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在中國的曆史
從19世紀初開始,毒品的祖先“鴉片”就輸入了中國,而且,數量不斷增加,英國人販賣“鴉片”的罪惡行為嚴重破壞了中國法紀,損害了中國人民的健康。你知道嗎?當時,中國受毒害人數有二百多萬人,所以在道光二十(1840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同毒品不屈不撓地鬥爭著,但是時至今日“吸毒”這個瘤子還在人類社會蔓延著……
現在,毒品又誕生了許多兄弟姐妹,它們的名字是:海洛因、搖頭丸、冰毒,等等。你知道麼?吃過或吸過毒品的人,有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有的難受得在地上打滾兒,但是他們卻還是要不斷地吃,不斷地吸,隻要吸過毒的人幾次就會上癮,不再吸就會非常難受。 一次又一次地吸毒,麵臨的將會是失去健康以致死亡,有些人為了吸毒麻醉自己,就大筆大筆地花錢.去犯罪,危害社會,最後弄得家破人亡。
你知道嗎?
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為紀念“虎門硝煙”《國際聯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 定為“國際禁煙日”。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麵對這一嚴峻形勢,1987年6月12-26日, 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由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禦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四十二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反麻醉品的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 國際禁毒日)。
從1992年起,每年的國際禁毒日都確定一個主題口號,你知道2006年的主題口號是什麼嗎?
認識毒品及危害
毒品按國際標準,可分為3類:一類是麻醉藥品,有阿片類、大麻類、可卡因類。二類是精神藥品,有鎮靜催眠類、中樞興奮劑、致幻劑。三類是其他,如煙草、酒精、吸入劑。既然是毒品,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置生死於度外”,拚命地吸食毒品呢?
下麵我們從生物學角度來了解這幾類毒品:
阿片即鴉片,以罌粟的果實分泌的乳汁製成。 罌粟是鴉片、嗎啡、海洛因的原植物。古醫書曾記載:“凡吸者麵黑肩聳,兩眼淚流,腸脫不吸而死”。 可見鴉片危害之嚴重。
嗎啡是從鴉片中提煉而成。它是鴉片中的主要成分,它的毒性比鴉片大10~20倍。 嗎啡為白色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有苦味,遇光易變質,溶於水。嗎啡有強大的止痛作用,但比鴉片更易使人上癮。嗎啡中毒後,可導致瞳孔極度縮小,血壓下降,呼吸深度抑製,意識昏迷,如果用量過。大,可導致死亡。
海洛因是半合成的鴉片類毒品。 它的毒性又比嗎啡大10~20倍。 極純的海洛因俗稱“白粉”,根據用途和純度的不同,分為2號、3號、4號海洛因。由於海洛因比嗎啡更易溶於水,更易於機體吸收,易於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係統,因而產生的快感更為強烈,使吸毒者身不由己,心中隻有“白粉",別無他念。一旦停用便會出現戒斷反應:不安焦慮、忽冷忽熱,同時會出現流淚、流涕、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促使吸毒者為避免此症狀而不顧一切再度覓食。
大麻是一種強韌、耐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氣候炎熱的國家,我國栽培作纖維用。含有毒性成分的大麻,是指印度大麻中一個較矮小、多分枝的變種。 大麻毒品的主要成分是四氫大麻酚,對神經係統起毒害作用吸入大麻後,會出現洋洋自得、幻想、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種症狀。
可卡因是從古柯科植物古柯中提取的一種白色晶狀的生物堿。 古柯是生長在南美洲的一種灌木,咀嚼古柯葉可減輕饑餓感和疲勞感。由於可卡因對中樞神經係統產生很強烈的興奮作用,因而吸入可卡因,可出現類偏執精神病,有迫害、嫉妒、妄想等症狀,會無端使用暴力,在吸毒者眼中,一切人都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從而進行報複,傷害他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也會自殘。
冰毒是一種苯丙胺類的毒品。中藥麻黃裏提取的平喘擴瞳藥——麻黃素經過化學結構改造, 便得到去氧麻黃素,又稱甲基苯丙胺,它的精製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被美其名為“冰”。 搖頭丸,是冰毒的一種衍生物,服用搖頭丸,使人亢奮不已,聽到音樂後搖頭不止。吸食搖頭丸,經常處於幻覺、妄想狀態,出現精神異常,表現出苯丙胺精神症狀,酷似精神分裂症。同時,也會發生其他濫用藥物感染合並綜合征,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性病和艾滋病等。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煙吸、燙吸、鼻嗅、口服、注射5種常見方式。
以上幾種毒品,對人體危害極大,可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病變,如神經係統病變、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及心內膜炎、肝炎,甚至傳播艾滋病等。全國12639例艾滋病患者中,因注射毒品而感染的占67.5%。吸毒,不僅摧毀了自身的機體,而且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諸如喪失倫理道德、家庭破裂、社會犯罪率上升等。難怪民族英雄林則徐痛心疾首地說: 此禍不除,十年後中原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充晌之糧。此話決非誇張,為了國家的強盛,我們必須鏟除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