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死要麵子活受罪1(1 / 3)

“死要麵子活受罪”。做人不要過於愛麵子,如果我們死守著麵子不放,那什麼事情都會做不成。君莫忘,麵子並不等於尊嚴。

1.放下麵子成人之美,你圖名聲我得利

人世間複雜,有很多人為名聲而活,就是那種“死要麵子活受罪”的人;有很多人為利而活,就是那種“為了金錢不要命”的人。除此之外,人世間還有第三種人,就是名利雙得的人,他們能在關鍵時刻處理好名與利的關係,達到名利雙收,這種人才是真正聰明睿智而又成功的人。

古人雲:“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個人想要好處占盡,到頭來可能一樣都撈不到,隻有那種懂得把名聲讓給別人,自己占盡“便宜”的人才是真正高明的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年幼時,父母從英國來到美國定居,由於家境貧寒,沒有讀書學習的機會,13歲就當學徒了。

卡內基10歲時,無意中得到一隻母兔子。不久,母兔子生下一窩小兔。由於家境貧寒,卡內基買不起飼料喂養這窩小兔子。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請鄰居小朋友來參觀他的兔子,小朋友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些可愛的小東西。於是,卡內基宣布,隻要他們肯拿飼料來喂養小兔子,他將用小朋友的名字為這些小兔子命名。小朋友出於對小動物的喜愛,都願意提供飼料,使這窩兔子成長得很好。這件事給了卡內基一個有益的啟示:人們對自己的名字非常注意和愛護。

卡內基長大成人後,通過自身努力,由小職員幹起,步步發展,成為一家鋼鐵公司的老板。有一次他為了競標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臥車合約,與競爭對手布爾門鐵路公司鉚上了勁。雙方為了得標,不斷削價火拚,已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

有一天,卡內基到太平洋鐵路公司商談投標的事,在紐約一家旅館門口遇上布爾門先生,“仇人”相見,按一般情況,應該“分外眼紅”,但卡內基卻主動上前向布爾門打招呼,並說:“我們兩家公司這樣做,不是在互挖牆角嗎?”

接著,卡內基向布爾門說,惡性競爭對誰都沒好處,並提出彼此盡釋前嫌,攜手合作的建議。布爾門見卡內基一番誠意,覺得有道理,但他卻不同意與卡內基合作。

卡內基反複詢問布爾門不肯合作的原因,布爾門沉默了半天,說:“如果我們合作的話,新公司的名稱叫什麼?”

卡內基一下明白了布爾門的意圖。他想起自己少年時養兔子的事:謙讓一點可以把一窩兔子養大。於是,卡內基果斷地回答:“當然用‘布爾門臥車公司’啦!”卡內基的回答使布爾門有點不敢相信,卡內基又重複一遍,卡爾門這才確信無疑。這樣,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合作協議,取得了太平洋鐵路的臥車合約,布爾門和卡內基在這筆業務中,都大賺了一筆。

曆史常常開這樣的玩笑,淡泊名利的人出了名。現在全世界都知道,“鋼鐵大王”卡內基,但又有幾個人知道布爾門呢?

另有一次,卡內基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蓋起一家鋼鐵廠,是專門生產鐵軌的。當時,美國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是鐵軌的大買主,該公司的董事長名叫湯姆生。卡內基為了穩住這個大買主,同樣采取“成人之名法”,把這家新蓋的鋼鐵廠取名為“湯姆生鋼鐵廠”。果然,這位董事長非常高興,卡內基也順利地取得了他穩定、持續的大訂單,他的事業從此發展起來了,並最終成為赫赫有名的“鋼鐵大王”。

人是一種好名的動物,因為名聲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能通過各種方式轉化為有形的利益,最直接的利益是能帶來金錢。例如,大牌名星拍一個幾分鍾的廣告片,就能得到數百萬的廣告費;名氣還能帶來跟金錢同樣重要的東西,如尊重、發展機會等。

暫時放下自己的麵子,滿足別人一點點虛榮,這樣的小“心機”便能為自己帶來莫大的好處,“死要麵子活受罪,麵子不能當飯吃”,請記住,魚和熊掌是不易兼得的,暫時舍棄一樣,日後一定都能補回來。這便是“鋼鐵大王”成功的秘訣所在。

2.“求求你給我個機會”——約瑟芬不顧麵子哭動拿破侖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哪個人會麵對別人的眼淚而無動於衷。因此,用眼淚作為“武器”來打動人心不失為一種妙法,隻是這種方法需要自己放下麵子,並且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方能屢試不爽。

