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態平和,讓心靈能夠獲得更多給養(2 / 3)

佛陀等到這個時候才說道:“對的,道理是一樣的,清淨靜止的水就好像是一麵鏡子,可以將人的臉型、五官都照應的清清楚楚,而且旁邊的景物也會倒映在水中,因為湖水非常幹淨,而且是很清澈的。

所以,我們的人心也應該這樣,當心中沒有什麼想法,沒有煩惱的時候,我們的清淨自性就會出現;為此,你所見到的,你所分析的是都是對的。所以,‘從心出口’所講的道理還是非常正確的。而且還也覺得自己辯才無礙;但是當心中有欲念和煩惱的時候,就好像是在水中加了色料,也就有了想染色這種欲望和煩惱的出現,當然我們就看不到本來麵目了。又或者是心中看起來非常平靜,但是煩惱的根本還是存在的,就好像是被池中的雜物給遮蓋住了,當然這樣我們也是看不清外境的。”

佛陀接著說:“一點點的煩惱,就好像無明火一樣,當‘色’燃燒起來的時候,‘水’也就會沸騰起來的,這麼以來又怎麼能夠看清自己本來的麵目呢?”

聽完佛陀的開示,婆羅門教徒終於明白了,要想讓自己內心明朗,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心念靜止、去除雜念,而欲念就好像是混濁的色彩,煩惱就好像是火。所以,應該洗滌無明、遠離煩惱,才能讓我們的清淨智慧展現出來。

☆心靈窗☆

“心靜”就是說不管接人還是待物,都能夠有一種自然而平和的心態。我們經常聽到“心靜自然涼”,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心裏平靜了,內心就涼快了。當我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要放平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處理所麵臨的問題。

縱觀現在人們的生活,更多人隻是在日夜不息的忙碌著,殊不知,人生真正的美好,是需要超脫於忙碌之外的,它就是“心靜自然涼”。

生活之道,擁有一顆平常心

☆智慧語☆

修行如彈琴,弦太緊會斷,弦太鬆彈不出聲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星雲大師

☆藏經閣☆

有一年的夏天,仰山禪師離開了自己的老師溈山禪師下山去了,等到這個夏天過完的時候,仰山禪師又重新回到山上來問候溈山禪師。

溈山禪師看見仰山禪師還記得回來看望自己非常高興,關切地問自己的弟子:“你這個夏天過得怎麼樣?還好吧,都做了些什麼?”

仰山禪師非常興奮地說道:“報告老師,我這個夏季過得非常愉快,我自己在下山開墾了一塊田地,已經播撒了種子,就等著收獲果實了。”

溈山禪師聽完弟子的話之後,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很好啊,仰山,看來你這個夏天沒有白過。”

於是仰山禪師也問道:“老師,您這個夏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溈山禪師笑著回答說:“我這個夏天可是什麼都沒有做啊,每天就是按時吃飯、準點睡覺。”

當仰山禪師聽完老師的回答之後,也是笑著說:“老師,您的這個夏天也和我一樣,沒有白過啊。”

溈山禪師聽話哈哈笑了起來。

就在兩個人談笑之間,有幾個學僧聽說了溈山禪師的大名,不遠千裏趕來請教。

第一個學僧說道:“弟子剛剛進入禪門,還望溈山大師多多指教。”

隻見溈山禪師並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們這麼遠趕過來,我們寺廟給你們準備的粥是否吃了?”

學僧回答說:“多謝禪師的關心,我們已經吃完了。”

於是溈山禪師對第一個學僧說道:“很好,那你就去洗碗吧。”

這個時候第二個學僧走上前去說道:“久聞溈山禪師的大名,請您多多指教。”

溈山禪師問道:“你來這裏有多長時間了?”

學僧回答說:“我今天剛到。”

溈山禪師說道:“我們寺廟裏麵給你準備的茶喝了嗎?”

學僧回答說:“多謝禪師,弟子已經喝過茶了。”

溈山禪師說道:“那很好,你就去客堂報道吧!”

