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後,尤其明清,字輩譜命名法最盛行。至今,從農村族譜中可看出這一現象。其字當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貴、昭慶、德祥、龍鳳、昌盛等。
家庭和家族中有個十分重要的東西就是家譜,家譜不僅僅是一種文體,也包含著我國古代嚴格的宗法製度和宗法思想。它是為了鞏固和純化宗族而出現的。家譜中除了對一些禮法族規作規定外,主要就是對人名作規定。通過這些規定,家族裏的每一個人都被確定了行輩關係,就像金字塔一樣,被確定了在宗族的金字塔中的層次,確定了尊卑關係.從而把整個宗族團結成為一個壁壘森嚴的整體。外人想進入宗族是很困難的,因為家譜裏麵沒有他。而家族裏的哪一個人要是犯了大錯,那麼家族能夠給他的最大懲罰莫過於開除家譜了,那等於不再承認他是家族的一員,死後也進不了家族的墳地,成了孤魂野鬼,古人認為這是非常可恥的事情。
輩分錄序是舊的宗族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麵。修宗續譜是家族的重大事件,一般由本族的頭麵人物領頭撰修,還要舉行一定的儀式,然後確定一定的字作為家族“宣言”,一輩一輩地錄序排列.以示血緣關係的上下大小之分。如作家艾蕪,原名叫道耕,這名字是用家譜中的“道繼寬仁者,功昭勇智聞”的排行而取的,這類例子舉不勝舉。山東曲阜孔府的詩禮堂牆上有孔子後裔的五十個字輩。原來的三十個字輩是:
希言公彥錄
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楊
1920年,第七十六代衍聖公孔令貽又在這三十個字後續了二十個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煥景瑞
永錫世儲昌
湖南省韶山毛澤東家族字輩譜為:
立顯榮朝士
文方運濟祥
祖恩貽澤遠
世代永承昌
孝友傳家本
忠良振國光
起無敦聖學
風雅列明章
毛澤東的澤字屬於這個字譜的第14個輩分字,毛澤東侄兒毛遠新的遠字屬於第15個輩分字。
浙江省奉化蔣介石家族的字輩譜為:
祁斯開周國
奕世慶吉昌
崇德長受福
貽謀維有常
榮光永炳煥
和樂致嘉祥
坤載自久遠
乾行在健強
匡濟望仁智
安寧思俊良
垂範為邦則
承運頌時康
昭謨百代盛
繩武守紀綱
不僅名人家族有族譜,一般平民老百姓家族也有家譜。
輩分起名在我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力,有人估算,即使在今天的社會裏生活著的人們,仍然有四千萬左右的名字是采取這種方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