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鼠”式
E-100也是E係列戰車中最強大的型號。它是一種和“鼠”式坦克相似的超重型坦克,戰鬥全重超過了100噸。它的火力強大,使用的炮塔是在“鼠”式炮塔的基礎上改進的,安裝有1門KWK型150毫米或174毫米火炮,但最後似乎準備選用128毫米火炮。此外,還有1挺7.92毫米MG34機槍。動力裝置為梅巴赫HL 234型水冷汽油機,履帶的寬度達到了1020毫米。它的設計速度為38—40千米/小時。
致命弱點
和“鼠”式坦克一樣,E-100坦克的致命弱點在於它極差的機動性,所以即使E-100超重型坦克被製造出來,也沒有什麼作為。二戰後期,德國突然意識到這兩種坦克其實是出於希特勒和斐迪南·保時捷個人幻想的“無敵戰車”,並沒有太多技術上的先進性和前瞻性,更不可能在戰場上達到“1+1=2”的戰術效果,所以很快就放棄了“鼠”式坦克和E-100坦克的開發。
有趣的變型車
E-100有一種有趣的變型車,即E-100AusfB型,它的戰鬥全重在90噸以上,采用了E-100坦克的車體,換上了一種與“虎王”坦克類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稱它為E-90坦克,也有人稱其為“虎”3坦克。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與E-75坦克相同的88毫米L100火炮,除了車體側裝甲防禦力比E-75稍強外,其火力、機動等性能都與E-75相當或不如,車重卻反而上升了不少。
德國“豹”1係列主戰坦克
德國“豹”1A1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9.54米 車寬:3.37米
車高:2.62米 裝甲厚度:15—70毫米
乘員:4人 戰鬥全重:41.5噸
武器:1門105毫米L7A3火炮、1挺7.62毫米MG3機槍
發動機:1台610千瓦MB838CaM-500型4衝程渦輪柴油機
最大行程:600千米 最大速度:65千米/小時
“豹”1係列坦克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的第一代主戰坦克,1965年正式裝備國防軍。此外,它還出口到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丹麥、希臘、意大利、挪威、荷蘭和土耳其等國。在這些主戰坦克中,最典型的就是“豹”1坦克,生產總數達4744輛,先後出現的改進型有A1、A2、A3、A4、A5。
研製背景
1956年,法國、意大利和德國提出了設計歐洲新型坦克的聯合發展計劃。為此,德國組建了兩個設計隊進行新型坦克研發。經過對兩個設計隊樣車的反複試驗,德國議會國防委員會決定提前生產本國設計的坦克,並將其命名為“豹”式坦克。1965年9月第一輛生產型“豹”1坦克交付德軍。到1971年,德國分四批共生產該坦克1845輛,這些坦克被稱為“豹”1原型坦克。
武器裝備
“豹”1的主要武器是1門L7A3式105毫米線膛坦克炮,由單內炮管、水平式棱柱形半自動炮閂和炮口抽氣裝置組成。炮管身管長是口徑的51倍,其上裝有熱護套。發射炮彈後,炮閂會自動打開,同時從炮膛抽出的空彈殼會拋入炮閂下麵的彈殼收集器。在炮彈上膛的同時,炮閂自動關閉,然後通過電擊發裝置發射。此外,火炮左側裝有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
夜間精靈
“豹”1用的TRP-2A型變焦距潛望鏡為單目式周視瞄準鏡,位於車長艙蓋前的炮塔頂板上,車長可以使用該鏡進行觀察、超越瞄準和向炮長指示目標,也可采用手動方式改變其仰角。用紅外瞄準鏡代替變焦距潛望鏡,車長便可進行夜間觀察。
獨特的冷卻係統
在“豹”1的裝備中,冷卻係統是最特別的,它由風扇、散熱器和水泵組成。在風扇作用下,冷空氣從進氣百葉窗吸入車內,流經散熱器,從排氣窗排至車外。風扇轉速調節器根據冷卻水溫對風扇轉速進行調節,隻有當水溫超過規定溫度時風扇才工作。需要對發動機本身加溫時,短路恒溫器則會切斷發動機與散熱器的通路。
裝甲防護
因為“豹”1車體裝甲板較薄,所以隻能防爆破榴彈彈片,在近戰條件下,隻能防口徑在20毫米以下的武器。雖然鑄鋼結構的炮塔具有較好的防彈外形,但裝甲還是較薄,而且防護性較弱。為了提高炮塔防護能力,從1975年開始,“豹”1A1坦克炮塔增加了屏蔽裝甲,屏蔽裝甲分成若幹塊,均附有橡膠襯裏,分別裝在防盾、炮塔體兩側和尾部框架外麵。“豹”1A1坦克安裝屏蔽裝甲後,戰鬥全重增至42.4噸。
“豹”1家族
“豹”1坦克的家族非常龐大,包括變型車共生產了6507輛。1971年,德國將1845輛“豹”1原型坦克返回製造廠進行改裝,安裝了火炮熱護套和穩定器、換裝上新型履帶、增裝裙板等,改裝後的坦克稱為“豹”1A1坦克。此後,又對“豹”1A1坦克改造,例如在炮塔和火炮防盾上加裝了布洛姆·福斯公司研製的附加裝甲、車體前上裝甲板上焊有附加鋼裝甲、改進了空氣濾清器的性能等。經過改進的“豹”1A1坦克稱為“豹”1A1A1坦克。另外,“豹”1坦克還有裝甲搶救車、工程車、架橋車、自行高炮等變型車。
“豹”1A2坦克
在第五批生產的342輛“豹”1坦克中,有232輛坦克是按“豹”1A1坦克標準製造的,安裝了較高強度的鑄鋼炮塔,但在炮塔和防盾上未裝間隙裝甲。此外,還改進了空氣濾清器,加裝了三防裝置以及車長和駕駛員作用的微光夜視裝置。這批坦克被稱為“豹”1A2坦克。
“豹”1A3坦克
在第五批生產的後110輛坦克除按“豹”1A2標準製造外,炮塔采用了間隙裝甲焊接結構並帶有楔形防盾,原炮塔後麵的框籃移至炮塔內部,可存放從火炮上方取下來的探照燈。裝填手潛望鏡可以旋轉和俯仰。這批坦克被稱為“豹”1A3坦克。
“豹”1A4坦克
第六批生產的250輛“豹”1A4坦克與“豹”1A3坦克相似,但裝有綜合式火控係統和變速用的自動選速裝置。該火控係統包括EPRI-R12車長用周視穩定望遠鏡、EMES - 12A1炮長用雙目體視測距瞄準鏡、火炮雙向穩定器和FLER-HG混合式彈道計算機。
“豹”1A5坦克
德國為使“豹”1坦克現代化,在1982年到1983年間,在6輛“豹”1坦克上分別裝上了通用電氣—德律風根公司的拉姆斯塔M/EMES 17型火控係統、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的FLP-10/EMES 18型火控係統和蔡斯公司的AFLS/EMES 12A4型火控係統。經過試驗,德國陸軍最終接受了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的方案。這些改進後的坦克稱為“豹”1A5坦克。
世界性坦克
有許多國家也在德國“豹”1坦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並裝備軍隊,如加拿大、丹麥、希臘、意大利、荷蘭、挪威、土耳其等國,它們都有自己的“豹”1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