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主戰坦克1(1 / 3)

美國M60係列主戰坦克

美國M60技術檔案

車長:9.31米(炮向前) 車寬:3.63米 車高:3.21米 裝甲厚度:64—178毫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46.3噸 武器:1門105毫米火炮、1挺7.62毫米M73機槍

發動機:1台551千瓦的AVDS-1790-2 12缸風冷柴油機

涉水深:1.22米(無準備)2.44米(有準備)

最大速度:48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00千米 爬坡度:31度 越壕寬:2.59米

M60係列主戰坦克是美國陸軍20世紀60年代的主要製式裝備,它包括M60、M60A1、M60A2和M60A3四種車型。M60是該係列的第一型,它於1959年3月定型,1959年6月開始生產,並在當年被列入美軍裝備。M60A1是該坦克的第一種改進車型,它是在1962年才開始生產並裝備美軍部隊的,但最初的十幾年間產量一直很低,直到1973年中東戰爭以後,由於戰爭的需要使其月產量逐年增加,還曾達到在一月內生產129輛的高速度。M60A2生產的數量相對較少,它是於1971年定型,1972年開始少量陸續的裝備部隊。M60A3是在1971年開始研製的,但直到1978年2月才在底特律坦克廠製成,1979年5月才開始裝備陸軍。

M60主戰坦克

M60主戰坦克是由M48A2坦克改進而來的,采用了新的105毫米火炮、改進了火控係統和柴油機等,火力加強,最大行程大為提高,並安裝了個人三防裝置,配備了E37R1型主毒氣過濾裝置,每個乘員均有E56R3型防毒麵具,兩者用金屬軟管接通,如果需要,可安裝RADIAC三防探測器。

該坦克於1956年開始研製,經過3年改進、試驗,終於在1959年3月定型, 1960年開始裝備美軍。M60坦克主要由克萊斯勒公司的特拉華防務工廠和該公司的底特律坦克工廠生產。在後來的使用中,M60坦克故障頻出,差不多30個小時就會出一次故障,再加上它功率小,加速性能差,車體過大,這便加快了M60A1的出現。

M60A1主戰坦克

M60A1采用了與M60基本相同的底盤,但采用了尖鼻狀的新炮塔,火控係統也比M60坦克火控係統有很大改進,主要是用M16機電模擬式計算機代替了原來的M13A1D機械式計算機,後來又安裝了火炮電液雙向穩定係統,增加了乘員被動式夜視裝置和潛渡設備等。雖然M60A1在生產過程中經曆過很多次的產品改型或者在大修時改進部分部件,但這些都被稱為M60A1。

M60A1為傳統的炮塔式結構,前部為駕駛艙,中部為戰鬥艙,後部為動力艙。駕駛員位於車前中央,駕駛艙有單扇艙蓋。駕駛員前麵裝有3具M27前視潛望鏡,艙蓋中央支架上可裝1具M24主動紅外潛望鏡或AN/VVS-2微光潛望鏡,在駕駛艙底板上開有安全門。車長、炮長和裝填手在炮塔內,裝填手在左側,並配有1具可旋轉360度的M37潛望鏡。車長有專門的可手動旋轉360度的指揮塔,並配有8具周視觀察鏡。

M60A2主戰坦克

M60A2是在M60A1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它的主要變化有:改用152毫米口徑的兩用炮,采用了新鑄造的流線型炮塔,前部防彈性更好,防護能力提高;不僅指揮塔自身能電動旋轉360度,且獨立於炮塔單獨穩定,再加上塔上還裝備有10具周視觀察鏡和1挺12.7毫米的M85式高射機槍,因此該坦克可有效地對付飛機;炮塔兩側還安裝了4具煙幕彈——榴彈發射器,每個發射器內裝1發榴彈,還備有1發M34型黃磷煙幕彈和1發AN—M8—HC型煙幕彈。

M60A2有1門152毫米 M162式火炮/導彈兩用炮,它不僅可以發射紅外製導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還可以發射如M409A1式多用途破甲彈等多種152毫米的普通炮彈。其中橡樹棍反坦克導彈主要用於對付遠距離裝甲目標,永久性工事和其他堅固目標,當用它打擊運動目標時的最大有效射程為2500米,而對付靜止目標時射程可達3000米。M409A1式多用途破甲彈主要用於對付1500米內的目標,它的射擊精度比尾翼穩定破甲彈高,但比一般榴彈要差。