同情弱者是人性天生的弱點,調動眼淚戰法,放下麵子對人哀哀以求,動之以情,沒有幾個人不為之動容。

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一向水性楊花,生活放蕩。當拿破侖在意大利和埃及戰場浴血奮戰時,新婚不久的她卻與一個叫夏爾的中尉偷情私通,對拿破侖毫無忠貞可言。她原以為拿破侖會戰死在沙漠中,認定他回不來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1799年10月,拿破侖從埃及回到法國並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消息傳到巴黎後,約瑟芬驚呆了。拿破侖成了歐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國的救星,前程無量,到這時她便開始後悔了。

於是她不辭辛苦,坐著馬車,長途跋涉,去法國南部的裏昂迎接拿破侖。她想在拿破侖與家人見麵前見到他,並趁著他的興奮蒙騙住他,不使自己的醜事暴露,以便使自己以後可以享受無尚的榮耀和富貴。

她好不容易到達裏昂,可是拿破侖已從另一條路走了,並與家人會合了。拿破侖對妻子的不貞早有耳聞,當他證實約瑟芬對他不忠時,他暴跳如雷,並下定決心與其離婚。

約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趕回巴黎。

拿破侖吩咐仆人不讓她走進家門。她費盡口舌最後終於勉強進了門,但卻不知怎樣來應付與丈夫見麵的場麵。片刻之後,她靜下神來,決定壯著膽子去見丈夫。

約瑟芬來到拿破侖的臥室門前,輕輕敲門,沒有回答。

她再次敲門,並溫柔而哀婉地呼喚,拿破侖沒有理睬。

她失聲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侖無動於衷。

她哭著,用雙手捶打著門,請求他原諒,承認自己一時的輕率、幼稚而犯下的錯誤,並提起他們以前的海誓山盟……說如果他不能寬恕,她就隻有一死。這仍然沒有打動拿破侖。

約瑟芬哭到深夜,拿破侖也沒理她,她忽然想起孩子們,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

她知道,拿破侖愛她的兩個孩子奧當絲和歐仁,尤其喜歡歐仁,這是打動拿破侖心腸的好辦法。倘若孩子們求他,他可能會把心腸軟下來的。

孩子們來了,天真而笨拙地哭著哀求說:“不要拋棄我們的母親,她會死的……還有我們,我們怎麼辦呢?……”

人心都是肉長的,約瑟芬這一招終於成功了。拿破侖雖然覺得約瑟芬已背叛了他,但她的哭聲在他的腦海裏已泛起他們相愛時的美好回憶。奧當絲和歐仁的哭聲更是衝破他心中設下的最後一道防線,使他熱淚盈眶。

於是,房門打開了,拿破侖與約瑟芬重歸於好。後來拿破侖登基時,約瑟芬成了皇後,一生榮耀之至。

約瑟芬的眼淚為她贏得了法國皇後的尊榮,看來用眼淚作為武器不失為一種妙法,隻是使用這種方法得用點策略,不然的話,便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虛榮的麵子不算啥

做人太愛麵子,很多時候便有可能成為人生的絆腳石,隻有勇敢地放下麵子,放棄自以為是的尊嚴,才能打開一個新的局麵,獲得事業和人生的成功。

人們很多時候不願丟自己的麵子,一是因為人的自尊心在起著對麵子的保護作用,丟麵子便是對自己自尊心的挑戰;二是因為丟麵子會讓自己周圍的人群投來異樣的眼光,極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孤立。正是基於這兩點,麵子的觀念便會把自己牢牢地保護起來。這樣一來好比“作繭自縛”,雖然安全了,卻永遠無法跳出自身所設定的框架,隻能躲在裏麵經營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一生難有作為。而若想打開自身的束縛,勇敢地放下麵子,放棄自以為是的架子,才能破繭而出,有所作為。

曾經以“瘋狂英語”而著稱於世的李陽,便是這樣一位從“作繭自縛”到“破繭而出”的愛丟麵子的人。

李陽少年時代是一個很內向的人,用最常見的話說“怕生”。

他已經十幾歲了,親戚朋友還不知道李家有這樣一個孩子,用“醜小鴨”來形容他是最恰當的。比如:隻要聽到電話一響,他就會躲起來;他看電影之後,父親總是要他複述電影的內容,為了不幹這種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寧願多年不看自己喜歡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