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文墨沙龍(3)(2 / 3)

餘秋雨當時參加,就有不少學者認為是“殺雞用牛刀”,恰恰說明了,這是象牙塔內學術、學者和通俗歌賽的媒體結合。

少數網友最近在網上呼喊餘秋雨先生重返“青歌賽”,說兩年前是他們的調侃把餘先生氣走了,現在“解鈴還須係鈴人”,由他們鄭重請回。

其實,餘秋雨先生從來不上網,這是真的,他不碰網,或者說他不會撥弄網,這下大家應該相信了。對於部分網友當年的“把餘先生氣走了”,他真的是一無所知了。

記得當時被網友鬧得最凶的是“樂山樂水”中“樂”字的讀法。餘先生的讀法與一本字典的讀法不同,少數人很亢奮,覺得抓到了什麼漏洞。其實,餘先生的讀法還分了古漢語中書麵讀音和口頭讀音的界限,他主張廢棄書麵讀音。從他這麼讀了之後,這幾年所有的曆史電視劇、古典詩文朗誦都采用了他的讀法。據悉,那本字典的新版也會修改。

另一個引起網友“惡搞”的,是餘先生說“但丁不是文藝複興的代表人物”。那些網友根據一些淺陋的老課本,自以為是,而餘先生認為,但丁是文藝複興的“先聲”,而不是代表人物。就像梁啟超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聲”,卻不是代表人物。這個觀點很深刻,很準確,以後國內有興趣的研究生可以就此課題寫些研究論文。

至於另一處,餘先生講孔子時隨口講到了春秋後期,這是明顯的口誤,他在第一時間就糾正了。糾正得那麼快,幾個網友還“惡搞”,這就比較無聊了,我們不能用聖人的標準來規範人,我曾經在博客寫到,“即使孔聖人也犯過錯誤,既有口頭的,也有文字的”。毛澤東很尊重的國學大師章士釗寫的《柳文指要》不也被錢鍾書先生挑出多處舛誤嗎!錢老先生自己寫的《管錐編》,同樣也有錯訛疏漏,那麼口頭表達時就更正常了,因為即使再全麵的學者也隻是用大腦在思考,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而不是電腦,再說電腦也會出錯呢。再者,餘先生怎會不知道孔子的時代呢?大家可以讀一讀他研究孔子的專文《古道西風》,以及他在北大的演講《尋我真實的孔子》《黃昏晚風蕭條》和《君子的修身與治國》,關於孔子的研究文章餘先生寫了如此之多,如此豐富。餘先生是當代孔子研究的大家,那些文章中,他對孔子以及儒家精神的理解和闡釋,非常地到位,不要因一個口誤說他“連孔子什麼時代都不知道”,婦孺皆知的常識餘先生都不知道,這就豈不讓人貽笑大方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對於餘秋雨先生來說,更重要的人生內容是行走、讀書、寫作、講課,他有很多比青歌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青歌賽對於他來說,也隻是他眾多事務裏的一個小插曲,當時做了評委,用了心,盡了力,也就足夠了。我們知道,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美麗的風景正等著我們,回首看風景,這不是遠行者的姿態。

欣聞餘秋雨先生回到“青歌賽了”,真讓人高興,自己肯定要浮一大白的。今天晚上,朋友們如果有時間,準備點小吃,喝一點小酒,或泡一杯香茗,邊品邊喝邊聆聽餘大師的點評,那將是何其樂哉!

我很震撼

張維為教授的講座給我震撼。困擾許久的疑惑不說茅塞頓開也算發人深省。疑惑有哪些呢?有些媒介報道:一、中國目前雖然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實際是虛的,且不說人均排在100多名之後,關鍵統計數據不準確,各級地方政府為了拚命誇大GDP總量撈政績,不擇手段編造數據。二、改革開放以來,表現綜合國力的GDP國人感覺是雞肋,給馬路裝拉鏈,拉開是GDP,拉上又是GDP,有人還說給人搓一次澡收入100元是GDP,剛搓過的接著給別人搓還是GDP,搓了一萬個人,其實就是100元錢循環一圈,根本沒有增加財富總量,中國GDP的統計數據,基本不出這個套路,全是數字遊戲。三、這些年各地發展,基本都是賣地財政,說北京上海財政70%以上都是賣地收入,中國首善之區的直轄市尚且如此,遑論其他省市嗎?沒高科技附加值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一席之地,賺不來硬通貨,實際收入沒多少,全國地方財政基本都是賣地財政。四、目前物價飛漲,都是前兩年為緩解金融海嘯擴大內需財政投入基礎設施4萬億導致通貨膨脹,物價漲幅快成斷線風箏收不住了。五、中國是世界上貪汙腐敗最嚴重的國家、兩極分化最大的分配最不公的國家……

