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AB角的心靈對話(2 / 2)

人生AB角,通過心靈的對話,從迷惘到迷惘,或者從迷惘到清醒,還有很多,比如《定位》《矛校長和盾書記》等。

饒建中讓人生AB角,在交流中,猜忌,也是一大亮點。AB角在猜忌中,將情節推至高潮,代表作是《鑰匙》。一個“上班族”,出差之前,一不小心,將同事的鑰匙,放置在自己的抽屜中,回來後,看到鑰匙主人的留言,究竟是還,還是不還?猜忌,讓他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結局令人喟歎不止。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互換,如潮東潮西,月升月沉,是人生的一大常態。饒建中從中深悟出人生況味來。《珊珊和莎莎》就是對此種的精妙釋義。人生AB角之珊珊和莎莎,守著眼前的好,卻不覺得好在哪兒,莫名地羨慕起對方的好來。然而,多年過去了,各自的好,調了個。她們還是羨慕對方。在短短幹字之內,表現出如此深奧的人生命題,是饒建中的高明之處,亦體現了他的藝術功底。

人生AB角的互換,在本書中,還有一篇《陽光下的傘》,婚姻中,他們每次吵架,雨來時,他們的舉動,便是世界名篇《麥琪的禮物》的翻版——給對方送傘去。情感互換,是人生的重大命題。我們總是說:要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而饒建中,用自己的藝術創作,來引導人們的思維。

矛盾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表現人生AB角的矛盾之處,饒建中花費了不少心思,在《得到的和失去的》一篇中,矛盾,把世界最美的東兩,最真的東西,無情地撕碎了,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的悲劇。表達矛盾,在《求醫》《老王和小王》等篇什中,也有深刻的體現。

限於篇幅的原因,表現人生滄桑,其實是小小說的軟肋。而饒建中反其道而行之,將弱項做成自己的強項。《一個小小說作者的最後微笑》,透著人生滄桑,讀後,讓人唏聲不已。一個寫了一輩子小說的作者死前,居然沒看到一篇自己發表的小小說。臨終之際,他終於看到了,卻是自己所有的退稿信組成的一篇所謂“小小說”。絕望,如懸崖上開出的一朵小花,讓我們看到人生的滄桑。《粉蘋果,脆蘋果》在社會角色錯位中,亦表現出人生無限的滄桑來。

饒建中在刻畫人生AB角時,讓他們在迷惘、猜忌、互換、矛盾、滄桑和錯位等氛圍中,演繹人生軌跡。這深刻地體現了他在小小說創作中,對人物心靈的把握,對角色變幻的掌控,對人物命運的操縱!這是一個小小說作家成熟的標誌,更是形成風格的肇始。

饒建中的小小說語言洗練,以對稱式的描摹,於風輕雲淡中,寫出翻江倒海式的人生。很多小小說作家在語言上延續中短篇小說的風格,操練起小小說來,就顯得大而空,老也進入不了狀態,這對小小說創作而言,是致命的影響。饒建中在所著《最後的選擇》中,就避免了這一點,並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