眼睛溈山禪師就這樣把兩個遠道而來的學僧給打發走了,仰山禪師非常不解地問道:“老師,弟子在這裏已經待了有十多年了,可是都沒有等到您對我的指導。照現在的情況看,估計一輩子也等不到了,我還是下山去耕種我的那塊田地吧。”

溈山禪師聽完仰山禪師的話非常吃驚,說道:“你怎麼會覺得我沒有教導你呢?你每天遞進茶水給我喝;每天端飯給我吃;你合掌禮拜,我低眉領受。我哪一處沒有教導你呢?”

這個時候仰山禪師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每天都在教導我啊。

記得當時仰山禪師第一次見到溈山禪師的時候就問道:“什麼是道?”

溈山禪師說道:“平常心是道。”

☆心靈窗☆

在平常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顯著大道。其實最平常的生活,卻蘊含著純真的意趣。能夠有一顆平常心,獲得一份內心的安靜,這就是禪心。

我們隻要活得自在就能夠入佛入禪,但是如果我們對什麼事情都是斤斤計較、牽腸掛肚,那麼到頭來隻會墮落到人世的苦難中。

生活雖有時不公,但是美好的

☆智慧語☆

一碗渾濁的水,老搖它,水便總是渾濁,把它放到器皿裏不動,沙塵便能沉底,可見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驅煩惱的初步功夫。——佛陀

☆藏經閣☆

有一次,佛陀外出,見到有一個農夫坐在路邊的石頭上,看起來農夫好像是遇到了什麼不好的事情,滿臉的垂頭喪氣。佛陀這個時候就過去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疲憊呢?”

“唉,現在我真是煩透了。我養的一頭母牛剛剛生了一頭小牛,可是沒有幾天,母牛帶著小牛去吃草,結果小牛就給走失了,這下子母牛也不吃草了,這都已經好幾天了。可是我已經找了小牛好幾天,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消息。”農夫非常著急,又有點無可奈何對著佛陀說出心中的煩心事。

佛陀這個時候勸解農夫說:“你其實用不著為此感到煩惱。”

農夫聽了佛陀的話之後,感覺佛陀好像一點也不理解自己,於是很不高興地說:“你又不是我,我是一個出家人,心裏沒有任何掛念,你又怎麼能夠理解我的煩惱呢?”

“那麼這麼說來,你的心裏掛念很多的東西了?”佛陀問道。

“那自然了,我們世人,誰又沒有什麼牽掛呢?就拿我來說吧,我的家裏有4個孩子,2個女兒,一個老婆,加起來全家將近十口人了,有的時候莊稼收成不太好,連飯可能都吃不上。”

佛陀聽完之後點了點頭,接著說:“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聽起來你確實有很多的煩惱。可是,你所煩惱的不過就是一頭牛、一片天地、一個家庭而已啊。可是你不知道,我所煩惱的是普天之下的大家庭,而我所耕作的也是普天之下的眾生的心靈;我的煩惱就是要考慮如何才能讓普天之下的蒼生能夠平安。你說,是你煩惱大,還是我的煩惱大呢?”

當農夫聽完了佛陀的這一番話之後,不禁對佛陀肅然起敬,說道:“是的,您說的沒錯,比起您的負擔來,我的那些煩惱的確算不了什麼。”

佛陀接著說道;“雖然我的煩惱很大,但是我的煩惱有與沒有是一樣的,因為我能夠容納於天下,天下也能夠讓把我容納了。可是在你的煩惱中,‘有’和‘無’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你太過於注意‘有’了,太煩惱於‘無’,所以,你才會感覺如此的苦惱。”

當農夫聽完佛陀的話以後,農夫頓時有些開悟了,而且立刻就覺得自己的心境明朗了起來,於是非常爽快的告別佛陀回家去了。

☆心靈窗☆

實際上,世間所有的事情,本來都是沒有苦與樂的分別,你失意的時候可能是苦,失意過後仍對未來抱有希望就是樂;剛麵臨事情的時候是苦,可是當事情過後,你再回想的時候就不會覺得苦了,甚至還會感到樂。

人生的苦與樂就好像是硬幣的正反麵,一麵是苦,另一麵是樂。很多時候,苦與樂常常隻在人心的一瞬間,如果我們能換一個角度來看,換一種思維思考,那麼苦就是樂了。

放平心態,善待生活

☆智慧語☆

事皆有緣,人生當隨緣。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憂,不躁進,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老禪師

