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與文本之間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對稱排列、不對稱排列、進行突出強調、組合起來排列或者不同方向不同形狀,使版麵變化豐富起來。
2)版式設計中圖片的規律
圖片的位置直接影響版麵的視覺焦點與重心,合理又巧妙地編排圖片位置能使版麵變得更清晰;
對於圖片的麵積大小,一般情況下,重要的、需要吸引讀者注意力的圖片放大,從屬的圖片縮小,形成主次分明的格局;
圖片的數量多少也會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單張圖片顯得專注,兩張圖片就變得較為活潑,三張以上就有熱鬧的感覺,多張圖片就適合瀏覽,數量的多少是根據版麵的內容精心安排的。
圖片的形式有方的、圓的、出血、去底、特殊等多種形態,每種形態在版麵中起到的視覺效果都不同。方形安靜,圓形柔和親切,去底的圖片感覺自由而活潑等。
圖片自身的方向強弱,可使版麵形成有效的視覺攻勢,增加動感。圖片的方向可以從人物的動勢、視線的方向等方麵來獲得,也可以借助近景、中景、遠景來達到。
圖片的組合包括多圖片塊狀組合與散點組合,塊狀組合強調了圖片之間的直線、垂直線和水平線的分割,文字與圖片相對獨立。散狀組合強調圖片之間的分散安排,形成相對自由明快的感覺。文字與圖片融合,使版麵輕鬆愉快,具有親切感和自由寫意的感覺。
3)版式設計中色彩的運用
色彩的選擇在版式設計中會影響作品的情趣和閱讀者的回應程度。不同的色彩組合產生不同的頁麵氛圍,如和諧、對比、張力或富有變化。
色彩常用於區別與增強易讀性,當色彩和字體組合時,文字的易讀性要靠顏色的對比來保證,對比較弱時易讀性就低。
色彩可以用來作為背景襯托字體,或者融入整個頁麵中。對色彩進行分級可以創造豐富的背景。同樣,不同的顏色或相同顏色的不同級別可以用來突出正文部分的某些內容。為了保證文字的易讀性,通常隻有較大的標題采用色彩渲染。
3.實踐程序
版式設計是一個緊密的過程,前期策劃和梳理信息是版式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步驟,梳理信息有助於了解內容結構,找到合適的風格體係,確定版麵的構成和層級,確定針對性的網格係統,然後再確定字體層級、顏色、圖片係統的風格。依靠排版技術實現創意的表達。一個有經驗、成熟的設計師應該具備富有邏輯、理性的版式思維。要實現一個完整的版式設計,同樣需要一些關鍵的步驟。
1)任務一:確定主題定位,尋找圖片中的“序列”
在這個尋找“序列”練習中,首先要提出一個主題,從獨特的視角去尋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有關聯的故事,以敘事的形式讓同組圖片相互影響,強調概念、文字、情感的意義,有些是直接相似的,有些是隱喻的,有些有連貫性,有些在同一個類別中具有強烈反差,通過尋找的過程去理解各種圖片的規律。
2)任務二:圖片再處理
這個環節通過對圖片的再處理,渲染和強調圖片的敘事性,突出主題的意境。同時,訓練學生對圖片的各種處理能力:如圖片裁切、重新選擇構圖、同組色彩的再處理等軟件中各種圖片處理的技巧,來進行圖片敘事性的序列化再處理練習。
3)任務三:繪製CD整套的版麵規劃草圖
確定主題的風格,設計CD結構,CD成品需要設計的部分:CD碟片貼麵、CD盒內封麵封底、宣傳小海報或小冊。這個環節訓練學生的整體策劃能力,根據主題確定風格,策劃CD結構、色彩、排版構思草圖,並進行草圖繪製,以保證排版的基本框架和形態的質量。在草圖中嚐試多種排版的可能性,以作比較,如文字字體的選擇、文本排版的個性、色彩與圖片的相互配合、整體布局的合理性。
4)任務四:電腦排版稿
確定排版風格、建立主題之後通過Indesign軟件排版,進行字體選擇及文本形態、色彩、圖片等組合,將這個設計中的“係列概念”提升。同時,針對不同的組別、不同主題風格進行相同的排版風格嚐試,調整細節,使不同主題體現出共同的特征,突出序列訓練,在排版的過程中理解序列化。
5)任務五:打印輸出製作CD成品
排版完成後,打印輸出黑白稿來觀察和調整細節,做黑白實樣檢查效果。對整個結構與實物樣張做反複的尺寸檢驗,要求尺寸貼合。然後選擇紙張,根據主題選擇合適的材料,材料與設計是相互襯托的,好材料提升設計。最後製作成品,裁切、折合,訓練手工裝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