M60A2發射普通炮彈需要借助火控係統,火控係統中裝備了彈道計算機,該計算機可根據車上的紅寶石激光測距儀以及M50炮長潛望式晝/夜瞄準鏡等一起測算出目標的相關數據或人工輸入的相關信息計算出目標距離、彈種、彈道修正量、炮耳軸傾斜、橫風、炮管下垂、炮膛磨損、偏流、視差、歸零及運動目標方位角速度等。

M60A3坦克

M60A3坦克仍然是在M60A1的基礎上改進的,它在M60A1的基礎上作了很多改動:安裝了可靠性得到提高的發動機和被動觀瞄儀;1978年又安裝新的測距儀、彈道計算機、M240高射機槍和M239煙幕彈發射器等;M60A3和M60A1使用相同的火炮,但M60A3的火炮炮管上安裝了熱護套以防止炮管受熱變形;M60A3用AN/VVG-2紅寶石激光測距儀代替了M60A1坦克的M17C合像式光學測距儀;用M21全求解的電子模擬全固態彈道計算機取代了M60A1的M16電子模擬式計算機,激光測距精度高,計算機計算精度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體積減少,並可自動計算運動目標的提前量。這些改進使得M60A3能以較高的首發命中率從靜止狀態射擊固定和運動目標。後期製造的M60A3還裝有泰萊達因公司研製的發動機熱煙幕施放係統,該係統可將燃料噴射到排氣管中生成熱煙幕,這使該坦克在弱勢情況下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瑞典“S”主戰係列坦克

瑞典Strv103B主戰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8.99米(炮向前) 車寬:3.63米

車高:2.14米 乘員:3人 戰鬥全重:39.7噸

武器:1門105毫米火炮、3挺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176千瓦K60型2衝程6缸水冷多種燃料發動機

最大速度:50千米/小時(公路) 最大行程:340千米

爬坡度:31度 越壕寬:2.3米 涉水深:1.5米

瑞典“S”主戰坦克是Strv 103係列坦克的簡稱,其中包括了Strv 103、Strv103A、Strv103B和Strv103C型坦克。這一係列坦克是瑞典陸軍兵器局在20世紀50年代打破傳統設計的一種無炮塔型主戰坦克。由於該係列坦克無炮塔,火炮是固定在車體上的,可以實現自動裝填,所以“S”主戰坦克的射速要比“豹”1坦克快近一倍,命中率也較高。

符合實際

在研製該係列坦克時,設計者考慮了瑞典多河流、沼澤的地形和氣候長期嚴寒、冰雪覆蓋和國內重型橋梁極少等地理條件,並總結了二戰中坦克的中彈情況,對新型坦克的車高、車重及火力等製定了精密規定,提出了車重不超過37噸,放棄旋轉式炮塔等要求。之後,就產生了“S”主戰係列坦克。

總體布置

“S”主戰坦克的總體布置非常獨特,火炮固定在車體前部中心線上,車內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前置,可對乘員起防護作用,中部是戰鬥艙,車後部放置彈藥和自動裝填裝置。戰鬥艙內的3名乘員基本上位於同一高度,車長在戰鬥艙的右側,居坦克最高點,駕駛員兼炮長在左側,其後麵是機電員,兩人背靠背就坐。戰鬥艙內車底盤上開有安全門,車內無通話裝置。

裝甲防護

“S”主戰坦克具有較高的戰場生存力,它是坦克中高度最低的坦克,車體高度僅為1.9米,減少了中彈麵積;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前置也增大了乘員防護力。此外,車體前上裝甲板傾角為30度,水平厚度增加了兩倍以上。前上斜裝甲板上有許多水平的加強筋和備用履帶板,可提高抗穿甲彈能力。車內彈藥存放在車尾部,不易被直接擊中。

Strv103的人員分配

Strv103的乘員有駕駛員、車長、機電員三人,駕駛員同時還要擔任炮長一職,他通過駕駛—射擊操縱裝置控製靜液裝向機構和液氣懸掛係統來進行火炮瞄準和射擊。車長也有同樣的駕駛—射擊裝置,可以超越駕駛員來控製車輛和瞄準射擊。而且車長的指揮塔以及駕駛艙上都配有一副穩定瞄準鏡,能在車輛運動中瞄準目標。機電員在駕駛員的後麵麵向車尾,在倒車時控製車輛,可以保證倒車時仍以車首對著敵方以加強防護和發揮火力。

