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特點
IKV-91是傳統的炮塔式戰鬥車輛,車內由前至後分別為駕駛室、戰鬥室和動力艙,炮塔的位置明顯靠前。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車長和炮長位於火炮的右側,車長位於炮長的後麵,裝填手位於火炮的左側。為縮短車體長度,發動機的縱軸線和車體的縱軸線呈58度夾角。發動機曲軸的輸出端通過錐齒輪和橫置的變速箱連接,這種布置方式在其他坦克上十分少見。動力艙和戰鬥室之間用隔板隔開,行動部分每側有6個較大直徑的負重輪,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履帶兩側有側裙板。
武器係統
IKV-91坦克安裝了1門博福斯公司製造的90毫米KV90 S 73式低膛壓炮,該炮身管長4.86米,重692千克,其特點是重量輕、後坐力和炮口焰小。身管中部有炮膛抽煙裝置,後來又在身管外加裝了熱護套。該炮配用尾翼穩定破甲彈和尾翼穩定榴彈。尾翼穩定破甲彈重10.7千克,采用壓電引信,初速為825米/秒,有效射程為1100米。另外還裝有2挺7.62毫米機槍,其中1挺為並列機槍,位於火炮的左側。另1挺為高射機槍,布置在裝填手艙門上。
升級改造
為進一步提高IKV-91坦克的反裝甲能力,瑞典軍方決定對該坦克進行升級改造。1984年,阿爾維斯·赫格隆將德國的Rh105-20型105毫米超低後坐力線膛炮安裝在該車的底盤上,定名為IKV91-105輕型坦克。在火控係統上增裝了雙向穩定器和熱像儀,動力裝置也作了改進,將原來沃爾沃—潘塔公司生產的TD120A型6缸柴油機的功率由243千瓦提高到265千瓦,同時在車體後部增裝了螺旋槳式水上推進裝置,最大航速達到了12千米/小時。改進後的IKV91-105坦克,戰鬥全重由原來的16.3噸增加到18噸,可以實施水上射擊。
以色列“馬加奇”係列主戰坦克
以色列自1948年獨立時起就與阿拉伯國家進行了一係列戰爭,並在這些戰爭中創造了以色列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裝甲部隊作為以軍地麵部隊的中堅力量,為這個神話的創造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以色列國防軍打頭陣的坦克並不是自己研製的“梅卡瓦”坦克,而是美國的M48和M60巴頓係列坦克。後來為了進一步提高這些坦克的戰鬥性能,以色列對其進行了改造。可以說,以色列對巴頓係列坦克的改進力度和實戰經驗等大大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同樣使用該型坦克的國家,甚至包括美國。此外,以色列還給改進的巴頓係列(M48和M60)坦克起了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名字——馬加奇。
馬加奇家族
經過幾十年時間的努力,以色列人製造出了一係列馬加奇坦克,其中最主要的有馬加奇3、馬加奇5、馬加奇6和馬加奇7四個型號。其中馬加奇3是以色列對1966年從美國進口的M48A1 和 M48A2坦克經改進後的稱法。20世紀70年代末,以色列從美國得到150輛M48A5,為了區別這兩種坦克,他們用“A5”來標明後者的序號,這就出現了馬加奇5,但在以色列人眼中這兩種坦克實際上沒有區別。馬加奇6是以色列根據美國M60坦克係列改進而成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坦克技術的進步,以色列對馬加奇6又進行了改進,出現了馬加奇7坦克和大量細化的改型。
“夾克衫”裝甲
20世紀前後,以色列的拉菲爾公司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種反應式裝甲,以色列稱其為“夾克衫”,這種裝甲大幅度提升了坦克的防護能力。於是,以色列迫切地將新裝甲裝在馬加奇3、馬加奇5和馬加奇6等坦克上並投入實戰。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戰爭中,以色列發現這種“夾克衫”可以有效地防禦裝有聚能化學彈頭的蘇製AT-3反坦克導彈和RPG-7火箭筒的襲擊,並對使用動能穿甲彈的蘇製100毫米反坦克炮和105毫米坦克炮有一定效果。不幸的是,雖然以軍在與敘利亞第82裝甲旅的對決中大獲全勝,但有幾輛剛剛投入戰場的馬加奇6B(馬加奇6的升級型號)卻被敘利亞人完整地俘獲。不久,敘利亞將這些戰利品交給莫斯科。這樣以色列辛苦研製的新裝甲迅速在蘇製坦克上得到推廣。
