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意識訓練(1 / 2)

第十四章 意識訓練

顯而易見,這種訓練既是肌體訓練又是意識訓練,其本質就是意誌訓練。培養意誌是最終的訓練目標,同時訓練行為又受意誌控製。

莫斯雷指出:“不能控製肌肉的人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使用力量的訓練應先從肌肉開始,然後是神經和感知力。在此過程中要依靠意誌力來逐漸排除個人幹擾因素及阻礙因果規律起作用的一切因素。

培養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放鬆肌肉、敏銳感知外界、開放思想接受新鮮事物。

適用於肌體訓練的原則同樣也適用於感覺和意誌的訓練。

忘掉老動作才能更好地學習新動作。要想獲得迅速、敏銳的感知力,就得拋開沒用的感覺,抹去以往的印象對它的影響。

集中意識是指屏棄一切主題以外的東西。讓一個人集中意識去解決一道難題,他會握拳、屏息、咬緊牙關,不知有多少不相關的肌肉被縮緊,也不知浪費了多少能量。這可不是“集中”。真正的“集中”指的是力量的聚集;在大腦的數學功能區開始工作時,若是不相關的肌肉也繃緊了,那就說明他的力量根本沒集中到一起。再讓另一個會集中意識的人去解決同一個問題,他會出於本能地馬上從先前的狀態中出來,一臉的平靜與認真,全神貫注地開始解題。兩個人得出的結果可能是一樣的,但兩個人的身體消耗絕對是不同的。

令人費解的是有很多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堅持認為工作時高度緊張效果會更好。他們會這樣解釋:“因為我已經習慣這樣做了。” 也許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了,但這絕對是不正常的。無論改掉先前的習慣有多麼難,但絕對是值得的。

正規的訓練可以加速循環,使全身肌體更加活躍,從而刺激大腦,促進它更好地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邊走邊考慮問題效果反倒更好。

這與多餘的神經緊張完全不同。神經緊張當時看似有用,但實際上反倒影響了思維。隻要認清什麼是無用功,就能輕鬆地區分開促進大腦活動的動作和多餘的緊張。用功不當就是在校學生疲勞過度、體力不支的最終原因,而女孩子表現得尤為明顯。其實學習任務並不重,隻是他們不會輕鬆、自然地去學習,不懂如何集中精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時隻要動腦就好了,可他們卻全身都繃得緊緊的,還一直擔心怕學不好。

女孩子們可以學著不去為功課擔心;事實上她們已經學過了如何去做。擔心功課導致的緊張在學生中尤為明顯。其實,多數情況下是對功課的擔心、焦慮使人疲憊、生病,而並不是功課本身造成的。焦慮就是大腦緊張。它使人模糊地感到工作做得不完美,壓力更大了。焦慮者不但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竅門,反倒變得更加沮喪了。這就好比一個孩子有著心結 --- 神經焦慮,本可以輕鬆打開的心結在現實生活中卻被越拉越緊。也許不應該拿焦慮中的學生和孩子進行比較,因為他們不清楚該如何學習,幾乎意識不到還有改進學習方法的可能性。

改進的方法很簡單。我找到一個有焦慮傾向的女孩兒,讓她躺在地板上,全身放鬆;在此之後,她至少是看起來不那麼緊張了,我讓她告訴我都在學什麼科目;還沒回答問題,她就由於緊張而開始躁動起來,從頭到腳,無一例外。我馬上叫停,想辦法讓她恢複平靜,然後又問了一遍這個問題。她又開始不安地動起來,但這次她忽然喊起來:“為什麼呢?真有趣兒,我渾身不動就沒法想問題!”這說明她開始開竅了。她開始感到自己的不必要的緊張了。在此之後,不但教她如何不用動全身就能思考問題,還教她如何輕鬆、平靜地回答問題,如何不用費那麼多勁兒就能學好知識。整個訓練過程非常愉快。

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這類的訓練。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用力不當的現象已經持續好久了,必須一步一步來。這正如學習操作複雜的機器一樣,是急不得的。

集中意識的訓練應先從肌肉開始。首先,全身放鬆,完全不受意誌控製;然後讓意誌隻控製一條胳膊,身體其他部分仍處於放鬆狀態。第一步,緩慢伸出這條胳膊,繃緊,然後放鬆;第二步,握拳,盡最大力量曲臂,直到肘部完全彎曲。此時身體其他部位仍能保持放鬆狀態的人出現的幾率恐怕還不足百分之一。剛開始時,在一條胳膊用力收縮肌肉的同時,另一條胳膊肯定會反複舉起又放下,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緊張。還有很多其它辦法可以用來做類似的測試。

在沒有其它肌肉的所謂交感性收縮的參與下,能控製各自獨立的肌肉的意誌力應遍布全身。這才剛剛觸及“集中”的真正含義。在意誌開始控製別的肌肉前沒必要非得全身放鬆。什麼時候能做到瞬間放鬆全身,什麼時候才能說我們是身體的主人了。在瞬間 “抹去原來的記憶”是最根本的條件。

接下來是放鬆狀態下進行思考和說話的訓練。第一步是就額外的肌肉緊張進行的訓練。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背誦,觀察他們的手勢;讓孩子們停下來,發現小家夥們都用力地握著手,緊張而不適;幫助孩子們放鬆,告訴他們背誦時沒必要用手使勁兒,教他們學會在放鬆的狀態中背誦。孩子們會發現這麼做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有時需要讓孩子躺在地板上學習如何冷靜、直接地思考,訓練程序和訓練回答問題的程序相同。若訓練時格外地細心、周到,訓練效果會更理想。不過這種訓練方式不適合較大班型。訓練過程中會有放鬆練習,有時站著做,有時坐著做,這有助於孩子們放鬆身體,克服肌肉緊張,否則思考和表達會受很大影響。可以做看圖說話練習,比如以莎劇的某個場麵為例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話時注意動作要自然。訓練可以使孩子更加注意肌肉是否緊張,而緊張的肌肉會直接影響到思考。孩子一定要學會如何安靜地思考,冷靜、直接地表達想法。這個訓練還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