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美國M3“格蘭特_李” 中型坦克(1 /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士兵開著隻裝有37毫米火炮的M2中型坦克進入戰場時,他們才發現自己的武器太落後了,因此美國開始了M2的改進工作。他們將M2的裝甲加厚以增強抵抗力,而後為了換上火力更強大的75毫米火炮,他們又對車體略加改造,在車體的右前方裝了一個類似瘤子的突出物,75毫米主炮就裝在那裏麵。這種改進很快得到了美國軍械委員會的認可,並在1940年7月11日將其命名為M3中型坦克。

生產狀況

由於戰爭的需求,M3中型坦克在設計完成後很快就獲準投產。美國的克裏斯勒公司、機車車輛公司和鮑爾溫機車車輛廠等,都於1941年4月生產出試驗型樣車。1941年8月開始批量生產,到1942年12月結束,共生產出6000餘輛M3坦克。

三層武器配置

M3的外形特點就是人高馬大,它的車長和車寬在中型坦克中算得上大尺碼,車體高達3.12米。炮塔呈不對稱分布,有2門主炮,1門是裝在車體右側突出炮座上的75毫米榴彈炮,而另1門則是裝在炮塔上的37毫米加農炮。輔助武器為3—4挺機槍。人們通常把指揮塔上的機槍、炮塔上的火炮和炮座上的榴彈炮稱為三層武器配備。

名字的含義

M3的全稱應該是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這個名字中其實包含著兩種坦克,一個是“格蘭特”坦克,另一個是“李”坦克。M3中裝有英國設計的炮塔的,被定名為“格蘭特”Ⅰ型;而標準的M3中型坦克則被稱為“李”Ⅰ型。如M3A1被稱為“李”Ⅱ型;M3A3被稱為“李”Ⅳ型;裝柴油機的M3A3被稱為“李”Ⅴ型;M3A4被稱為“李”Ⅵ型;M3A5被稱為“格蘭特”Ⅱ型。雖然這兩種坦克之間略有不同,但因為都屬於M3,所以人們還是習慣於稱呼M3A1到M3A5。

各異的推進係統

M3坦克的推進係統各不相同,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各種改進型車和發動機型號各不相同。原型車上采用的是1台251.6千瓦的“大陸”9缸風冷航空汽油機。而各種改進型車,有的采用2台,有的采用1台柴油機,有的甚至采用5台汽車發動機拚湊起來。動力裝置位於車體後部,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將動力傳遞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差速箱—側減速器—主動輪。這種發動機後置,傳動裝置前置,主動輪前置的結構,在二戰期間各國坦克上都不少見。

缺點明顯

雖然M3擁有強大的火力以及良好的機動性,但防護性卻極差。不僅車體高不容易躲避炮彈,而且裝甲也相對較薄,隻有12—37毫米,鉚接的車體一旦被擊中,鉚釘就被震得像霰彈一樣在坦克裏到處橫飛。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車內有6名乘員,加上2門火炮,顯得十分擁擠; 2門火炮被分為兩層,不便於車長指揮和迅速發起火力;主炮的水平轉動方向角隻有幾度。正因為種種缺陷,導致M4剛出現,M3便開始逐漸退役了。

美國M3“斯圖亞特”輕型係列坦克

美國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4.53米 車寬:2.24米

車高:2.64米 裝甲厚度:10—44毫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12.7噸

武器:1門37毫米火炮、 5挺7.62毫米機槍

發動機:W679-9A風冷汽油機

最大行程:113千米 最大速度:58千米/小時

M3輕型坦克是由美國車輛和鑄造公司研製的,主要用於偵察、警戒或實行快速機動作戰任務。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輕型坦克之一,它參加了非洲西部沙漠戰鬥、英軍在緬甸的戰鬥、奪取安特衛普的戰鬥以及太平洋戰爭等。曾被英軍騎兵團譽為“親密的朋友”。在太平洋戰爭中,M3輕型坦克與M4中型坦克一道,重挫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和97式中型坦克。二戰後,玻利維亞、巴西和南朝鮮等國家和地區的軍隊仍在使用M3輕型坦克。

研製過程

二戰爆發後,美國認識到了坦克的快速突擊作用,所以他們將坦克的研製重點放在了輕型坦克上。他們在M2A4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增加了裝甲厚度,改進防空武器,行動部分安裝誘導輪等,改進後的新坦克於1940年7月定型,並被重新命名為M3輕型坦克。1941年4月開始批量生產,共製造了13859輛。

家族成員

M3輕型坦克包括M3、M3A1和M3A3三種車型,這三種車型的行動部分相同,武器、車體和其他部分略有不同。此外,在M3輕型坦克的基礎上美軍又研製了M5係列輕型坦克。這些坦克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美國陸軍外,還提供給英國等同盟國使用。

不斷改進

M3采用鉚接結構,車體前裝甲板和側裝甲板是垂直的。主要武器為1門37毫米火炮,輔助武器為5挺7.62毫米機槍:1挺安裝在火炮右側,1挺安裝在車體前部右側,2挺安裝在車體兩側機槍座內,1挺安裝在炮塔頂部。炮塔頂部有1個小指揮塔。而M3A1將鉚接改用焊接,取消了兩側的機槍和炮塔頂部的小指揮塔,剩下的3挺輔助用機槍分別為1挺並列機槍、1挺前置機槍和1挺高射機槍。

最後一種改進型——M3A3

M3A3由前至後分別為駕駛室、戰鬥艙和動力艙。駕駛艙內坐的是駕駛員和前置機槍手,駕駛員在左、機槍手居右,他們的上方各有1個艙門,門上都裝有1具潛望鏡。駕駛艙後麵便是戰鬥艙,這裏有坦克的火力口——炮塔。車長和炮長就在炮塔內工作,車長在右、炮長在左,他們的上方各有一扇艙門。動力艙位於車體的後部,發動機為W679-9A風冷汽油機,動力經變速箱、傳動軸傳遞到車體前部的主動輪。M3A3輕型坦克行駛速度高,越野能力強,但其車體較窄,限製了其主要武器的口徑,且車體較高,流動性差,整車目標大,受彈凹部多,限製了它的發展。

美國M4“謝爾曼”中型坦克

美國M4A3中型坦克技術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