盛遂及山岩。諸生青青樹木火悉焚燒。有鬱煙起色極自熾亦不時滅。猶如日光塵煙俱起大小樹木皆悉被燒無有遺餘。猶如天地融爛時。須臾之間聞見者皆為恐怖。所焚燒物隨時便盡。諸樹木皆悉盡。爾時菩薩為鸚鵡身。一夜之中便作是思惟。猶如飛鳥止此樹木。當有返複之心。與彼相應便起恩意。況當我等長夜處其中。亦不能得滅此火。我今政是時現其威力往詣大海中。以兩翅而取其水在彼火上而灑其火。或以翅灑或以口灑東西馳奔。是時有神便說此偈。
此火甚熾盛煙雲不可近
雖有此善心亦不能得滅
是時菩薩鸚鵡語彼天言。
我處此山中未曾失其恩
雲何當舍去使火燒此林
今我有此力意欲滅此火
不空居此山欲得報其恩
爾時樹神複作是說。
此鳥有恩慈其色甚端正
此是應人法世之所希有
爾時天神作是思惟便語彼鸚鵡菩薩言。
知汝有恩慈為汝當滅火
相湣有此心我當速滅火
爾時有大雲湣彼鸚鵡故
今當滅此火使彼願獲果
況當成等正覺。於是便說此偈。
如來在彼時有此恩慈心
諸有發歡喜天人所供養
以能到彼岸遠離生老病
篤信已牢固統攝十方國
爾時菩薩著袈裟時。為世人軌則。為眾生等變俗就道。此是大幢蓋。如是舍國王妻子。出家學道以度諸狐疑。是時菩薩著袈裟時。有如是增益功德。曾聞過去三耶三佛。遊在園觀花果茂盛欲得出家。於彼園中人民遊行。有佛出世觀無厭足。人民熾盛於彼園中無有眾音。著袈裟三色清明。耳向解脫聲音柔和壽有限齊一切自歸。為一切苦故降伏嗔恚色如赤銅。盡力喘息煙風起。見色已便作是說。然與我心相應。起此心是我解脫。是時護袈裟有眾功德舍彼瑕穢緣是之故便說此偈。
亦不自識名與彼而相應
亦不善浴洗降伏故來此
速降伏彼果割己無所惜
口作善言教必當自壞敗
雖複作此觀與我說是義
我當惠施彼忍此苦惱業
已自割己降伏其心。便作是語而說此偈。
莫作苦惱患有如是慳嫉
此果雖複小惡報無有限
爾時菩薩樂閑居靜處於彼園觀。清淨無眾亂亦無眾事。行到彼者皆懷恐怖心所愛樂。曾聞有仙人所居處極妙無比。廣說如上仙人所住處。彼所有眾事皆盡無餘。遠此園觀去。當於爾時未定阿惟三佛菩薩為兔身。是時兔依仙人住。時兔見仙人下山。便以偈語仙人言。
人身處世間極妙無有比
已得生人間應處山林園
善哉此仙人善色麵親近
無有眾瑕惡心自能降伏
殺害之所起自知齊限量
能自降伏心無有境界想
已舍境界可食。我為出家故求解脫道。心意決了莫舍甘露。去彼悕望意功德同處山林。有如是三昧意無眾亂。已處此山林。當樂此山林。如夜月照明日照於晝。能仁有恩慈應住此山林。然仙人少壯時。於彼山林中而居住。今年已老何緣舍此去。時是仙人便作是語。自伏其心倍複歡喜而作是語。若仙人去者誰當樂此住。菩薩兔便說此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