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正式文化,集中表現為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製度文明;二是普通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社會習俗和慣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它記載文化,傳遞文化,語義中就蘊涵著文化因素。語言是文化傳播的工具,語言本身又是一種文化形式。
七、口語與書麵語
有人把口語看作是說出來的言語,把書麵語看成是用文字寫出來的言語,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口語與書麵語是兩種不同的語體。
口頭語體是“麵談”交際情景下形成的,它又可以分為談話語體和講演語體。談話語體是人們日常相互交談的一種語體,講演語體是個人獨自講話的一種語體。
口頭語體的特點是:使用活在人們口頭上的詞語,包括方言詞、俚俗詞、歇後語、諺語等。詞語豐富多彩,通俗易懂。
在句法上,以短句、不完全句最為常見,較少使用關聯詞語,結構層次明顯,易於理解。在修辭格上,多用比喻、誇張、反問、設問等修辭方法。句子與句子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充分利用語音、詞彙、語法係統中的種種表情成分作為表達的輔助手段。具有廣泛性、生動性、多變性、簡略性的特點。但是,談話語體與講演語體也有差別:談話語體由於是相互交談,因此,對語境的依賴性較強,多用省略。在語音上往往夾有非語言成分,音素允許有脫落現象。講演語體由於是個人講話,對語境的依賴不強。在語音上,要求清晰而標準。
書麵語體的特點是:書麵語體是適應交際的需要,在口頭語的基礎上經過加工而形成的。它較多地使用書麵化的詞語,包括古語詞、成語、外來詞、專門術語等。在句法上,較多地使用長句、完整句和關聯詞語;在語音上,要盡可能避免非語言成分。具有體係化、嚴密性的特點。
口頭語體和書麵語體既有聯係又有區別。
口頭語體和書麵語體的聯係表現在:書麵語體是在口頭語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某些語言材料的運用上往往有交叉現象。例如:口頭語體用短句,書麵語體也並不都用長句;某些科學術語常見於科技語體,也常見於從事該專業的人的口頭上。
口頭語體和書麵語體的區別是:書麵語體對所有語言材料加工的程度比口頭語體深,力求規範,排斥多餘部分和不必要的重複部分。
八、口語交際是一門語言科學
口語交際是人們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題旨情境,運用有聲語言,借助副語言進行人際溝通的過程。
口語交際所運用的語言是自然語言(民族語言),口語交際也用副語言,副語言是用來“助說話”的。交際雙方的社會、文化、心理、年齡、性別、性格等多種因素會影響口語交際。口語交際中運用的民族語言和副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也會影響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的,各種語境因素會影響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人際溝通的重要手段,人際溝通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課題,社會心理學對人際溝通的研究較少涉及到語言學。
口語交際作為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它有兩個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