先不解讀這些問題,還是把當今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簡述一下,對照前麵疑惑一一剖析吧。張教授認為,不管西方承認不承認,國內精英們認可不認可,中國崛起成為奇跡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改革開放33年多中國綜合國力居世界第二,不僅是客觀的,貨真價實的,甚至是嚴重低估的。說起來讓人悲情不已。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從未有連續8年的穩定,原本兩次可以發展經濟逐步邁向現代化進程的黃金時光,被戰爭打斷,主要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包括給日本數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及“庚子賠款”。今天,我們引以為豪的,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沒有走資本主義老路,而是走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路子。當年總設計師鄧小平老人家接見外國政要時用肯定的口氣表示:“我們不走資本主義道路,因為公有製占主體,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強大的國家機器。”

張教授表示,多則20年,少則10年,中國綜合國力超過美國(不是美國不發展不進步不創新不搞實體產業,而是財政出現黑洞,欠賬太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緩過氣兒來的)。中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達6億多人,屆時中國真正崛起將成為現實。世界上最早成為現代化國家的英國經過100多年侵略掠奪崛起為超級大國,靠轉移國內矛盾,發動殖民戰爭,靠掠奪殖民地發展經濟,通過100多場戰爭最終成為日不落的大英帝國。美國也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發的戰爭財,在與蘇聯鬥法中略勝一籌成為獨占鼇頭的超級大國。中國的崛起沒有發動戰爭,沒有殖民掠奪,完全靠和平方式全方位發展經濟,最終獲得豐碩成果,這將為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奉獻了一個特殊範本,樹立了一個流芳世界史的輝煌範例。

這些年來,西方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反對中國發展,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不希望非基督教國家富裕強大,他們非常希望中國重蹈蘇聯的覆轍,最好內亂最好分裂最好一盤散沙,他們能從中漁利,最終滅亡中華民族。現在許多西方人或國內偽精英,利用媒體如網絡,企圖抹黑中國,把當今社會說成一團漆黑,一塌糊塗,一味報憂不報喜,應該說他們的目的達到一部分,包括本人在內,很長時間都認為我國現狀很危險,危機四伏、內憂外患,讓人憂心如焚。我的文章甚至用了“岌岌乎殆哉”,“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形容。自己的同事大多認同網絡上的信息,都覺得中國百病叢生,非常危險。張教授認為我們要建立自己的話語體係,大概韜光養晦對國人影響太深,平時低調點兒可以,埋頭苦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對的,但自己要有信心,更要樹立自信心,讓人民知道,我們30多年發展,已經創造了世界奇跡,要理直氣壯宣揚,把自己的話語體係建立起來。包括對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也應該有應對措施,讓全體人民都知道,他和達賴一樣,都是國際政治鬥爭的產物,沒什麼了不起的,“小小寰球,有幾隻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沒有多大影響,沒必要大驚小怪。

有些西方國家的學者對中國評價較客觀,認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成功卓著的典範,中國取得的豐碩成果不僅使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空前增強,並且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目前世界上出現的任何問題,如果沒有中國參與,誰都不可能解決得了。奧巴馬到中國來希圖兩國建立G2組織,不完全是忽悠中國,他清楚看到了中國的實力。但學者也提出5點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一是“問責製”,二是“法治建設”,三是“可持續性”,四是“好皇帝問題”,五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一)中國的問責製比較嚴厲,政府官員一旦行政失誤很大將被追究問責。上海是中國城市發展帶頭羊,去年靜安區失火傷亡若幹居民,分管副市長、區委書記、區長、相關領導一律免職,溫州附近動車追尾,上海鐵路局書記局長分管副局長全部下課,問責之嚴厲、效率之快速也是空前的。美國許多政要執政數年毫無建設,經濟零增長、人民生活質量指數零增長、社會治安嚴重惡化不僅沒受懲處,反而拿巨額獎金。(二)中國一直進行全民普法,“六五普法”已經全麵開展,全民法製意識空前提高,盡管權大於法的現象仍沒解決好,但進步神速。(三)中國目前已經解決“好皇帝、壞皇帝”的問題,政治局委員大多由精英們遴選上來,甚至一步一個腳印上來的。他們許多做過省市自治區主要領導(封疆大吏),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很多人學貫中西,高瞻遠矚。中國最高領導人完全可以避免小布什現象(小布什執政8年,給美國帶來經濟衰退,伊拉克滅頂之災,給世界帶來金融海嘯,他的中東大戰略基本完全落敗)。(四)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後勁,許多媒介說中國對外貿易依賴度達60%以上,其實沒那麼嚴重,計算不一致,中國內需非常大,今後每年2500多萬農民轉為城市居民,內需都是天文數字。美國大的轉換一般要四年,中國多達數百年甚至更久,中國目前正處在上升期,發展空間極大。(五)西方學者質疑中國政府的合法性,認為非民選的都是非法的,美國政府最初的國父就不是民選的,美國靠侵略掠奪屠殺印第安人建立的政府,根據國際法理論,凡通過殖民掠奪或戰爭建立的政權都是非法的。一千多年來,中國的政府官員相當一部分靠科舉製遴選上來的,整體水平較高。菅直人的實際管理能力連上海一個區委書記區長的水平都達不到,日本大地震時的表現非常弱智,不會和政府打交道、不會和軍隊打交道、不會和企業打交道,這樣的水平都能當總理,民選不見得多優越。

