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此刻,有一小和尚,從寺門處走來,微微合什,笑道:“兩位同學,又見麵了!”
正眼看去,那和尚十四五歲年紀,眉清目秀,稚氣未脫,極是麵熟。方秋記性好,一下就記了起來,指著那小和尚叫道:“怎麼又是你?上次就是你來接的我們吧!”
“方同學還記得我?”那小和尚嘴角一彎,極幹淨的笑了起來,道:“曲指算來,倒有六年未見,不料方同學還記得小僧!”
“當然,當然記得!”方秋笑道:“三年前是你帶我進去的,後來還帶陳薇薇去找吃的,我記得清清楚楚呢!你樣子一點沒變。”說道這裏,又有些委屈,歎道:“我才過了三年,你們就過了六年了,真是……!”
“方丈在內等候二位!”那小和尚向內一指,道:“請!”
“我們是三位!”方秋豎起三根手指頭,對小和尚說:“還有那位大個子呢!”他指了指張飛,張飛對那小和尚嗬嗬一笑。
“方丈正是請二位入內!”那小和尚看著陳石,麵上的笑容便有些肅然,道:“陳施主已是正一道中人,請在外稍侯,方丈大師自會出來迎接!”
“不用了!”方秋還沒說話,陳石便揮了揮手,道:“在下無名小卒,不敢勞動方丈大駕。這次前來,一來是陪方秋,二來是想拜拜韋陀,不知方丈意下如何?”
“這個!”那小和尚挺幹脆的答應道:“我可以作主!事關佛道兩門,失禮之處,陳施主多諒解!”言畢,行了一禮,徑自帶方秋和張飛二人進去了。方秋倒有些猶豫,陳石推了他一把,示意他進去。他才極不情願的往裏走去,走了幾步,隔著大門看門外的陳石,便覺得仿佛有一堵無形的,極厚的牆,隱隱將兩人分開,從此各行各路,心內黯然,微微一歎。
那小和尚看在眼中,微微一笑,似有深意,卻不說話,帶著兩人一路繞進方丈密室。幾年不見,這密室一如既往,數蒲團,一幾一座,書架一張,放於角落,上麵堆滿了佛家典籍,物品俱古意盎然,一踏進這密室,微白的日光燈一照,便頓覺清淨無限。
“坐!”大通法師坐在向外的蒲團上,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大一小兩位奇人,指著地上的蒲團請坐。
於是二人盤膝而坐,方秋頓了頓,便要開口,不料方丈卻搶先開了口:“方同學此行,可見羅漢真身?”
“羅漢?”方秋偏頭想了想,有些遲疑的問道:“你說普照大師?”
“正是!”方丈的臉上便有一絲欣喜。
“見過了,他說了些怪裏怪氣的話!”方秋回憶著那日在戰場上普照說的話,道:“他說他以前叫善賢,如今叫普照,還有個名字,叫什麼陀羅來著…….!”
“須跋陀羅尊者!”方丈合了一什,看著方秋,臉上便有了幾絲尊敬。
“須跋陀羅?須跋陀羅…….!”那日在戰場上,普照曾經說過,但是方秋聽在耳邊,隻覺得這名字發音甚怪,想來是音譯古印度語,也未往心裏想,此刻方丈一提,便覺得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這名字,極是熟悉,不由想起一人,心中一顫,問道:“是他?”
“正是!”方丈微笑道:“昔佛陀入滅前,收一弟子,此人歲一百二,聰慧多智,根機敏利,修習已得五神通。阿難尊者連夜引渡,佛陀於床前授八聖道之佛教奧義,入夜未久,此人即成阿羅漢,佛陀入滅。他便是佛陀關門弟子,五百羅漢排名第四,尊號須跋陀羅!”一言即此,方丈合什,再頌佛號,讚道:“我師佛學博大精深,原來是這位尊者,當真難得!”
方秋這下被嚇的不輕,原以為普照就是個得道高僧,哪知道有這麼大的來頭。佛陀關門弟子,什麼概念,想想就頭大,再想想那日普照給自己說的話,心內便有些踹踹,怯生生的問道:“為什麼?為什麼普照大師,會找到我?我到底是誰?方丈叔叔你不告訴我,我晚上會睡不著滴!”
“事到如今,你當真不知?”方丈看著方秋,臉上便有了些笑意。
“不知!”看見方丈臉上的表情,方秋心中一動,問道:“我是趙雲?”
“善!”方丈合什微笑。
方秋大喜。陳石是關羽,那是名人,咱不說他。那常山趙子龍,勤勞勇敢,聰明善良。上的廳堂,下的廚房,能征善戰,所向披靡。也比關二爺差不了多少。再說了,隻看相貌,咱可比關二爺帥多了。
於是方秋一個人傻乎乎的笑了半天,轉頭看張飛。張飛老老實實的坐在蒲團上,睜著大眼看著方秋傻樂,於是咧開大嘴便笑了。
“你笑什麼?”方秋問道。
“看你笑的挺傻!”張飛很耿直的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