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美國M3“格蘭特_李” 中型坦克(2 / 3)

車長:5.9米(炮向前) 車寬:3.00米 車高:2.97米

裝甲厚度:13—178毫米 乘員:5人

戰鬥全重:33.65噸 最大爬坡度:31度

武器:1門75毫米火炮、2挺7.62毫米MG機槍

發動機:福特GAA型 最大速度:42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161千米 涉水深:0.91米

M4中型坦克不僅是二戰中後期美國最著名坦克,也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總生產量達到了49234輛。雖然它不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但卻是二戰期間美國坦克力量的骨幹。巨大的裝備數量加上蒙哥馬利、巴頓等名將精明的運用,使M4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研製成功

由於戰事緊急,美國匆匆將本來小口徑的M3坦克修修補補改為大口徑,但是這種粗糙的改造使得M3先天不足。1940年8月19日,美國開始了新一輪的設計工作。新型坦克擁有一個全新的炮塔,可以容納75毫米甚至更大口徑的火炮。車體結構由M3的鉚接改為焊接或鑄造,整車高度降低。1941年9月,該坦克定型並以美國著名將領威廉·謝爾曼的名字命名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 。

型號繁多

M4坦克的型號十分繁雜,僅美國官方公布的M4係列改進型車、變型車和實驗型車就有50多種。主要有M4、M4A1、M4A2、M4A3、M4A4、M4A6這六種型號的改進型車,主炮有75毫米、76毫米和105毫米。其中,M4A3中型坦克是M4坦克的後期型,裝配的是76.2毫米的主火炮,少數也裝配75毫米火炮,沒有安裝迫擊炮的,炮塔依然是傳統的圓形旋轉炮塔。這一型號坦克的發動機、懸掛、裝甲都得到改善,故障率明顯降低,要優於同期的德國坦克。

先進的技術

在M4坦克身上,有許多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首先,炮塔轉動裝置是最快的,轉動一周隻需要不足10秒鍾。其次,M4坦克是二戰中唯一裝備了火炮垂直穩定儀的坦克,能夠在行進當中瞄準目標開炮;最後,M4坦克的370千瓦汽油發動機也是二戰最優秀的坦克發動機之一,使M4坦克的最大速度達到了47千米/小時。這些優點都很有助於機動作戰。

性能可靠

M4坦克的長處在於可靠性高,易於維護和用途廣泛。它動力係統的堅固耐用連蘇聯坦克都遜色幾分,德國坦克更是望塵莫及。因為德國“虎”“豹”坦克每行進1000千米就必須運回工廠大修一次,而M4坦克隻需要最基本的野戰維護就足夠了。性能可靠,故障極少,使美軍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過德軍坦克。此外,美國研製生產坦克的廠家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廠,采用了亨利·福特倡導的生產線原理,因此能夠大批量生產,並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火力不足

M4坦克的主炮是1門M3型75毫米L/40加農炮,這門炮使用的高爆彈相當出色,但穿甲彈就非常平庸了。在1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隻有62毫米,這比蘇聯T-34早期型號的76毫米L/42主炮還要遜色一些。與德軍的75毫米火炮相比懸殊更大,更不必說威力無比的88毫米火炮了。雖然在改進型M4A3上換裝了1門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增強到89毫米,但依然比德國“虎”“豹”差一個檔次。據說,M4坦克在數百米到數十米不等的距離向德軍坦克開火,炮彈竟然被德國坦克裝甲反彈到幾百米的空中。但是值得欣慰的是,M4係列坦克中有的在炮塔上加裝60管114.3毫米火箭發射器;有的加裝了噴火器成為噴火坦克;還有的將其主炮改為105毫米榴彈炮,加強了坦克的軟殺傷能力。

追根溯源

M4坦克火力不足的缺點和美軍裝甲部隊的戰術思想有很大關係。他們的戰術指導思想是兩種坦克的分工協作,本來M4坦克是用來攻擊敵軍的步兵,而不是攻擊坦克的,專門用來攻擊敵方坦克的是那種裝甲薄、速度快、裝備著威力巨大的反坦克炮的殲擊坦克。但在實戰中,殲擊坦克總派不上用場,所以本用於攻擊步兵的M4坦克隻能頻頻與敵軍坦克對抗,這樣沒有裝備反坦克火炮的M4坦克火力自然就顯得很弱了。

“朗森打火機”的由來

除了火力不足外,M4坦克的裝甲防禦能力與德國和蘇聯的中型坦克相比,也有相當大的差距。它的正麵和側麵的裝甲厚50毫米,正麵有47度斜角,防護效果相當於70毫米,側麵則沒有斜角。炮塔正麵的裝甲厚為88毫米。德軍的4G型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豹”坦克在2000米以外,就能擊穿其正麵裝甲,特別是M4坦克汽油發動機周圍的裝甲防護尤為不足,和德軍對手對壘時極易中彈起火。因此,獲得了“朗森打火機”的綽號,因為這個打火機的廣告詞是“一打就著,每打必著。”

大展身手

M4坦克首次亮相是在北非戰場上,當英軍陷入絕境時,及時送到的400輛M4坦克與原有“十字軍”和“瓦倫丁”型坦克相互配合,使其絕處逢生。經過5小時的炮火準備,M4坦克率先向油料、備件嚴重不足,已成強弩之末的德軍發動攻擊。經過12天激戰,英軍大敗德軍非洲軍團。此後,不論在歐洲戰場還是在太平洋戰場,隨處可見M4坦克的身影。1944年6月6日,最先登陸諾曼底的坦克就是數百輛M4坦克,成為盟軍邁向勝利的先鋒。在巴頓將軍指揮下主要裝備M4坦克的美軍裝甲師在諾曼底登陸以後的曆次戰鬥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1945年春,美軍有16個裝備有M4坦克的裝甲師參加了對柏林的總攻。

優秀殺手

M4坦克是美國陸軍地麵部隊、裝甲委員會和軍械委員會三個部門合作的結晶,所以盡管前線戰士一再抱怨該坦克火力太弱,但這些高級官員們為了保住麵子,一直不願意改進火力裝置。但在英國情況就截然不同,英國對裝備的M4坦克進行了改進,為其安裝了火力強大的國產7.7千克火炮。經過簡單改進的M4坦克被重新命名為“螢火蟲”坦克。它是M4係列坦克中唯一能與德國坦克相抗衡的坦克,雖然“螢火蟲”坦克隻占盟軍坦克總裝備數的很小一部分,卻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摧毀眾多德軍重型坦克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