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上有一句話:“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意思是說這二者最好不要混淆,用私人感情來做生意,或者做生意中講情感,都是要不得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如此。為什麼很多好朋友合夥做生意,結果都不成功。就是因為再好的朋友,隻要有利益的東西在裏麵,也會有矛盾和衝突,弄不好連朋友都沒得做。錢不是太重要,朋友和友誼才是最珍貴的,不要因為利益而傷感情。正因如此,許多生意人都抱定一個宗旨:不和朋友做生意。因為友情不容投資,和陌生人做生意能交上朋友,和朋友做生意能失去朋友。
讓我們來看一看阿迪達斯和彪馬這兩個品牌的由來。
達勒斯兄弟公司是阿迪達斯和彪馬的前身,這個工廠最開始隻是製作鞋底的小作坊性質的公司,弟弟阿道夫·達勒斯和哥哥魯道夫·達勒斯一直經營著這個兄弟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和創新,兄弟倆發明了對鞋底進行防滑處理的技術,由於當時德國踢足球成為風尚,達勒斯兄弟公司大發展了一次。
發展起來的公司由於占盡當地的資源,漸漸在當地有了壟斷之勢。哥哥的朋友想借用公司的技術和部分原材料來發展自己的服裝生意,弟弟知道後,站在公司發展的立場上,要求哥哥與朋友簽訂詳細的協議,規定好可出借的技術範圍。與此同時,兄弟倆關於經營管理方麵的矛盾也爆發了,哥哥盛怒之下與弟弟分道揚鑣。
弟弟創建了阿迪達斯公司,哥哥創建了彪馬公司,並且同時針對體育用品這個市場開始競爭。經過幾年的發展,彪馬始終不能超過阿迪達斯。最終,哥哥意識到當時弟弟的決策是最為長遠的考慮。
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巧合,如果沒有弟弟當初對自己管理原則的堅持,因為兄弟情和朋友情而放棄公司的利益,那阿迪達斯和彪馬這兩個世界一線的品牌將不會出現在今天的市場上。
看來,親兄弟同樣也要明算賬。在生意和朋友之間,我們要有個分明的態度,談生意決不講感情,交朋友決不談生意,兩者分得清清楚楚。
人與人之間無論多麼親密,同樣也有利益之爭的時候。麵對利益糾紛,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對生意人來說是一種考驗。處理得好,人財兼得;處理不好,人財兩失。
老鄭和老劉是一對交往二十幾年的鐵哥們,情同手足。一年前,老鄭的兒子去江蘇做生意,一時資金困難,老鄭自然地想到老劉。老劉二話沒說,悉數取出存款交給了老鄭。老劉的妻子擔心地問:“這合適嗎?馬上就要買房子了!”“沒關係!”老劉坦然道,“是朋友,還能不幫一把?再說,他幾個月就還了。”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由於市場的變化,老鄭的兒子生意一開始就不順手,追加的投入一轉眼就沒了蹤影。而隨著房改政策的全麵推行,急需交款買房的老劉夫婦有點沉不住氣了,終於開口向老鄭要錢了。老鄭倒是爽快,“再等一個月,全部還清。”可是,到現在老劉也沒有拿過一分錢。而天天被人登門要債逼紅了眼的老鄭父子,也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耍起了無賴:“誰能證明我借你的錢了?”是啊,因為是老朋友借錢,誰也沒去想要立個字據。到現在才發現,友情不能作保。雙方終於翻了臉,鬧到了法院。二十幾年的老關係到此也就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