Strv103C坦克的現代化裝備

Strv103C坦克較之前的型號增加了很多現代化裝備,如駕駛員的瞄準鏡內安裝了西姆拉德公司的激光測距儀;發動機改為功率更大的底特律柴油機公司的6V-53T型柴油機;而且操縱裝置、散熱器、發電機和消聲器等都改換為新設備;安裝了火控計算機;為了在夜間照明1500米內的目標,在車體頂部指揮塔左側還安裝了萊蘭雙管71毫米照明彈發射器。此外,還研究了附加防護、指南針、三防和夜視等問題。

利弊兼有

“S”主戰係列坦克沒有炮塔,固定在車體上的火炮雖然提高了命中率,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因為固定安裝在車體上的火炮隻能隨車體的旋轉和俯仰進行瞄準和射擊,所以坦克不具有行進間射擊的能力,隻能短停射擊,而且隻有改變坦克方向才能轉移火力,所以難以對付突然出現的側後方向的目標。

型號演變

Strv103型坦克是在1961年定型的,定型後的車右側安裝了2挺12.7毫米機槍,車體兩側各安裝2個單輪緣托帶輪,安裝了炮管固定裝置,發動裝置為176千瓦的K60型2衝程多種燃料的汽油發動機。到了1965年,瑞典對Strv103進行了改進,將2挺12.7毫米機槍換成了3挺7.62毫米機槍,安裝了激光測距儀和車長瞄準鏡穩定裝置,並把燃氣輪機改為波音公司生產的360千瓦553型燃氣輪機,改進後的坦克被重新命名為Strv103A型坦克。當1971年後,設計者又在Strv103A型坦克上安裝了浮渡圍帳和2個炮管固定架,在車首安裝了可伸展的推土鏟,這樣Strv103B型坦克便誕生了。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瑞典陸軍決定對Strv103B型坦克進行現代化改進,目的是為了讓S坦克到了90年代仍然保持戰鬥力。經過現代化改造的新型坦克便是後來的Strv103C。

瑞士Pz-61/68主戰坦克

瑞士Pz-61主戰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9.43米(炮向前) 車寬:3.08米 車高:2.72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38噸

武器:1門105毫米L7A1線膛炮、1挺7.5毫米機槍、1門20毫米並列機關炮

發動機:1台463千瓦的MB837Ba-500 4衝程8V水冷柴油機、

1台功率為25千瓦的CM636柴油機

最大速度:55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300千米

爬坡度:31度 越壕寬:2.6米 涉水深:1.1米

瑞士Pz-61/68這兩種主戰坦克的出現改變了瑞士靠進口坦克的境況,標誌著他們自主研製坦克曆程的開始。Pz-61坦克於1961年研製成功,而Pz-68坦克則是在Pz-61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它們的裝備數量約占瑞士坦克數量的60%左右,是瑞士裝甲力量的重要支柱,同時也體現了瑞士強盛的軍事工業。

自創加引進

瑞士在研製Pz-61坦克時采用了非常開放的理念——“引進與獨立研製並重的原則”,即一部分技術自主研製,而另一部分沒法趕上或超過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便從其他國家引進。如它的主炮是引進了當時非常流行的英國L7A1型105毫米線膛炮,而輔助武器則安裝的是瑞士自製的20毫米機關炮。在安裝L7A1炮時,為了能發射北約的各種標準彈藥,他們又將該火炮的炮閂改成了立式炮閂。它的動力裝置采用了德國的1台463千瓦MB837型V8水冷柴油機,此外還有1台功率為25千瓦的CM636柴油機為輔助動力。

結構特點

Pz-61在車輛布局、性能上帶有瑞士坦克的特色。它采用了傳統的炮塔式結構,車體和炮塔均是整體鑄件,炮塔為流線型,較扁平,厚度為120毫米。車體前部裝甲傾斜度較大,兩側有裝甲裙板,車尾部亦傾斜,防護作用相當好。車體內部分為3個艙,前部是駕駛艙,中央是戰鬥艙,後部是動力艙。駕駛員自然在前部的駕駛艙,其他人則集中於戰鬥艙的炮塔內,車長和炮長位於火炮右側,裝填手在左側。裝填手有一個專門的觀察塔,裝有6具觀望鏡,但是觀察塔略高於車長的指揮塔,有時會影響到車長的觀察。

