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曲盡其妙與心靈探秘(3 / 3)

饒建中就善於深入人物的心靈深處,細致洞察,因此寫出的人物,神形兼備,有立體感。

《鈴聲》對一個退休局長的心態揭露可謂人木三分:他退下來後,過去繁忙的電話聲不再響了,他便坐臥不安、食不甘味。於是,買了個報時器聊以自慰,時間長了又感乏味,幹脆貼錢找個老頭給他打電話,以求心中的平衡,小說通過電話這個特殊的視角,折射出權力欲對人心理的巨大影響,對人性的嚴重異化。

《得到的和失去的》中女子的內心世界很特殊:一方麵她要報恩,另一方麵對救她的男子示愛又不願接受。她竟獻出貞操以回報,她處於道德、情感、理智相互衝突的矛盾中。最終,她的選擇超出了常人的處事軌道,人物頗不一般的思維,心理與個性也借此充分地展示了出來。

《飄落的郵票》初看很一般,你隻有設身處地地去想,或是有同樣的經曆,才能體會到這篇小說對人情人心提示的深度。寶貴著墨不多,但寫得不俗,他之所以不回信,不是簡單的賭氣,或是思想不成熟。實際的情況是,出身貧寒的人,往往有一種比常人更強烈的自尊,對小看他的人會有不近情理的抗逆。一旦傷了他的尊嚴(有時隻是他自己的一種感覺),可能終身對你有報複情緒,隻有接近過這種人的讀者,才能真正領悟小說揭示的獨特的情感。

讀饒建中的小說,你會有一種感覺:初讀尚不覺什麼,但當你反複地細細地品味時,就會咀嚼出文字背後的味道,而且重讀一遍就有一種新的感受。

饒建中長期以來一直追求小說創作的幽默風格。文如其人,和他在一起,一件很平常的事,經他口中一點,你會立刻捧腹大笑。

幽默是許多作家都喜愛的,但做到真正的幽默並不容易,真的幽默是一種大的智慧,是產生對事物本質的把握之後;同時,又要善於獨抒心裁;還要讓讀者心領神會,彼此達到心靈的契合。

他的小說的幽默,產生在結尾處出其不意的陡轉之中。這個陡轉,要超越讀者的想象,或背離小說情節的邏輯。與讀者思維與情感的距離拉得越大,對人的刺激越強烈,藝術效果越好。

《求醫》中的“他”自以為是,釀成了大錯:一是主觀地認定樓上的鄰居是名醫;二是認為這個名醫之所以身體這麼好是因為有食療的偏方,於是,效仿“名醫”買菜。結果吃了半個月的“菜”竟是喂小鬆鼠的食物,結尾點出“獸醫”的一筆,徹底顛覆了前邊人物的期盼和為之作出的努力,獲得了很好的諷刺效果。

同時,運用陰差陽錯的方式,也能取得幽默的成效。

《分票》中的小張明明是分票不當,卻因禍得福晉升了副局長;《橙皮》中的小王為了獲得脫產學習的指標,給每一位局長都送了禮,結果反而產生了誤會,沒有一個人提他;《明天車票漲價》中A、B、c、D怕車票漲價,為了省錢,急著去坐車,卻都付出了更大的代價;《目光》中的“她”對周圍的人趾高氣揚,獨鍾情於“眼鏡”,不想“眼鏡”對她毫無興趣——用鼾聲來麵對她。

這些小說,在情節的設計上,有意造成人的願望與現實的錯位,以營造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氛圍,從而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愉悅,發出會心的微笑。

饒建中的創作起步早,堅持的時間長,而且有很大的後勁。今年他將迎來寫作的又一個高峰期。他還年輕,如果在小說意蘊的深入開掘與細節的細膩描繪上再下些氣力,當會有更大的成就!

我願為他為更多更多的作品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