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將軍住在老鄉家裏的時候,知道老鄉的生活很苦,從不麻煩他們。他的屋子裏放著老鄉裝糧食的甕和罐,種地用的钁和鋤,他都不讓警衛員挪動,牆上的軍用地圖旁貼著老鄉花花綠綠的年畫,掛著紅豔豔的辣椒,也不讓警衛員動。他和老鄉的關係很好,一有空就找老鄉談話,或跟著老鄉上地,看看老鄉莊稼長得好不好,和老鄉一塊研究種莊稼的道理。老鄉們也非常喜歡和他拉話,碰到他總要和他談一陣,有什麼困難也總要和他說說。左權將軍不僅自己注意群眾紀律,而且對戰士們的要求也很嚴格,經常教育他們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愛護老鄉的一草一木。
這是一次反“掃蕩”勝利後的一個上午。
初春的太行山區,天高氣爽,風和日麗,山花爛漫,梯田裏綠油油的禾苗在微風中搖擺,山坡上一片又一片的小鬆樹茂密蔥蘢,響著陣陣的濤聲。路邊的山花張著笑臉,崖畔野藤伸著雙手,歡迎著勝利歸來的八路軍戰士。
山溝裏,傳來一陣“咳喲、咳喲”的號子聲和一串串“叭、叭”的鞭響,一隊八路軍戰士,趕著十幾匹牲口,拖著四五門山炮,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地行進著。炮車相當笨重,每輛車上套著四匹牲口,前麵一個人牽著牲口領路,後麵跟著兩個人扶著山炮,還走得相當吃力。牲口的脖子一俯一仰,像拉風箱一樣喘著粗氣,蹄子在石道上“嘚、嘚、嘚”的刨著往前走,左權將軍在隊伍的中間,他汗流浹背,躬著身子,一會兒到車前邊領牲口,指揮著隊伍前進,一會兒又到車後頭使勁推車,還不時舉起細長的紅纓鞭子,“叭、叭”甩上幾聲,吆喝著牲口,儼然像一位趕車的老把式。
過午時候,隊伍才好容易爬上一塊小平川裏。戰士們又熱又累,又渴又餓,便在這裏休息下來。這塊小平川,方圓也不過幾畝大,全種著大黑豆和蠶絲豆,又肥又厚的豆葉兒掛滿秸稈,微風吹來,沙沙作響。戰士們有的擦著臉上的汗水,有的坐在路邊的草叢裏,喝著泉水,就著幹糧吃……左權將軍坐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卷了一根旱煙,一邊抽,一邊和戰士們談論著這次反“掃蕩”的勝利,預測著敵人下一步的行動。
忽然,前麵傳來一陣“沙、沙、沙”的聲音。左權將轉過頭來一看,發現停在前麵拖山炮的那匹雪青梢騾,正伸著脖子吃老鄉的豆苗。
左權將軍眉頭一皺,像觸了電似的呼地一下站起來,大步走過去,把牲口拉開。
原來,是由於連續作戰和山地行軍的疲勞,飼養員一坐下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那匹拉山炮騾子從飼養員手中掙脫韁繩,歪轉身子,去吃老鄉的豆苗兒,前腿還踩倒了不少。左權將軍拉開牲口後,輕聲叫醒那位飼養員批評說:“同誌,牲口吃一棵豆苗,老鄉就少收多少豆子,你怎麼不注意呢?以後再不要讓牲口吃老鄉的莊稼了。”飼養員的臉頓時紅到脖根,慚愧地低下了頭,結結巴巴地說不出一句話來。左權將軍又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同誌,咱們八路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子弟兵要愛護老百姓,《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們一定要自覺遵守,哪怕是群眾的一針一線、一草一木,我們都不能損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支歌我們天天唱麼!”左權將軍說著還習慣地揮著手,輕聲唱起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來:“……第六愛護群眾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
這位飼養員,聽著這親切的歌聲,望著左權將軍慈祥的麵容,眼裏閃著激動的淚花,聲音有點顫抖地說:“參謀長,請你放心,以後我一定注意!”說著彎下身子,把踩倒的豆苗兒一棵一棵小心地扶起來,並在根部培上土,然後又到小崖上折幾棵醋柳條插在堰邊,來保護這些小苗苗。
“嘚兒駕”一聲吆喝,拴紅纓的長鞭“叭、叭”一甩,隊伍又繼續前進了。飼養員和左權將軍走在隊伍的前麵,他們微笑著,還親親熱熱地談論著什麼,一個在前麵拉著牲口,一個在後麵扶著山炮,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山頂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