馬加奇7坦克
馬加奇7坦克去掉了馬加奇6的反應式“夾克衫”裝甲,在炮塔和車體前部加裝了厚重的新型被動裝甲套件。這種新的被動裝甲的防護力要強於馬加奇6上的附加式爆炸反應式裝甲塊。此外,馬加奇7還加強了車體側麵的側裙,升級了火控係統,使用了AVDS-1790-5A型4衝程2渦輪增壓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為672千瓦。依據裝甲套件的不同,馬加奇7又細化出幾種不同型號,“薩布拉”主戰坦克就是其中的代表。
印度“勝利”式主戰坦克
1961年8月,為滿足印度陸軍對新型主戰坦克的需要,印度政府與英國維克斯公司簽訂了一項合同:由維克斯有限公司供應印度90輛生產型坦克,並在印度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產廠,新型坦克被命名為“勝利”式主戰坦克。2輛樣車於1963年製成,其中1輛交給印度,另1輛留在維克斯公司供發展改進使用。1965年,維克斯公司生產出第一批“勝利”式主戰坦克,同年1月,印度也生產出第一輛該種坦克,但主要部件是英國供應的。此後,印度逐步擴大坦克部件的自給能力,最終達到全部部件在印度生產。
布局方式
“勝利”式坦克的車體由軋製鋼板焊接而成,從前至後依次為駕駛艙、戰鬥艙、動力艙,駕駛員在車前左前方,有一個單扇艙蓋和1個廣角潛望觀察鏡,駕駛員左邊是25發炮彈的彈倉。炮塔為焊接結構,裝填手在火炮左側,車長和炮長在右側。
結構特點
SK105坦克車體為焊接鋼板結構,駕駛艙在前,戰鬥艙居中,動力艙位於後部。駕駛員位於車前左側,其右側存放20發彈藥、4個蓄電池和其他設備。車體中間安裝有雙人搖擺炮塔,炮塔用鋼板焊接而成,有較好的防護力,其上裝1門法國CN-105-57式105毫米坦克炮。該炮發射尾翼穩定的榴彈、破甲彈和煙幕彈等定裝藥彈。
推進係統
“勝利”式坦克安裝有1門105毫米的L7A1式火炮,彈藥基數44發,動力裝置為1台L60型發動機。由於該坦克戰鬥全重隻有40噸,所以單位功率較高。它的傳動裝置是TN12型傳動裝置,采用扭杆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3個托帶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二和六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
型號演變
1981年,斯泰爾公司重新設計了SK105A1的炮塔前部,並為其配備了全自動裝彈機。為保證夜間戰鬥力量,車長有可更換的被動式夜間瞄準鏡、炮手使用被動式夜間瞄準鏡。改進後的型號被命名為SK105A2。1986年,斯泰爾公司又在SK105A2車基礎上改進出SK105A3輕型坦克樣車並公開展出。鑒於後勤供應原因,該車選用了美國M68式105毫米坦克炮。為了減少炮耳軸負荷,安裝了新型反後坐裝置、炮口製退器,並將後坐距離增加到550毫米。
英國哈裏德主戰坦克
英國哈裏德主戰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10.795米(炮向前) 車寬:3.518米(帶裙板)
車高:3.012米 (至炮塔頂) 乘員:4人
戰鬥全重:58噸
武器:1門120毫米L11A5式線膛炮、1挺L8A2式7.62毫米並列機槍
1挺L37A2式7.62毫米高射機槍
發動機:1台882千瓦的康達2V-1200型4衝程12V直接噴射柴油機
最大行程:500千米 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
哈裏德主戰坦克是英國應約旦的使用要求對FV4030/2型主戰坦克(英國奇伏坦坦克的改進型)作了部分改進製成的,該坦克於1981年交付約旦軍隊使用。1987年,約旦為了改進哈裏德坦克的性能,花費數萬英鎊向英國訂購了自動滅火抑爆裝置,並購買了大量L23A1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武器裝備
哈裏德坦克裝有1門L11A5式120毫米線膛坦克炮,炮管上安裝有熱護套和炮口校正裝置,可以發射包括L23A1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內的所有英國120毫米坦克炮彈。在行軍過程中,火炮可轉向車後方向固定。另外,還裝有1挺L8A2式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L37A2式7.62毫米高射機槍,前者安裝在火炮的左側,後者裝在車長指揮塔上,可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火控係統
