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都市體驗、革命敘事與老舍的文化選擇(2)(2 / 2)

不過,在筆者看來,老舍如此進行革命敘事恐怕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這與他的都市體驗、市民價值觀和心理趨向密切相關。老舍的都市體驗很特別,與一般人注重書寫都市的繁華、速度、光影、失重及其現代性麵孔有所不同,老舍更看重的是這個都市的文化底蘊和宜居程度,所以在多個城市生活過後他慨歎道:“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好些美麗的建築,而在建築的四圍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老舍:《想北平》,《老舍文集》第14卷,第63頁。顯然,這種體驗的生成與老舍的生活遭際直接有關。老舍出身於底層貧苦市民家庭,受盡了社會動亂的苦楚,所以,他一方麵非常理解市民希望社會穩定的庸常心理,一方麵又依據自身的啟蒙立場來批評市民的自私和狹隘。在老舍看來,這些市民眼中隻有自家,隻要自家過得富足、安逸,他們並不在乎國家的性質和統治者是誰。然而,現代化浪潮和民族戰爭的爆發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市民階層被直接卷入曆史洪流中,結果,他們因為不適應現代化發展或作為偽革命者出場而產生了諸多可笑之處。可惜的是,由於老舍長期浸淫於市民文化語境中,致使其文化心理趨向於認同某些功利色彩濃厚的市民價值觀,以至於他不願意接受激烈的政治革命和學生運動,甚至對此類運動持嚴厲的批評態度。

三、老舍的革命觀及其文化選擇的流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