上海的腐敗程度或許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北京的貪官不一定比南方某地級市的多,當年香港腐敗非常嚴重,現在基本消弭了,因為廉政公署的監督體係相當完善,把能夠貪腐的路徑基本堵死,反腐力度很大,效果顯著,香港公務員普遍清廉。因廉政風暴刮起來的差不多是颶風,蕩滌汙泥濁水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他們可真不是吃素的。

張教授對印度的分析入木三分,頗有見地。應該說,中印兩國的可比性很大,當年我在警校講課,經常舉這兩個國家的例子說事兒。原因簡單,都是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國,一個1947年獨立,一個1949年建國,但兩國分別走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道路,意識形態迥異價值取向在兩股道上跑車,最終結果天差地別。舉例說明:印度一直說中國的上海相當於孟買,政客選舉時拉選票吹噓“5年後世界會忘記上海”,結果如何?先不說城市硬件建設,就社會安定來說,孟買隔三差五就有恐怖襲擊,最近又發生了傷亡數百人的恐怖事件。2008年12月26日,10名恐怖分子襲擊了孟買十幾個目標,造成20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傷,印度特種部隊9小時才到現場,居然連特種兵司令都被恐怖分子打死,花了4天才平息了這場襲擊。上海最嚴重的恐怖活動莫過於楊佳襲警,還有一位想炸上海市公安局,除了把自己炸死,公安局基本毫發無損。2008年到上海市公安局出差,到處戒備森嚴,大門口四位武警荷槍實彈,各處室之間來往都要磁卡開門,亡羊補牢的措施很及時。

孟買直到今天都市裏的貧民窟都一望無邊,1400多萬市民800多萬住在貧民窟,張教授在熒屏上展示圖片,說是觸目驚心不過分。張教授去年又去了孟買,剛出機場,四個漢子搶上來幫著推行李,隨後給了50盧比小費,剛坐上沒有空調沒有收音機的出租車,同時六隻手敲起出租車玻璃要小費,司機大聲說“不要理他們”,一踩油門把車開走了。他從車裏往後麵看,三個漢子正抓住得到小費的那位不放,肯定要見麵分一半。印度的乞丐小偷流浪漢數以億計,許多人成天無所事事到處亂轉,6成人遊手好閑,3成人擺攤,不足1成人算是幹點正經事。垃圾成堆塵土飛揚的大路上車馬人流混雜,許多人赤身裸體,幸虧印度地處熱帶,若是在西伯利亞不知多少人凍死。餘秋雨先生說即使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貴州深山老林哪怕巴掌大的地,村民都要種上莊稼,再偏遠的地方都有政府行政管理的痕跡。印度隻要離開公路十公裏,政府影響幾乎等於零,他們的可耕地比中國多得多,自然條件好得多,每年糧食產量比中國少得多,許多人寧願把地撂荒到處乞討,也不想出一點力氣自給自足,粗略統計有四五億人常年挨餓。城市管理基本無序,許多城區的自來水每天也就開3小時左右,動不動就停水,還控製在黑社會手裏。餘秋雨先生考察世界文明古跡在新德裏接受日本《讀賣新聞》老總采訪,老總說在大街上有人硬要給他擦皮鞋,他沒讓擦,此人把牛糞扔到他鞋上,無奈擦掉後,訛了他超過正常十倍的錢。有人向他推銷工藝品,他剛拒絕,此人從簍子裏掏出眼鏡蛇,嚇得他趕緊逃走。在孟買的車上,司機問張教授過去來過印度沒有。“來過!”“變化大麼?”教授客氣說:“有些變化,你們的機場正在擴建。”司機說“幾年前就要拓寬,快十年了,還沒修好,兩邊居民都不同意。”放在今天的中國,哪怕銀川的城管出馬,機場大道早修成50裏長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