哈裏德坦克裝有計算機瞄準係統以及由巴爾和斯特勞德公司研製的坦克激光測距瞄準鏡。為了安裝英國皮爾金頓光電有限公司的84號神鷹瞄準鏡,還修改了車長指揮塔的結構,該瞄準鏡為晝夜合一型,有晝用和夜用兩個獨立通道,帶有十字線投影圖像裝置,並通過該裝置與主要武器連接,可為車長提供24小時晝夜觀察、瞄準和射擊能力。
推進係統
哈裏德坦克的動力傳動組件由珀金斯發動機公司的康達2V-1200型柴油機、大衛·布朗車輛傳動裝置公司的TN37型傳動裝置以及埃阿斯克羅·豪頓公司的冷卻係統組成。康達2V-1200型發動機在2300圈/分的轉速下輸出功率為882千瓦,由於采用直接噴射燃燒係統,可提供低的燃油消耗率。TN37型自動傳動裝置由三元件單級液力變矩器、行星式齒輪變速機構、多片摩擦式離合操縱元件和雙差速式液壓轉向裝置組成,可為哈裏德坦克提供4個前進擋和3個倒擋。
英國“挑戰者”係列主戰坦克
英國挑戰者1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11.56米(炮向前)
車寬:3.518米(帶裙板)
車高:2.5米(至炮塔頂)
乘員:4人 戰鬥全重:62噸
武器:1門L11A5式120毫米線膛坦克炮、2挺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882千瓦的康達12V-1200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
最大速度:56千米/小時
涉水深:1.07米(無準備)
爬坡度:30度 過垂直牆高:0.9米
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英國對主戰坦克的研製相當重視。1974年,英國接受了伊朗訂購707輛現代化改造的“酋長”M K5P坦克(“酋長”坦克於1963年定型,曾分別在英國利茲皇家兵工廠和維克斯工廠各建有一條生產線)的定單,並要求增加發動機功率。這種改進後的係列坦克被命名為FV4030係列,後由於伊朗國內發生政變等原因,訂購合同未能實現。1978年,英國國防部看中了FV4030係列坦克中的FV4030/3,要求利茲皇家兵工廠在該坦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1983年3月,利茲皇家兵工廠向英軍交付了第一批改進型FV4030/3,這就是著名的挑戰者1型坦克。
布局和裝甲
挑戰者1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均采用喬巴姆裝甲,從前至後依次為駕駛艙、戰鬥艙、動力艙。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心位置,有一個可向上升起並向前水平旋轉的單扇艙蓋,駕駛艙與戰鬥艙相通,駕駛員可經通道進入戰鬥艙或離開坦克。炮塔在車體中部,內有車長、炮長和裝填手3名乘員,裝填手和車長分別位於火炮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艙口蓋,其中裝填手一側的艙口蓋為雙扇結構,可向前向後對開,其前方裝有1個旋轉潛望鏡。被挑戰者1坦克采用的喬巴姆裝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設計和防護方麵最顯著的成就之一,與其他等重量的鋼質裝甲相比,其抗破甲彈和碎甲彈的能力大大提高,但體積和重量增加不多。除采用喬巴姆複合裝甲外,在海灣戰爭中,挑戰者1型坦克還加裝了反應裝甲塊,原來的鋼製側裙板也被反應裝甲塊所取代。
四選一的贏家——挑戰者2
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是挑戰者1型坦克最重要的改進型號。與後者相比,挑戰者2型改進了炮塔,安裝了二代喬巴姆裝甲、改進型120毫米線膛炮、新型變速箱、穩像式火控係統、新型履帶等。至於說挑戰者2型坦克是四選一的贏家,還得從1987年說起。由於當時英軍裝備的“酋長”坦克性能已相當落後,迫切需要換裝,1987年,英國國防部正式發布了“酋長坦克換裝大綱”。第二年初,英國維克斯公司就向國防部提出了《酋長坦克換裝大綱建議》,認為挑戰者2型坦克能滿足英國國防部的要求。