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之道,本質上就是與客戶的戰略共贏。當你明白了“幫助客戶也是幫助自己”的道理,就能找到有效的營銷之道。
有一個保險銷售人員去見一位準保戶,解說過程很短,因為對方說,他那位有錢的農夫叔叔有緊急事情待辦,而且他對儲蓄險沒興趣。事實上,這位銷售人員把文件拿出來之前,準保戶就已經往外走了。
銷售人員走回停在庭院裏的車子旁邊,見到顧客口中的那位叔叔正躺在地上修理引擎。銷售人員走過去,告訴那位先生修理引擎是他最拿手的,他立刻脫掉夾克,卷起袖管,花了整整兩個小時修好引擎。銷售人員再度受邀回屋裏喝一杯,而女主人則留他吃晚餐。當他準備離開時,主人要求他第二天再來談儲蓄險的事。
第二天,這位銷售人員做成了這筆交易。
由此可見,如果你有機會幫助你的客戶,千萬別錯過時機。你幫助了客戶,替他解決了一個難題,他也因此欠了你一個人情,此時,你再和他談生意時,他便不好意思拒絕了。所以說,當客戶需要幫助時,就是你對他們更加關注的絕妙時機,也是促成生意成功的大好機會。
懷特中學畢業後,就在一家家具店作銷售員。一天中午,他正在家具店裏打掃地麵,一位上年紀的婦女走了進來,懷特接待了她。
“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嗎?”
“噢,是這樣的。我以前在你們店裏買了一張沙發,可現在它的一條腿掉了。我想知道,你們什麼時候能幫我修好?”
“您什麼時候買的?”
“有10年左右了吧。”
由於沙發買的時間太久了,懷特不能馬上給予答複,便跑去問經理說,這位顧客想讓我們免費為她修理10年前買的舊沙發。經理吩咐懷特告訴她,下午就到她家裏去修沙發。
懷特和經理給那位老婦人的沙發換了一條腿,然後就離開了。在回家的路上,懷特一聲不吭。經理問:“怎麼了,為什麼不高興?”
“我們是賣家具的,不是修家具的。假如總是這樣跑大老遠地給人免費修沙發,到頭來我們能掙幾個錢呢?”
“不能這樣想,你得尊重和幫助你的顧客。況且,學著做一些修理活兒對你沒有壞處。另外,你今天錯過了最重要的一個細節。我們把沙發翻過來後,你有沒有注意到那上麵的標簽?其實,這張沙發不是我們店賣的,而是從其他家具店買的。”
“你的意思是,我們為她修理沙發,一分錢不收,而她根本就不是我們的顧客?”
經理看著懷特的眼睛,鄭重說道:“不!現在她是我們的顧客了。”
兩天後,那位老婦人再次光臨。這一次她從懷特的店裏買走了價值幾千美元的新家具。
如今,懷特在銷售行業已經幹了30多個年頭。他一直給不同的公司做銷售代理,而懷特的銷售業績始終是最好的。
在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做營銷。服務客戶,對買賣雙方來說,是永恒的、共同的話題,上例中懷特的故事也再次驗證了一個觀點:幫助客戶就是幫助自己。要想成就自己,唯一的渠道是幫助別人。
小吳剛做銷售不久,業務也不是很懂,在一個周末,有一位年約50歲的歸國華僑去他那兒辦理好幾筆存單的密碼掛失,而裏麵有一張存單是他妻子的,當時小吳也不是很清楚會計製度,就叫他提供兩人的關係證明。那客戶也不嫌麻煩來回好幾趟把他所能提供的證明都給了小吳,裏麵包括他個人的身份證、護照、他們的結婚證、他妻子的身份證,家人的戶口本。
那時已臨近下班,小吳的交班人發現這一問題及時指出這是不可受理的業務時,小吳有深深的負罪感,因為是自己的失誤讓客戶足足等了2個多小時,還讓他這麼來回跑,最終卻不能幫他解決問題,小吳感到很尷尬,可是客戶卻笑嗬嗬地說沒有關係。
後來這位客戶主動跟小吳聯係,有次還跑到櫃台放下幾百元人民幣說給他買水果,小吳當然沒有拿這筆錢而是在領導的陪同下當晚就送回。後來問起他為什麼對小吳那麼好,他卻說小吳為人熱情,雖然從前不認識,但是他卻像朋友一樣。最後,兩人竟成了很好的朋友,並一直保持著聯係。
由此可見,幫助了客戶,也就是幫助了自己,從而壯大了自己、成就了自己。
有句話說的好:做生意,就是交朋友。主動的幫助別人,主動的幫助客戶,就是在交朋友、做人情。朋友處到位了,人情做足了,客戶自然會對你心懷感激,也就自然會來幫助你,成就你的事業。所以說,做生意就是交朋友,當你不斷地與客戶建立牢固的友誼時,你便有了更多的朋友,那時離成功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