☆藏經閣☆

有一個年輕人內心十分的苦惱,於是他來到了禪師麵前,開始對禪師訴說自己是多麼的難受,不能夠被別人理解,活得有多麼的累。這位年輕人希望禪師能夠告訴自己,以後的人生之路該何去何從,是不是還要再聽信別人的意見,改變自己的性格。

當禪師聽完這個年輕人的抱怨之後,並沒有立刻告訴他答案,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小故事。

在從前,有一個女人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從此之後,她就帶著自己的四個孩子,每天為了生計辛苦的工作著。她非常的勤勞,天天都是不辭辛勞的,從早晨一直忙到晚上,而也隻有這樣,她才能勉強維持家庭生計。可是即使這樣,村裏也很少有人喜歡和她來往。

她有一個鄰居,是一個長期臥床不起,無依無靠的老人。於是這個善良的女人一直無怨無悔細心的照顧著這位孤寡老人,即使她再忙,她也從來不會忘記給老人做飯。就這樣過了很長時間。

在此期間,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她的行為,於是緊接著流言蜚語就開始流傳開來,但是這個女人並沒有在意。最終,這位老人在她的照顧下,非常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人雖然一生都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但是在他的手中卻有一筆非常可觀的存款。這位老人知道這個女人非常不容易,而且也非常感激她這麼長時間對自己的悉心照顧,於是就在自己臨終前寫了一份遺書,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留給了這個女人。

從此以後,這個女人的生活一下子就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她卻依然按照自己的人生準則幫助別人。但是現在不同的是,村莊裏再也沒有人嘲笑和排斥她了,而且大家都是對她充滿了萬分的崇敬。

當這個年輕人聽完禪師給他講的故事以後,內心感到無比的舒暢,於是他謝過禪師,非常愉快的下山去了。

☆心靈窗☆

其實善待生活,善待別人,能夠按照自己的生活準則來過好每一天,就一定會得到生活豐厚的回報。隻有當我們放平自己的心態,善待生活,我們才能生活得快樂。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隻知道隨波逐流,但是卻常常忽視了自己的存在,從而也失去了真實的自己。每個人是不同的,所以真我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千萬不要看輕了自己,一定要放平心態,善待生活。

不要成天為了小事情而煩惱

☆智慧語☆

如果你能天天呐喊201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裏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氣,試試看,很管用的。——無際禪師

☆藏經閣☆

在一個大山深處的寺廟裏麵,有一個小和尚,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早晨清掃寺院裏麵的落葉,但是小和尚對於這個差事,已經很厭煩了,總想去做點別的事情。

等到秋季來臨,落葉變得更多了,這就讓小和尚感到非常的頭疼,於是他就去向寺廟裏的師兄們請教,希望大家能幫助自己早日擺脫這種厭煩的情緒,讓自己每天可以輕鬆起來。

這件事情最後傳到了住持的耳朵裏,當住持知道了他的煩惱以後,就主動找到小和尚,與他談心。小和尚當然也很坦誠地向住持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委屈。

住持對小和尚說道:“明天在你開始打掃落葉之前先用力搖一搖樹,把落葉都統統地搖下來,這樣的話你明天把落葉掃完了,後天就不用再掃落葉了。”

當小和尚聽完住持的建議之後非常的高興,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開始主動去搖晃寺院裏麵的樹,一直把所有樹上麵的落葉搖的再也不會落下來一片為止,然後小和尚就開始用掃帚仔仔細細地打掃了一遍。

這一天可以說是小和尚最開心的一天了,到了晚上,小和尚心想:明天肯定不會這麼累了,再也不會有落葉了,於是小和尚高興地睡著了。

可是第二天,當小和尚起來之後走到院子一看,傻眼了:昨天的工夫全都白費了,院子裏麵還是和以前一樣,滿地都是落葉。

這個時候,住持笑嗬嗬地向他走來,語重心長地說道:“傻孩子,你知道我昨天為什麼給你出這個主意嗎?就是因為我希望你能夠明白:無論你今天是多麼的努力,明天還會有落葉飄下來的。”

當小和尚聽完住持的話以後,立刻就明白了。

☆心靈窗☆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也有小和尚這樣的困惑,想著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很完美,能夠把自己所有的煩惱都化解掉,可是實際上,很多事情是不可能提前完成的,如果一個人過早地為將來而擔憂,可是說是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