不過,為了獲取這一訂單而努力的決不是維克斯一家公司,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M1A1主戰坦克、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的“豹”2主戰坦克、法國地麵武器工業集團的勒克萊爾坦克,這些都是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最強大的對手。在曆時幾年的“坦克采購大戰”中,美國和德國將參與競爭的車型分別提升為M1A2和“豹”2改進型,但由於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英國也將“換裝大綱”中規定的采購數量從800輛一直降到200多輛,並一直拖到1991年6月才選中了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這令其他參與競爭的三家公司相當遺憾。
交戰方式
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與目標交戰的典型方式是:車長用瞄準鏡發現並瞄準目標,隨後按下校準開關,將火炮對準目標。然後,車長將目標交給炮長,下達標準的射擊命令,待炮長識別目標並作好準備後,車長便接著搜尋下一個目標。該坦克上安裝的計算機可以同時存儲兩套獨立的目標,炮長射擊並摧毀目標後,車長可立即按下校準開關轉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說,挑戰者2可以同時對付兩個目標。此外,這套火控係統還可以安裝目標自動跟蹤裝置以及能夠探測和自動對付各種威脅的輔助防護係統等,以進一步提高作戰能力。
再譜新篇——挑戰者2E
挑戰者2E主戰坦克是挑戰者2型坦克的最新改進型。2E是專為出口而設計的,主要麵向中東市場。在2000年希臘“未來主戰坦克”的采購大戰中,它雖然失敗了但卻向世人展示了非凡的實力,同時也使自己名聲大噪。與前麵的其他挑戰者坦克相比,挑戰者2E采用了德國發動機和變速箱,最大速度從原來的56千米/小時提高到72千米/小時。由於這套動力—傳動裝置相當緊湊,使坦克可以裝很多燃油,最大行程也相應地增大到550千米。2 E型坦克還采用了第二代液氣懸掛裝置,進一步提高了行駛的平穩性。可以說,機動性上的提高,是挑戰者2E坦克的最大亮點。挑戰者2E的另一項重要改進是安裝了維克斯公司研製的綜合式戰場管理係統,這套係統可從武器係統或GPS全球定位係統獲取信息,為車長提供本車位置、友軍及敵方坦克位置的信息,車長一看顯示屏便可以對戰場態勢了如指掌,大大減輕了其工作負擔。
法國AMX-32坦克
法國AMX-32主戰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9.480米(炮向前) 車寬:3.240米
車高:2.290米(至炮塔頂) 乘員:4人
戰鬥全重:40噸 涉水深:1.3米(無準備)
武器:1門F1型105毫米線膛炮、1門20毫米的機關炮、1挺7.62毫米F1C1機槍
發動機:1台515千瓦 HS110型柴油機
最大速度:65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500千米
AMX-32主戰坦克是法國地麵武器工業集團為出口而研製的,研製工作始於1975年,1983年製成3輛試驗樣車在中東進行過試驗,遺憾的是至今尚無任何國家的軍隊使用該坦克。AMX-32坦克的車體用軋製鋼板焊接而成,外部可以披掛特種裝甲。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邊,當火炮在正前方位置固定時,駕駛員可開窗駕駛,在駕駛窗開啟的情況下,窗上的安全開關會限製炮塔的轉動。
火力裝備
AMX-32坦克的炮塔上裝有1門F1式105毫米線膛坦克炮,同時也可以安裝法國自行研製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安裝105毫米火炮時,可攜帶47發炮彈;安裝120毫米火炮可攜帶38發炮彈。 該坦克上使用的105毫米脫殼穿甲彈,彈芯用鎢合金製成,彈托材料為塑料,尾部裝有曳光管。全彈重17.1千克,彈芯重5.8千克,直徑為26—28毫米,初速為1525米/秒。火炮的左側有1門20毫米的機關炮,該炮的射程為1500米,可對付直升機和低空飛機。此外,在車長指揮塔外部右側裝有一挺7.62毫米機槍,該機槍由車長操縱,可在車內遙控射擊,但裝彈工作須在車外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