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遞正能量,黨員有力量(1 / 1)

正能量,是物理學上的科學名詞,全球超級暢銷書《秘密》的作者朗達·拜恩把它視為一種神奇的力量:宇宙中有一股強大的正能量,這股“能量”能讓人擁有想要的一切。社會生活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正能量”這三個字,充滿象征意義,與我們的情感緊緊相係,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也都提到了“正能量”一詞,如: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強調,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

2012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時強調,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新局麵。

2013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要充分發揮各方麵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在當前這個意識多元化的時代,特別是在自媒體時代,麵對諸多困惑和迷茫,我們渴求一種強大的正能量作為精神的支撐。協調推進改革,實現中國夢,需要8500多萬黨員作為支點,作為中堅力量,釋放並傳遞正能量。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行為主體。黨的生機與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黨員隊伍的戰鬥力。既有“正能量”一說,必有“負能量”與之對應。當前在黨員隊伍中,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理想信念動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法治意識、紀律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講原則、不負責任,言行不一、弄虛作假,鋪張浪費、奢靡享樂,個人主義突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等。這些負能量的積攢,必將破壞黨群關係,阻礙改革推進,甚至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

因此,作為共產黨員應該有高度的警惕性,扶正祛邪,釋放正能量。然而,正能量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我們共產黨員必須做到信念堅定,行動務實,兩者缺一不可。一個黨員,是信仰馬列主義,而不是信仰別的什麼主義;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事實證明,僅有精神世界的純淨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共產黨員,從來不會是“隻見誇誇其談、不見務實行動”,而是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與黨的事業統一起來,既胸懷遠大理想目標,又立足崗位創先爭優,苦幹、實幹,不達目的不罷休。

一個有著85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要是人人都能釋放出正能量,人人都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那麼她肯定是個先進性和純潔性兼具的執政黨,這樣的政黨還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還有什麼夢想不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