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經常批判那些蠅營狗苟的市民的劣根性,尤為注重批判那些激進運動中的“革命暴徒”或偽革命者的醜惡言行,比如:《趙子曰》中的趙子曰是一個無事生非、整天鬼混、偶而激進的學生,顯得既偽詐又無聊,趙子曰們在搞運動時居然把善良的老校工的耳朵割了下來,顯得特別粗暴、無良。在《貓城記》中,老舍延續了以往自己對學生運動的不支持乃至全盤否定的態度,那些不愛學習隻想胡鬧的學生上大學第一天就畢業,他們動不動就毆打教員,甚至宰割校長,而他們在毆打校長時說的話更是令人咋舌不已:“叫我們念書?不許招惹女學生?社會黑暗到這樣,還叫我們念書?還不許我們在學校裏那麼著?挖你的心,你個死東西!”等等。就這樣,老舍通過書寫貓國混亂的社會場景、崩潰的國民經濟、失敗的教育體製、腐爛的文化傳統、拙劣的政治運作、鬧哄哄的軍事紛爭和在“矮人”國軍隊侵略下亡國滅種的景象,深刻地抨擊了黑暗的中國社會現實,犀利地譏諷了政府的顢頇愚陋,憤怒地譴責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也強有力地批評了老鷹、小蠍這類社會精英革命的不徹底。《離婚》中的馬克同自稱是馬克思的弟弟,與他人說話時一口一個同誌,似乎政治化、革命化得很,但“革命家身份”不過是他為了方便搞女人的幌子而已,他與學生戀愛私奔後又棄之若履就是明證;而與馬克同同居的高同誌,見到別人的好東西拿起就吃,被人阻止就批評對方是缺少共產主義精神的小布爾喬亞,這樣的“革命新女性”實在令人難以產生好感和敬意。《駱駝祥子》中的革命青年阮明,對在學業上嚴格要求他的曹先生懷恨在心,認為社會這麼黑暗,青年應該革命,學業上馬馬虎虎就行了。一旦曹先生給他不及格,他就向當局告發曹先生宣傳共產主義。後來,他從某些政黨處領取津貼,在洋車夫中組織工人運動,還極力拉祥子入夥,其目的仍不過是升官發財而已。
老舍也歌頌、肯定和讚揚那些“不理想的理想人物”孫鈞政:《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60頁。(包括革命者),比如:李景純(《趙子曰》)是一個學問、品行、見解非常突出的好學生,敢於宣揚富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暴力革命,敢於抨擊新舊軍閥荼毒生靈的罪行,具有鐵骨俠腸的英雄本色;李先生(《離婚》)是一個受過外國文化思想影響、有些愛慕虛榮的北平政府科員,有著一個“在痛苦中掙紮的充滿矛盾的靈魂”張慧珠:《老舍創作論》,三聯書店,1994年,第204頁。,但他敢於不顧自身安危去拯救政治犯;黑李(《黑白李》)忠誠守衛孝悌傳統,為了照顧弟弟白李、維護大家庭的穩定,他寧願拋舍家財、讓出愛情,甚至剃掉黑痣代替從事危險鬥爭的白李去死,顯得既迂腐又可敬;小坡(《小坡的生日》)在新加坡與其他亞洲各國(日本除外)兒童玩耍時非常和諧,他們還在夢中一起驅逐外來侵略者,顯然,小坡的言行和夢境隱含著作者反抗帝國主義侵略、鼓勵被壓迫民族團結抗敵的寓意,而小坡小小年紀就有了強烈的民族意識更是令人喟然生歎。
透過上述作品可以看出,老舍並不排斥革命敘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老舍生活在一個中國必須通過暴烈的社會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方式來解決傳統中國現代轉型的問題的時代。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語境下,即使作家想遠離政治和革命,後者也會主動找上前者。或者說,中國革命的全方位性,勢必將把知識分子卷入其中。是故,盡管老舍“不大明白革命的目標和任務”老舍:《〈老舍選集〉俄文譯本序》,《老舍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第466頁。,盡管“老舍和眾多‘老舍們’的確不太‘懂得’中國革命,但他們的藝術實踐卻無時無刻不在接納政治的介入”吳小美、古世倉:《老舍與中國革命》,第33頁。。那麼,為什麼老舍筆下搞革命的青年或有革命色彩的青年多以反麵人物的麵孔出現呢?對於這一現象,已有研究者進行了解釋:首先,滿族出身或曰敏感的民族心理令老舍對包括辛亥革命在內的所有社會革命都心存“抵觸情緒”關紀新:《老舍與滿族文化》,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38頁。,進而長期遠離革命;其次,市民社會下層的窮苦生活體驗和由此形成的對社會秩序的置重,也是老舍長期疏離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吳小美、古世倉:《老舍與中國革命論綱》,《文學評論》2004年第2期。;再者,老舍在《趙子曰》中借李景純之口說過:“打算作革命事業是由各方麵作起。學銀行的學好之後,便能從經濟方麵改良社會。學商業的有了專門知識便能在商界運用革命的理想。同樣,教書的,開工廠的,和作其他的一切職業的,人人有充分的知識,破出命死幹,然後才有真革命出現。各人走的路不同,而目的是一樣,是改良社會,是教導國民;國民覺悟了,便是革命成功的那一天。”老舍:《趙子曰》,《老舍小說全集》第1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第320頁。這意味著老舍看重實幹精神、社會改良及其實效性,也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他在《貓城記》中把中國政治窮途末路的本因歸結為“貓人”間的不團結、自相殘殺,譏諷了國內各政黨之間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也批評了當局奉行“外國主義”、抄搬日德美經驗的簡單化思維,以及不注重發展經濟、不管老百姓死活等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