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TK-3超輕型坦克技術檔案
車長:2.58米 車寬:1.78米
車高:1.30米 裝甲厚度:8毫米
乘員:2人 戰鬥全重:2.5噸
武器:1挺7.92毫米機槍
發動機:1台29.6千瓦的福特4缸柴油機
最大速度:45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200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坦克工業大幅度發展,歐洲一些工業生產能力薄弱的國家也設計、製造了自己的坦克,波蘭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其研製的TK超輕型係列坦克TK-1、TK-2、TK-3、TKW、TKS、TKS—D、TKF這七種車型中,最著名的當屬TK-3坦克了。
研製背景
1930年,波蘭坦克部隊的裝備仍然是以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為主,另有12輛從英國進口的“卡登—洛伊德”Ⅵ型超輕型坦克。由於這種坦克跑得快(最大速度40千米/小時),波蘭官兵感到非常滿意。因此,波蘭軍方決定對這種坦克加以改進和仿製,由此而誕生了TK超輕型係列坦克。
TK-1的誕生
TK-1坦克的車體為箱型結構,頂部敞開,主要武器是1挺7.92毫米機槍,有防盾,裝在車體上部,也可以裝到車體後部的支架上,用於防空。動力裝置為福特A型4缸水冷柴油機,最大功率16.7千瓦。但TK-1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隻能算為步兵戰車,因此,生產數量很少。
TK-2的改進
TK-2坦克的改進主要是增大了發動機的功率,使其達到29.6千瓦,並將發動機的位置後移;主動輪也由前置改為後置,機槍下部的散熱器百葉窗為其重要的外部特征。不過,這項改進很不成功。於是,波蘭軍方於1931年又研製了TK-3坦克。
TK-3的與眾不同
TK-3坦克的外形非常小巧,使得它不易被覺察。它采用了與TK-1、TK-2所不同的封閉炮塔,而且有專用的4輪拖車,拖車設計得很巧妙,在TK-3駛上拖車後,將其履帶拆下,用鏈條傳動裝置將TK-3的驅動輪與拖車的後輪軸連接就可以在公路自行運輸了。車體上裝有1挺7.92毫米機槍,動力裝置是1台29.6千瓦的福特4缸柴油機,最大速度為45千米/小時。1937年,波蘭軍方對TK-3的火力進行了升級,在巨大的球形炮座上安裝了1門20毫米加農炮,這是TK-3型坦克最強大的火力配備。
美中不足
TK-3坦克的最大缺點就是機槍的射擊角度非常有限。要打擊來自側麵的目標隻能通過改變車體的位置來實現,而打擊快速移動的目標很困難或不可能,特別是作為鐵軌偵察車的時候這個缺點尤其明顯。
波蘭7TP輕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