Pz-68主戰坦克

Pz-68是Pz-61最重要的改進型,它於1968年完成研製並投產,1971年開始裝備瑞士軍隊。該坦克同Pz-61一樣,像發動機、炮塔等零件也是靠進口,它身上隻有13%的零件是瑞士製造的。但在Pz-61的基礎上,Pz-68作了很多改進,如安裝了火炮雙向穩定器,這使它的命中率提高,並且在越野時能做到精確跟蹤;安裝了模擬式彈道計算係統以及紅外探照燈,使坦克具備了行進間射擊和夜戰能力;Pz-68的發動機功率更大,車速增加,履帶改用帶可更換橡膠襯墊和橡膠襯套的履帶。但是從外觀上看Pz-68和Pz-61的差別並不大,主要是Pz-68在炮塔左側有彈藥補充艙口、前燈和履帶掛膠等區別。

英國“酋長”主戰坦克

英國“酋長”MK5主戰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10.80米(炮向前) 車寬:3.66米(帶裙板)

車高:2.90米 裝厚度:80—120毫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55噸 越壕寬:3.149米 最大爬坡度:31度

武器:1門120毫米L11A5線膛炮、1挺7.62毫米機槍、1挺12.7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559千瓦的L608號MK8A 2衝程壓燃式對置活塞多種燃料發動機

最大速度:48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400—500千米

英國“酋長”坦克又被稱為“奇伏坦”坦克,它繼承了前輩“百人隊長”坦克龐大而鈍重的特質,戰鬥全重高達55噸。它從1963年投產開始,總共生產了1850輛,其中英軍裝備了近900輛,其餘的都被銷往別的國家。雖然產量不是很多,但是“酋長”坦克從投產以來一直在不斷進行改進,它的型號竟然有21種之多。

結構特點

“酋長”式坦克的車體前段和炮塔都采用鑄造形式,而車體後段則采用焊接式。炮塔正麵有大角度的傾斜造型,因此避彈能力非常好。雖然“酋長”坦克很重,但它的整體車高卻比較低矮,這使它具有很好的隱蔽性。車體兩側裝有側裙板以保護懸吊係統,降低對成形裝藥彈頭的破壞。炮塔後方安裝有性能極佳的核生化防護係統幫助過濾空氣,使車內乘員在密閉的車內不會憋悶。

火控係統

“酋長”坦克的演變型號非常多,有MK1、MK1/2、MK1/3、MK2、MK3、MK3/3、MK5等20多種型號,除“酋長”MK1坦克外,其他型號的“酋長”坦克的火控係統均由馬可尼指揮與控製係統有限公司研製。這些火控係統經過改進,可對3000米固定目標和2000米活動目標有較高的首發命中率。改進型火控係統由4個子係統以及火炮控製設備組成,數據控製子係統包括馬可尼12-12P型數字式計算機、車長控製與監視裝置和射擊手柄;瞄準子係統包括坦克激光瞄準鏡和瞄準電子設備;傳感器子係統包括安裝在坦克上的風速、風向、氣溫、氣壓、火炮耳軸傾斜、瞄準鏡角度、裝藥溫度、炮膛磨損、目標運動角速度等傳感器;電子處理設備子係統。

酋長MK5主戰坦克

“酋長”MK5主戰坦克是在MK3/3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裝有2台發動機,主發動機為2衝程水冷多種燃料發動機,功率為529千瓦,坦克的速度因此得到提高;車體和炮塔的裝甲比以前加厚了很多;車內有三防裝置及火災自動滅火裝置等。MK5主戰坦克還換上了很多新型的零件,如改進型發動機排氣係統、發動機空氣濾清器、蓄電池加熱裝置及其保溫殼、火炮新型熱護套及安裝夾、改進型裝藥儲存箱、改進型43號炮長望遠式瞄準鏡支架、改進型儲物架等。

最大的客戶

“酋長”坦克除了裝備英國本國的軍隊外,它的主要輸出國便是伊朗。伊朗在1971年首次便訂購了707輛“酋長”MK3/3P和MK5/3P主戰坦克以及一些采用“酋長”坦克底盤的裝甲搶救車、架橋車等。當英國研製出了FV4030/1的改進型“酋長”式坦克時,因為該坦克比之前的MK5/3P能裝載更多的燃料,防地雷性能更好、加裝了減振器使其行動更平穩等,伊朗便再次購買了187輛該坦克。可以說伊朗裝備的“酋長”坦克約占英國產出量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