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考驗

古人雲:“實踐出真知。”

本書提倡的是自然規律,它能使我們身強力壯。它能使我們受益多少直接取決於我們遵循它的程度如何。

難道遵循自然規律的人就從來不生病、不緊張也不會變衰弱嗎?他們有時也會生病、也會變衰弱、也會疲勞過度。不過若不遵循自然規律,後果會更嚴重。另外,他們會生病有部分原因是有時沒遵循自然規律。自然規律確保人們不會受緊張的困擾、不會身形憔悴的程度與人們遵循規律的程度成正比。至於其他因素導致的疾病 --- 外傷、遺傳性疾病等等 --- 對人造成的困擾也直接與遵循規律的程度成正比,在自然規律的作用下疾病會像枯葉一樣自動離開。

可不可以問問世界上最睿智的牧師:您所信任的真理從來就沒出過錯嗎?您一直都在它的庇護下嗎?在這個世界上無論這個人有多麼偉大,多麼出色,也不能做到完美無缺。

在精神領域中,宗教真理在這些法則的基礎上得以建立。身體要保持平靜和平衡的訓導也是類似的真理。宗教可以接納所有的靈魂,而該真理可以適應身體的各種需要。一個人的想法和舉止可以變得越來越高尚,但在某種情況下卻沒能經受住考驗。同理,一個人身體放鬆、平衡良好,擁有毋庸置疑的力量,也有可能經受不住這類的考驗。

這些類似的真理應該為人所知,並可以最終在生活中統一起來。這點很重要。因此不禁要再問一次:相對於馬上完全控製靈魂,這個更有可能嗎?

人體自我調節的能力簡直是不可思議,那麼人能瞬間獲得全麵的掌控力並終身擁有嗎?

即使人們已經部分地遵循了自然規律,也還有可能會病倒。在等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有耐心,但不同的人的態度是不同的。

有的人對付疾病的辦法可能連自己都沒意識到。他使用的“鎮痛藥”不是真正的藥物,不需要準備,它就存在於體內,且使用起來很舒服。他采取的是“輕鬆麵對”的態度, 從而緩解了疼痛。

心裏總是想著曾經的痛苦,終日裏自怨自艾,反倒能加深痛苦。身心放鬆的人在接受疼痛的考驗時,絕不沉溺於痛苦的過去,對康複充滿了信心。隻有融入大自然中去的人才能做到這點。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外來的幫助或是提早預防,絕對不是。內心的寧靜使得他們能按時作息,虛心接受他人的建議,嚴格遵循自然規律,重新擁有健康的生活。

他們並非刻意如此。他們從不為了預防而預防;他們在乎的是內心;他們深知內心混亂,外界是無能為力的。

康複的人因能重新過上正常的生活而感到極度興奮,不過很快就恢複了平靜。他們吸取了教訓並獲益非淺,更上一層樓。他們減小了工作壓力,隨著自由的深入,不斷獲益,同時也減小了將來出現問題的可能性。

下麵來分析一下“筋疲力盡”的原因,有時在向自然規律靠攏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種現象。

首先是相信自己有能力獲得自由和平靜。“既然知道如何放鬆,我就應該能做到。”深思過後才發現此言差矣,應該這麼說:“因為知道該如何放鬆,才更不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