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促成生意的契機,抱怨就是一個好機會,麵對客戶,要學會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聆聽客戶的抱怨,從他們的抱怨聲中尋求促成生意的關鍵點,這樣不但會幫助我們贏得尊重,贏得客戶,還能贏得生意。
抱怨是不滿意的表露,客戶對購買產品的抱怨,往往產生於需求與滿足的矛盾之中。客戶的目的沒有達到,客戶的願望沒能實現,因而通過情緒、語言和行動上的不滿對你進行責怪。
抱怨的危害性很大,它給客戶以極大的消極心理刺激,使客戶在認識和感情上與你產生對抗。一個客戶的嗔怪可以影響到一大片客戶,他的尖刻評論比廣告宣傳更具權威性。抱怨直接妨害產品與企業的形象,威脅著你的個人聲譽,對此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據統計,一個不滿意的客戶會把他不滿的態度告訴10個人,其中的20%會告訴20個人。按照這樣算法,10個不滿意的客戶會造就120個不滿意的新準客戶,其破壞力是不可低估的。當時如果處理好客戶的抱怨,70%的客戶還會繼續購買,如果能夠當場解決,95%的客戶會繼續購買的。所以,正確麵對客戶的“抱怨”,虛心接受客戶的“抱怨”,積極解決客戶“抱怨”,才能駕馭市場,取得雙贏。
有一位顧客從商店買了一套衣服,但是這套衣服令他很不滿意:衣服會掉色,把他的襯衣的領子染上了色。他拿著這件衣服來到商店,找到賣這件衣服的售貨員,試圖說明事情經過。但售貨員很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
“我們賣了幾千套這樣的衣服,”售貨員聲明說,“您是第一個找上門來抱怨衣服質量不好的人。”他的語氣似乎在說:“您在撒謊,您想誣賴我們。看我不給你點顏色看看。”
兩個人吵得正凶的時候,第二個售貨員走了進來,說:“所有深色禮服開始穿時都會褪色。一點辦法都沒有。特別是這種價錢的衣服都是染過的。”
這位顧客聽了非常氣憤,因為他覺得第一個售貨員懷疑他是否誠實,第二個售貨員說他買的是低價貨。此時,他氣急敗壞,正準備與兩個售貨員大幹一場的時候,商店的經理出來了。他的做法改變了顧客的情緒,使一個被激怒的顧客變成了滿意的顧客。
實際上,那位經理一句話也沒講,隻是耐心地傾聽顧客述說這件事情。當聽顧客把話講完後,那兩個售貨員又開始陳述他們的觀點時,經理開始反駁他們,幫顧客說話。他不僅指出了顧客的領子確實是因衣服褪色而弄髒的,而且還強調說商店不應當出售使顧客不滿意的商品。後來,他承認他不知道這套衣服為什麼出毛病,並且直接對我說:“您想怎麼處理?我一定遵照您說的辦。”
幾分鍾前還在發怒的顧客現在卻回答說:“我想聽聽您的意見。我想知道,這套衣服以後還會再染髒領子否,能否再想點什麼辦法。”經理建議他再穿一星期。如果還是褪色,不能滿意,將幫他再換一套衣服。
就這樣,這位顧客滿意地離開了商店。7天後,衣服不再掉色了。從此以後,他完全相信這家商店了。
任何一項工作完成的優劣關鍵看態度,原因就在於態度決定一切。在處理客戶的抱怨時,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態,這是處理好客戶抱怨的前提。然而當抱怨真正發生時,麵對客戶的情緒化表現,真正讓一個人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去體諒客戶的心情、去對待客戶的過激行為其實不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堅強的意誌力、一定的忍耐性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傾聽客戶的闡述,避免言語上的衝突,以平息客戶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