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合理地關注自己(1 / 2)

第十七章 合理地關注自己

一位身心疲憊的婦女重新變得神清氣爽。麵對朋友的驚詫不已,她微笑著說:“哦!在那段日子裏我對自己相當用心:每天早早上床;累了就休息;隻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常做運動;盡可能多呼吸新鮮空氣。你瞧這真的很有效。我若還是疲憊不堪,是不會像現在這麼精神的。”她采取的鍛煉方法不但沒有累著她,反倒使她煥然一新。

如果那位婦女也像別人那樣總是認為沒時間去考慮自己或是對自己好是自私的表現,那她也就什麼都做不成了。鍛煉會使她疲憊不堪。她會對同情她的人大倒苦水:“鍛煉之後根本不可能不感覺到累。”而同情她的人則會完全讚同她的觀點,並認為她很了不起。

一位知名作家在剛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時曾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找了份差事賺錢。他的上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五點。每天六點下班回家,吃飯;七點上床睡覺;淩晨三點起床;先給自己衝杯咖啡,然後一直寫到八點吃早飯;通過步行上下班鍛煉身體。他的常規沒有被打亂,身體依然健康。等到他有能力通過寫作賺錢養家了,他就重新恢複了正常作息。

大腦一旦被激活,人往往能超常發揮。如果那位作家在疲憊地回到家後還要堅持寫作到深夜;小睡片刻後再出去繼續賺錢謀生,長此以往,最後的結局就是他的聰明才智大打折扣,最後出版商和本人不得不承認他已江郎才盡。

“我不能總想著自己”,“我不可能隻想著自己”……各種說法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基本一樣,說此話的人也基本屬於同一類的人 --- 一直隻想著自己的人。他們根本看不出來正常地關注自己與自私地隻想著自己是截然不同的,前者隻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後者則是最終的目標。

正常的關注使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病態的關注則意味著身心的日漸衰退。

對待自己的身體應該像小提琴手對他的琴那樣嗬護備至。美妙的音樂從心愛的琴中流淌而出;而又是因為這音樂的美妙使得他對琴加倍用心。想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就要經常呼吸新鮮的空氣,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營養,避免長時間暴露於戶外。若因某些原因身體感到不適,不必焦慮不安,立即采取措施盡快恢複健康。

如果關注身體健康就像每天要洗手一樣成為生活中的一個習慣,那麼即使在調整過程中可能會額外關注自己的身體,也隻是暫時的。最終這種正常、健康的關注會成為下意識的自然而然的行為。卡萊爾曾指出:隻有等身體出了毛病,我們才會關注自己的身體。時刻注意保持身體健康、正常,能使我們獲得肌體上的自由,那是一種我們還在孩提時就已感覺不到了的自由。他的觀點千真萬確。同理,在精神方麵也要保持一個健康的狀態。要勤動腦,保持思維活躍;要能做到輕鬆轉移注意力。注意不要在長時間腦力勞動後立即入睡;可以通過鍛煉或娛樂來轉換注意力,舒緩一下腦筋,然後再睡覺。

千萬別再讓大腦比身體還要勞累了。大腦應時刻保持冷靜,遇到任何事情或突發事件都能隨時做出應急反應。

心理關注與對身心的關注同等重要。它可使人不再易怒,保持心情愉悅,善待他人。

眾所周知,身體各部分的健康狀況是息息相關的。有一部霍威爾斯的小說講述的就是一個人在午夜吃了一塊冷碎餡派後,精神、肉體、心理都發生了變質。這個人的經曆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無意中違反了某些生理規律,引起了長期消化不良,最終導致了脾氣暴躁、冷酷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