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鄉村雀之靈(2 / 2)

或許,我們感到好奇的應該是如此小小的生命,為何在鄉間棲居了這麼久,到今天仍不願離去。

村後有一小片自留地,母親用來種植一些諸如芝麻、秫秫或穀子之類的雜糧。母親說好好看著,別讓麻雀糟蹋了糧食。當然,年少的我並不理會這些,在樹陰下看一會兒藍天白雲便沉沉睡去。醒來,一隻麻雀正在我瘦弱的胸膛上跳來跳去,對衣服上的一粒紐扣發生了興趣,執拗地啄著。我不動,繼而更有幾隻大了膽子,一邊跳過我的身體,一邊嘰嘰喳喳,說著自留地裏的莊稼何時才能成熟。

——這也許是麻雀對幸福的定義吧,它並不在乎人的強大或詭異,在這個行動遲緩的村子裏,麻雀的眼裏隻有麻雀,隻在意把窩搭在誰家的屋簷下,而不在乎貧窮或富有。然後兢兢業業守護著子孫長大,等翅膀硬了,等會分辨蟲子與糧食了,等它們終於可以像父輩一樣在田野裏轉了一圈,日落時還能沿著炊煙的氣息找到家了,老的麻雀才會悄然隱匿。

敘述到此,我卻有了些疑惑,見過麻雀的卵,卻始終未真正看見過麻雀的死亡(貓襲擊,或吃了拌了藥的種子的除外。鳥的世界當然也會和人一樣有很多未卜性)。哪怕是見過一隻麻雀的衰老也好,艱難起飛,然後歪歪斜斜刺進一片帶血的夕陽——沒有,住在鄉間的麻雀始終生動在我的腦海裏。一如此時,當我站在鄉野的風裏,審視它們依舊無憂無慮地跳躍或從容低飛。

短短的喙,褐色的羽毛,被風一吹微微張開的尾翼,淡黃的腿腳,纖細,卻靈巧,跳躍或飛翔在村莊與田野上。不知為什麼,忽然想起楊麗萍的《雀之靈》,姿態優雅從容,曼妙的腰肢,仿佛在一個明媚的清晨蘇醒,起舞,隨著淙淙的山澗溪水,搖落繽紛花雨。靈巧的手指,不,是一羽孔雀高貴的頭顱,盡顯鳥族的王者之風,張望春天,張望著群山以外的風景。

幕落。幕落之後那是一個靈魂親愛的故鄉,因了孔雀的美麗,並注入了一個人的血脈,化成世間最美的圖騰。

——而我的麻雀呢,孱弱,卑微而渺小,不是站在枝頭嘈嘈雜雜,就是風一樣掠過鄉村的屋頂。當我再一次審視這些居住在鄉間的精靈時,心頭竟充滿了溫馨與牽掛。我不得不說,在一個地方居住了太久,很多事物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生命個體,在一隻麻雀的身上,也能看見嫋嫋的炊煙,也能聽到熟悉的鄉音,甚至一回頭,重新過濾曾經的來路去路,生命裏留下的仍是一片純淨天空。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村莊不大,也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家園。

雀之靈。我用笨拙的筆觸將一棵棵莊稼複活,把屋簷描繪成暖色調的背景。交響是風,是所有榆樹、槐樹、梧桐樹葉襯托的綠色音符,小河水流淌著單弦琴的清脆,雨打瓦當奏出的是細碎的鼓點,還有院落,還有老牆,還有空蕩蕩的場院,鄉村的每一個空隙都填滿了麻雀翩飛的身影:短短的喙,褐色的羽毛,被風一吹微微張開的尾翼,淡黃的腿腳……

在我這根孤單的指揮棒尚未戛然而止的短暫瞬間,在我寂靜的鄉村舞台中央,聆聽著心底那最深情的一曲——鄉村雀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