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誑語(2 / 2)

高興了一會,又覺得好像有點不對。但具體是哪裏不對,又說不上來,於是方秋又轉頭,小心翼翼的問方丈道:“方丈叔叔,那我以前變成華雄,我也是華雄?”

“善!”方丈合什。

“那我以前還變成過張飛呢!難道我是張飛?!”方秋一下就跳了起來,張大了嘴巴就問。

“善!”方丈合什。

“善你個頭!”方秋苦著臉,看著方丈,知道自己又被這老實和尚晃點了一番。氣呼呼的嘟著嘴巴,恨不得咬這中年和尚兩口。

“方同學!”方丈笑眯眯的看著他,道:“何必呢?何必在乎我是誰!”

“那是林憶蓮唱的!”方秋嘀咕了一句,“別盜版好不!”知道從這和尚身上是套不出什麼話了,便獨自生了半天悶氣,道:“方丈叔叔,我這一去三年,你也知道的!”

“知道!”方丈極幹脆的回答道:“山上有洞,名九老洞。古有九叟隱居於此,故而得此名。此洞門口常年藤蘿倒掛,深不可測。內有奇鍾異石,姿態萬千,美不勝收。隻是洞裏道路盤旋蜿蜒,外人常有迷失其中,不得出者,徒送了自己性命!”

這番話說的真是,牛頭不對馬嘴。方秋一句髒話已經到了嘴邊,又硬生生的吞了回去,隱隱約約便猜到了方丈的意思。便用極期待的眼光看著大通,等候他繼續說下去。

“近年來,常有羅漢真身現於此洞深處,也時有得道高僧,入內修行!十年前,我這徒弟,便進洞遇的羅漢,修行五年!此事,佛教協會中有詳細記錄!”說到這裏,方丈便指了指身邊那眉清目秀的小和尚,那小和尚便極為從容的笑了一笑,頌了聲佛。

“啊?真的假的?”方秋不可置信的看著那小和尚,一點也不敢相信這看似平常的小和尚居然有如此的經曆。

“方同學此去遇羅漢,一去三年。想來也是佛緣深厚,於情於理,也說的通了!”說道此處,方丈的臉上便浮起一層微笑,便似某個調皮的小孩開了一個玩笑般,心中歡喜。

方秋埋頭一想,覺得方丈這話倒也不錯。自己遇羅漢,這倒是真的。至於怎麼遇的,遇到又如何,那就是方秋自己的事了。大通這番話倒不算打誑語,也不算犯了妄語一戒。再看看方丈,方秋的眼光中便帶上了幾分崇拜,覺得這老和尚看似老實,心裏彎彎道道倒還真不少,又略略有些鄙視。點了點頭,道:“好吧,方丈叔叔,我就照這話說了!你可得幫我作證!”

“作的,作的!”方丈微微一笑,連連點頭道:“你父母這些日子想你也想的苦了,不妨先回去看看!”

“嗯!”方秋答應一聲,便站起身來告別,最重要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想問的又問不出來,不如幹脆閃人。誰知方丈一伸手,攔住了他,指著張飛問道:“方同學,關於他,你打算如何處理?”

“他?”方秋有些愣,反問道:“你知道他是誰?”

“自然知道!”大通還未說話,那小和尚便接上了嘴,道:“方同學日前攜人而返,海內修道之人皆知……!”

“什麼?”方秋被嚇了一跳,“什麼叫海內修道之人皆知?”

大通看了張飛一眼,苦笑對方秋解釋道:“方同學自身本無能力攜人破空,使那神足神通,來往過去現在,想來那日是有羅漢相助,方有此舉!”

“是啊!”方秋點了點頭,想起那天的場景,道:“那天羅漢念了幾句經,我就覺得渾身是勁,提著他就跑,誰知道就跑回來了!”

“羅漢此舉,定有深意!”大通點了點頭道:“那日方同學返來,羅漢之佛氣太過深厚,我等修行中人皆有感悟。正一道清和道長日前也來過電話,我已解釋了一番。”

方秋默默點頭,知道這和尚替自己擋下了一樁麻煩事。也知道這話一傳出去,除非有比羅漢還牛的牛人出現,那是沒人敢來和佛家搶自己了。

微微歎息一聲,方秋對方丈說道:“張飛,我準備交給陳石!你知道,一來,陳石前世和他是兄弟,想來也會好好照顧他。二來,我現在真不方便帶這麼個粗人在身邊。”

聽到方秋的解釋,方丈極爽快的答到:“隨你!”頓了一頓,又道:“陳施主如今已是正一道中人,雖說佛道都是修行中人,隻是門戶之見,古今皆然。我如今倒是不方便拉他來這樣說話了!失禮之處,麻煩你出去和他解釋一下!”

方秋默然,微微點頭。隻是心裏卻隱隱有些不舒服,仿佛剛解決了一件事情,又出來了另外一件更頭大的事情。

真是,頭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