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鍛煉體力就是提高戰鬥力”(1 / 1)

抗日戰爭時期,左權將軍十分重視根據地的體育活動。

那時,戰鬥任務繁重,生活極為艱苦。但每到一地,左權將軍總要組織幹部、戰士,開展武裝爬山、長距離賽跑、跳高、體操、打球等體育活動,因地製宜地自製體育運動器材,開辟體育運動的場地,提倡體育鍛煉。沒有單杠,就找一根光滑通順、木質堅硬的洋槐杆或牛筋棍架在兩顆鬆樹中間,當單杆翻;沒有木馬,就叫兩個戰士一前一後彎下腰來,當木馬跳……而左權將軍自己也正是一位體育愛好者。

1938年春,部隊住在武鄉西部山地裏的寨上村。一天傍晚,戰士們都興高采烈地在自製的簡易籃球架下打籃球,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和左權將軍都在場,康克清當裁判。球打得很激烈,整個球場內外的笑聲、叫聲、掌聲交織成一片,氣氛非常活躍。這場球,左權將軍跑中鋒,他接住一個球,正準備往出傳,忽然一個小戰士跑過來,由於用力過猛,腳下的砂石子一滑,把左權將軍撞了個趔趄。這個小戰士一看撞的是左權將軍,便難為情地低下了頭。左權將軍走過來,拍著這個小戰士的肩膀安慰說:“小同誌,不要緊,打籃球就是要有一股虎勁,來,繼續打,發球!”左權將軍的話使球場上又立刻活躍起來了。

1939年7月15日,粉碎日軍“九路圍攻”以後不久,總部由潞城的北村,經黎城的霞莊,越過濁漳河,進駐磚壁村。由於長途跋涉,艱苦轉戰,把從延安帶過來的總司令部的唯一的一個籃球丟失了,隻留下一個排球。總部剛住下的第二天,左權將軍就和警衛員們平整了玉皇廟西側的一塊空地,掛起了簡易的排球網。當時沒有氣管,打氣全憑嘴吹。警衛排裏的一位號稱“大力士”的戰士隻用一口氣就把排球吹飽了。他用細麻繩把進氣管紮住,便將排球交給左權將軍,左權將軍接過排球兩手拍了拍,還蠻硬呢!然後雙手一推,把球扔進了運動常於是,運動場上掀起一片歡笑,久經日軍蹂躪的山村,立即便沸騰起來了。

這一年的10月11日,總部從磚壁遷到了王家峪。1940年底,又轉移到遼縣(今左權縣)的武軍寺、麻田鎮,不管到哪裏,隻要住十來天以上,左權將軍總要把排球網架起來,組織大家進行鍛煉。

每天晚上,左權將軍總是盡量抽出時間來和總部機關的幹部、戰士一起,參加體育活動。他最愛打排球,如果場子裏的人滿了,他就站在旁邊,邊看邊指導,等場上有的同誌打累了撤下來時,自己就參加進去打。他總是站在前排中間的位置上,和別人配合得很好,有時一直打到黃昏。

警衛連有個小戰士不愛體育活動,左權將軍就給他講“鍛煉體魄,好打日本”的道理,講朱總司令打籃球的故事,並手把手教他怎樣發球、怎樣接球,……在左權將軍的幫助和教育下,這位小戰士不久就成了球場上的小老虎。

左權將軍還十分重視群眾性的體育活動,他經常組織總部各單位進行球類友誼比賽,還讓王家峪青救會和總部戰士進行軍民排球賽,而且每次都要親自參加或作場外指導。1941年9月,一二九師在涉縣索堡舉行體育運動大會。左權將軍到會講了話,並為大會寫了“鍛煉體力,就是提高戰鬥力”的題詞。左權將軍經常領著司令部球隊和政治部羅瑞卿主任領的那個球隊賽排球。兩個球隊的技術不差上下,但因為政治部的人個子大,每次賽球時,總是司令部輸給政治部。就說羅主任吧,他是個高個子,站在網前,兩手輕輕一推,就把司令部發過來的球攔了回去。司令部隊剛剛巧妙地把球推過網,政治部隊又上來個大個子,一下子又把球扣過來了。參謀長在球場休息時,就給司令部球隊講打球的戰術,教育幹部和戰士說球要打出風格,打出技術,打出勇敢,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在八路軍的帶動下,總部各機關駐地的石圪垤、下合、北上合等村莊的人民群眾也都因地製宜地開展了各種武術活動。他們打拳、舞劍,掄起長矛大刀,苦練殺敵本領,成為太行山上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