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如果把自己的修行逼得壓力太大,每天都想「我要開悟,我怎麼不開悟呢?」也可能會得到憂鬱症、幻想症、或精神分裂,所以有些人修到走火入魔,不是佛法有問題,而是修行的觀念及認知出了問題。觀念會改變我們的行為,希望大家要先建立正確的觀念、正確的知見,讓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以下用佛法的觀點,提出幾項讓我們遠離憂鬱的方法。
一、肯定自己
最近有些家庭主婦到了五十歲左右,孩子長大了很乖巧孝順,先生事業有成也沒有外遇的困擾,一切都很順利時,卻突然得了憂鬱症。經濟、感情、孩子都沒有給她壓力,為什麼她會得到憂鬱症呢?
原來在忙著照顧先生小孩時都沒有太多空閑煩惱,當她進入空巢期,孩子都離家就學或成家立業以後,忽然覺得如果年輕時沒有被婚姻家庭綁住,自己應該會更好,天天想著「我怎麼就這樣忙了一生?如果嫁給先生時也去找份工作,現在應該是女強人、女企業家……」,因為無法肯定自己,她反而得了憂鬱症。
所以肯定自己很重要,我們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人比人會氣死人。如果拿經濟跟別人比較,比我們有錢的人更多,但是你跟比較貧窮的人比,又覺得自己賺了太多的錢。所以比較、計較都是容易否定自己的負麵想法,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應該常常肯定自己。肯定自己並不是要大家貢高我慢,而是肯定自己所做的一切,肯定自己現實的環境等。
有一次我搭出租車時,司機跟我抱怨他的錢賺得不多,太太孩子都嫌棄他。我跟他說:「你今天能從這個地方把客人載到目的地,就像菩薩把眾生從此岸度到彼岸,你功德無量,尤其下雨天大家攔不到出租車,這時候你們更是重要!」出租車司機一聽,心情就豁然開朗。
所以,肯定自己是遠離憂鬱的方法,因為肯定你自己,才能活出自己,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如果常常否定自己,「我怎麼這麼差勁,我什麼事都做不好」,無形中就逐漸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二、正麵思考
當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要盡量往好處想,往正向思考。
如天氣變化時能正麵思考自己做調整,熱的時候少穿一些衣服,冷的時候多加一些保暖衣物,就可以過得健康快樂。但是如果隻是不斷的抱怨,為什麼今天有寒流?為什麼早晚溫差這麼大?隻會增加自己精神上的痛苦,也不會因為抱怨或負麵思考而能改變天氣。所以遇到順境逆境,都要往好的方麵去想。
又如同很多肢體障礙的生命勇士,有的人少了雙手或是少了一條腿、有的人失明、或是失聰。但他們常能活出自己成功的人生,是因為正麵思考,他們常說:「雖然老天爺少給了我一雙手,但至少我還有雙腳。」很多口足畫家因此活得自在快樂。
三、善觀因緣
所有事情發生都有一定的來龍去脈、因緣果報,不要隻會鑽牛角尖,徒增煩惱,要學習善觀因緣。所以佛教講忍辱,忍辱並不是把煩惱硬忍下來,而是讓自己能對因緣明白化解。如上下班交通塞車,這是很多都市共同的現象,因為能觀照上下班是尖峰時間的因緣,讓我們塞在車陣中卻能安然自在。
四、常懷感動
要遠離憂鬱煩悶的心情,一定要常有感動感恩的心念,想想天地萬物成就一切大自然的美好,想想家人朋友對我們的恩惠,想想自己能健康的活著,想想眾緣和合的成就。星雲大師說「感動是最美的世界」,常懷感動感恩的人也比較不容易陷入憂鬱的情緒。
五、樂於分享
常常樂於跟別人分享,有了煩惱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就盡快找人一吐為快,不要一直壓抑在心裏。找幾個知心好友,就如同佛教中的善知識,不管是喜怒哀樂的情緒,都跟他們分享你的感受,這也是壓力釋放的方法之一。
六、歡喜助人
能夠常常樂於助人,發心當義工,擴大自己的心量,憂鬱的情緒比較不會接近你。因為當義工可以發現及肯定自己的價值,「原來我還可以幫忙洗碗!」、「原來我還可以協助拖地!」從這些助人的事情中,我們能夠讓自己活的更正麵,也會遠離藍色的憂鬱。通常一個人不喜歡出門、常常把自己困在生活的象牙塔裏,比較容易陷入憂鬱的問題。
七、參與活動
最後一項就是走出去參與活動。常常參與各項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習佛法智慧,在活動當中得到感動感恩,看到有上萬人一起參加活動,真是令人感動,就不會把念頭隻放在煩惱心結上,或是不肯定自己的負麵思考上。
我們探討了關於憂鬱症產生的原因,判斷憂鬱症的項目,遠離憂鬱的方法,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期許大家都有一個歡喜自在的人生!
寬心小叮嚀:
憂鬱症跟感冒一樣,也是一種疾病,生了病就應該看醫生,再加上肯定自己、正麵思考、善觀因緣、感恩助人,就能讓自己遠離藍色的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