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裝甲車綜述3(3 / 3)

載員:3人 乘員:7人 戰鬥全重:13.69噸

武器:1門25毫米的厄利空KBA-B02機關炮、1挺7.62毫米FN並列機槍

發動機:1台194千瓦底特律柴油機公司的6V-53t 型6V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

最大速度(公路):61.2千米/小時

最大速度(水上):6.3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公路):490千米

1967年,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根據與美國陸軍簽訂的合同,製造了2輛MICV步兵戰車,命名為XM765型。但由於該車全密閉式炮塔位於車體中央、駕駛員和動力艙後麵緊接著就是車長指揮塔,這樣使得車長前方的視界太小。之後經過重新設計,車長位於駕駛員的左後方,炮塔移到發動機的右後方,並正式將該車命名為AIFV裝甲步兵戰車。

備受青睞

訂購AIFV的第一個國家是荷蘭,1975年簽訂的合同總數為880輛,首批車輛於1977年交貨。根據雙方補償貿易協定,許多部件在荷蘭生產。1981年又簽訂了840輛的合同,其中119輛為改進型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車。此後菲律賓、比利時、挪威等國家也分別購買了AIFV。

結構特征

AIFV車體采用鋁合金焊接結構,並披掛有FMC公司研製的間隙鋼裝甲,用螺栓與主裝甲連接。這種間隙裝甲中充填有網狀的聚氨酯泡沫塑料,重量較輕,並有利於提高車輛水上行駛時的浮力。駕駛員在車體前部左側,車長在駕駛員後方,有5個潛望鏡,其中4個為標準的M17潛望鏡,1個為M20A1潛望鏡,如果需要該鏡可換成被動式夜間潛望鏡。

性能優越

AIFV的發動機在駕駛員右側,借助分動箱與三速自動變速箱連接。通過車體前部的艙門可以更換整個動力裝置和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車輛通常是用帶式油冷製動器轉向與製動。在差速器輸出軸上還有1組油冷盤式製動器,用於地麵低速緊急轉向和水上行駛。在動力艙的頂部有1個較大的散熱器和皮帶驅動的風扇,以便於在高溫條件下冷卻。

與M113A1的不同之處

AIFV的動力傳動裝置與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相似,但作了一些改進,諸如發動機增裝了渦輪增壓器、高散熱的散熱器;變速箱改裝了耐大負荷的零部件,重負荷萬向節以及采用M548履帶式運貨車的側傳動等。行動部分采用了套管式的扭杆,扭杆彈簧有效長度是M113A1車上的2倍。履帶、負重輪和大部分懸掛元件與M113A1相似,有5對雙負重輪,無托帶輪,在第一、第二和第五負重輪上有液壓減振器。

瑞士羅蘭德輪式裝甲輸送車

瑞士羅蘭德輪式裝甲輸送車技術檔案

車長:4.44米 車寬:2.01米 車高:2.03米

乘員:3人 載員:3—4人 戰鬥全重:4.7噸

武器: 7.62毫米機槍 爬坡度:31度 涉水深:1米

發動機:1台149千瓦4衝程8V水冷汽油機

最大速度:11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550千米

瑞士羅蘭德輪式裝甲輸送車是瑞士莫瓦格公司研製的。這種裝甲車同時還可用做警車、通信指揮車、人員救護車、補給運輸車和偵察車等。

結構特點

羅蘭德輪式裝甲輸送車有3名乘員,可載3到4名步兵。車體前左側為駕駛艙,並有1個向右打開的單扇艙蓋,駕駛艙上方裝備有3個潛望鏡,這使駕駛員的視野開闊了不少,也有利於駕駛員閉窗駕駛。炮塔位於車體中部,上邊安裝著各種武器,炮手便在這裏工作,座椅是可調的,方便他操縱各種武器,炮塔也可做360度旋轉,動力艙在車體後部左側。在駕駛員位置之後的車體兩側均有門,門上有射孔及觀察鏡。車體後部右側也開有一扇車門,車門上同樣有射孔及觀望鏡。通常被運載的步兵分布在這些有射孔的門邊。

法國M3輪式裝甲輸送車

法國M3輪式裝甲輸送車技術檔案

車長:4.45米 車寬:2.4米 車高:2米

乘員:2人 載員:10人 戰鬥全重:5.8噸

裝甲厚度:8—12毫米 武器: 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66千瓦潘哈德4HD型4缸風冷汽油機

最大速度(公路):90千米/小時 爬坡度:31度

最大速度 (水上) :4千米/小時 越壕寬:0.8米

最大行程:600千米

M3輪式裝甲輸送車由法國潘哈德公司研製,樣車是在1969年完成的,但直到1971年第一輛生產型才正式定型。該裝甲車現已生產了4800多輛,除裝備法國陸軍外,還遠銷到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巴林、乍得、加蓬、伊拉克、愛爾蘭、科特迪瓦、肯尼亞、黎巴嫩、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西班牙等30多個國家。M3輪式裝甲輸送車上的機動性部件有95%可與該公司的AML係列車通用,車內有2名乘員,可載10人或1360千克貨物。

