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前曹操寫好了遺囑,裏麵有“死”“墳墓”“埋葬”這些意思的詞語,他還會像以往那樣銳意進取嗎?他在長安滯留的那半年,也許正是受製於佛羅裏達效應。
二雞肋的味道
一些東西是無法逃避的,曹操還是在三月走出了褒斜道,來到了漢中。可是,曹操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競爭興趣。喜歡冒險的曹操,這次擔心被劉備截擊,先以先遣部隊搶占要害之處,然後大軍再試探著前進。
“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劉備豪氣衝天地對將領們說。自從定軍山斬殺夏侯淵之後,他接觸最多的詞語,就是“定軍山大捷”“勝利”“奪取”“進攻”之類,在佛羅裏達效應下,他變得鬥誌昂揚起來。
曹操與劉備相持一個多月,軍士死了不少,逃了不少,卻找不到任何破敵之計。曹操龜縮不戰,劉備卻憋了一身的勁沒處使。與曹操打了大半輩子,總是處於下風,劉備想不到老了老了,卻能壓著曹操打,那個高興勁兒,別提了。
曹阿瞞,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啊!劉備屯兵於山上,派養子劉封下來挑戰。曹操一生挑戰別人,何曾如此窩囊。他大怒,破口大罵:“一個賣草鞋的小兒,居然用養子抗拒你家主人。待我喚我家黃須兒來收拾你!”曹操曾經救過劉備,把他視為自己的臣屬。“黃須兒”是曹操的兒子曹彰,他的胡須是黃色的,曹操稱他為“黃須兒”。
曹操有25個兒子,其中曹丕和曹植愛好文學,他們的弟弟曹彰卻臂力過人、武功非凡,自小就立誌為將,曹操每次出征,他總是鬧著隨征,曹操不希望兒子像他一樣打打殺殺,就責備他說:“你不喜歡讀書,不學習聖道,而喜歡乘著汗馬擊劍,這是匹夫的本事,有什麼了不起的!”他給曹彰布置作業,要求讀多少頁詩書,讀不完不能吃飯睡覺。曹彰卻對身邊的人說:“大丈夫一定要做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率十萬猛騎馳騁沙漠,驅殺戎狄,立功建號,又怎麼能做一個讀書人呢?”曹操召開家庭會議,問兒子們的愛好是什麼,曹彰說:“我喜歡做大將。”曹操說:“怎麼做大將?”曹彰回答說:“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哈哈大笑。曹操是個開明的家長,沒有逼著黃須兒像曹丕、曹植一樣讀書作詩,而是讓他在戰場上長大。就在去年,曹彰獨自帶兵平定了烏桓叛亂,威震天下。和劉備相比,曹操對兒子的培養更科學。劉備隻有一個兒子劉禪,捧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口裏怕化了,更不敢讓他去戰場上去鍛煉一下,現在劉禪十三歲了,還讓一大群侍女侍奉著,過著安逸的二世祖生活。而早在197年,曹操征伐張繡,就帶去了曹昂和曹丕,曹昂年齡不詳,但據推算最多二十歲出頭,而曹丕那一年才十一歲。曹昂雖然死在了戰場上,但是經常上戰場的曹丕和曹植成了文武全才。
有本事的兒子太多也是麻煩事兒。到底是讓曹丕還是曹植做太子,曹操搖擺了很長時間,曹丕和曹植各有擁躉,明爭暗鬥,曹彰甚至也想攪和進去。陰謀與排擠、打擊與陷害抹殺了骨肉之情,曹操一度為之苦惱。就在去年十月份,感覺到死神來臨的曹操終於下定了決心,遠在長安的他給鄴城發去一道命令:立曹丕為太子。現在,曹操打算替曹丕將來繼位掃清障礙,除掉先前那些擁護曹植的人。這次出征的大軍裏,就有一人是鐵杆曹植派,在曹植爭奪太子之位時出了不少力。這人就是前太尉楊彪的兒子楊修,一個很聰明的人。
曹彰得到父親的命令,從鄴城出發,晝夜兼道,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漢中。可是,等他趕到長安的時候,卻看到曹操正在等著他。回去吧,不打了,曹操說。
雖然給曹彰發去了急援令,但是曹操還是猶豫了。欲進不能,欲還可惜,糾結之中,曹操決定放棄了,打算退兵。他剛拿定主意,還未下令,就有屬官來問今夜軍營的通行口令,曹操脫口而出:“雞肋!”
雞肋?為啥不是雞大腿雞翅膀雞爪子?屬官對這個非主流軍事口令困惑不解,但還是傳達了下去。擔任丞相主簿的楊修一聽到“雞肋”口令,急忙打點好行李,背起來就向外走,大家把他拉住:“夜遊啊?”楊修說:“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肉,大王這是用雞肋比喻漢中,大王這是想撤兵了。”
大家雖然覺得楊修說得太對了,但是如山軍令豈能用比喻句?很快有人去問曹操,曹操大怒,下令:“楊修擾亂軍心,殺!”殺楊修,是在曹操口邊等了很久的一個命令,隻不過是現在順口說了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