結構特點

M3輪式裝甲輸送車的駕駛員在車體前部,駕駛艙上有個單扇的艙蓋,艙蓋上安裝著3個整體式潛望鏡,使駕駛員在駕駛時能獲得很好的視野。而且中間的那個潛望鏡還可以換成紅光或微光潛望鏡,使該車具有夜間作戰能力。駕駛員後麵是發動機和傳動裝置,車體兩側各有1個側門,加上車尾的2個後門,這4個門上各有1個射孔。在駕駛員身後及車體後的車頂上還分別開有1個艙門,都是便於需要時安裝武器之用。此外,車體兩側傾斜的裝甲板上各開有3個窗口,步兵們可以從這裏向外麵開火。

法國AMX-10RC輪式偵察車

法國AMX-10RC輪式偵察車技術檔案

車長:9.15米(炮向前) 車寬:2.95米

車高:2.68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15.88噸

武器:1門105毫米口徑半自動火炮、1挺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191千瓦伊斯帕諾—絮紮HS115型8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

最大速度(公路):85千米/小時 爬坡度:31度

最大速度(水上):7.2千米/小時 越壕寬:1.15米

最大行程(公路):800千米

法國AMX-10RC輪式偵察車的研製開始於1970年9月,它是伊西萊穆利諾製造廠為了滿足法國陸軍想要更換潘哈德EBR重型裝甲車的要求而研製的。它的研製差不多持續了7年之久,直到1977年末3輛樣車才完成了各種環境下的6萬千米和3000小時的研究試驗。AMX-10RC輪式偵察車主要用於裝備法國陸軍,從1976年到1983年法軍分七批共訂購了284輛,1979年法國陸軍的偵察團和步兵師的騎兵團首先裝備了AMX-10RC偵察車,其中第一集團軍的3個軍以及第二步兵師各有一個團裝備36輛。該車具有較強的反坦克火力,參加過海灣戰爭,主要被用於執行偵察和反坦克任務,能水陸兩棲。

結構及人員分布

AMX-10RC輪式偵察車車體和炮塔均為全焊接鋁製結構,可使乘員免受輕武器、光輻射和彈片的傷害。車內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分別為駕駛艙、炮塔和動力艙。駕駛員坐在車內前部偏左的位子上,座位可以調節,在駕駛員右邊的窗蓋上安裝有3個供他觀察車外環境的潛望鏡,其中中間的潛望鏡可換為被動式OB-31-A夜視潛望鏡,供夜間駕駛時使用。車長和炮長在炮塔內的右側,裝填手兼無線電操作員在炮塔內的左側。車長因為要指揮全局,所以他用來觀察外界的裝備比較多,有1組由6個潛望鏡組成的周視潛望鏡組、1個獨立的潛望鏡以及1個帶自動投影分劃的周視M389望遠鏡。炮長有2個潛望鏡和1個望遠鏡,裝填手有向前、向左及向後3個潛望鏡。該車還可根據需要選擇裝備空調、加溫器、三防裝置、夜間發射控製係統、導航係統和浮渡設備等。

精良儀器

AMX-10RC輪式偵察車安裝著很多精密的儀器,如火控係統上的各種傳感器可向計算機提供激光測距儀測得的目標距離(精度在400—10000米之間),目標的水平、垂直速度及車輛傾角的數據等,同時車上乘員還會將測得的風速、海拔高和車外溫度等用人工方式輸入計算機,當所有這些信息進入計算機後,大約隻需要1.5秒的射擊校正時間便可射擊。車上的整體檢驗係統能在該車出現故障時迅速檢測到故障所在處並且快速對其進行修複。車上還安裝有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DIVT13微光電視係統。該係統包括了攝像機、電子係統、控製係統以及車長、炮長使用的2個電視屏幕。自動火控係統的計算機能計算出射擊校正值,並轉換成瞄準分劃,瞄準分劃會自動疊加到監視屏幕上。

水上行駛

AMX-10RC輪式偵察車能水陸兩用,在水上行駛時,它是靠車後部兩側的2個噴水推進器推進的。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經過一個帶可閉鎖離合器的液力變矩器傳到變速箱,通過變速箱便可在兩個方向上預選4個排擋,並實現對噴水推進器的驅動,這就是它水上行駛的原理。在入水前需要將車前的防浪板豎起,這時駕駛員通過車前左側的透明玻璃窗口進行觀察。

變型車

在AMX-10RC的基礎上,設計者通過更換部分零配件的方法改造出了好幾種不同用途的變型車。如AMX-10RAC裝甲偵察車,這種新型的偵察車是將原來的炮塔改為法國地麵武器工業集團生產的TS90炮塔,發動機改為博杜安的6F11SRX柴油機,乘員縮減為3名。還有一種是將炮塔換為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SABRE炮塔,並增加了雙聯30毫米機關炮,使之成為AMX-10RAA的輪式防空車。AMX-10RTT輪式裝甲人員輸送車是在1983年設計完成的,它的懸掛係統與AMX-10RC相同,不同的是它的動力艙布置在駕駛員的右側,戰鬥艙居後部並有向兩側觀察的潛望鏡,戰鬥艙頂部安裝了法國地麵武器工業集團的CIBI型12.7毫米武器平台,乘員減少為3人,可運載10名全副武裝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