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胎教:《愛的奉獻》:
準媽媽一定還記得《正大綜藝》中翁倩玉演唱的主題曲《愛的奉獻》。推薦準媽媽將這首歌哼唱給胎兒聽,讓胎兒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名畫欣賞:《西斯廷聖母》:
對於準媽媽來說,你完全沒必要把自己當作一個特殊的人看待,如果身體不適,可以躺下來休息一下,盡可能地保持你原來的生活節奏,讓自己愜意、從容。做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比如欣賞一下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也許看到這幅美麗的畫,就會讓你暫時忘掉那些身體的不適。
拉斐爾的畫對美麗與神聖、愛慕與敬仰都恰到好處,使人獲得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享受。畫中聖母腳踩雲端,代表人間權威的統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華貴的教皇聖袍,取下桂冠,虔誠地歡迎聖母駕臨人間。聖母的另一側是聖女渥瓦拉,她代表著平民百姓來迎駕,她的形象嫵媚動人,沉浸在深思之中。她轉過頭,懷著母性的仁慈俯視著小天使,仿佛同他們分享著思想的隱秘,這是拉斐爾的畫中最美的一瞬間。人們忍不住追隨小天使向上的目光,最終與聖母相遇,這是目光和心靈的彙合。從天而降的聖母出現在我們的麵前,初看絲毫不覺其動,但是當我們注視聖母的眼睛時,仿佛她正向你走來,她年輕美麗的麵孔莊重而又平和,細看那顫動的雙唇,仿佛聽到聖母的祝福。趴在下方的兩個小天使睜著大眼仰望聖母的降臨,稚氣童心躍然畫上:
36周胎兒器官發育成熟:
從這時開始,準媽媽應每周接受一次定期檢查,為隨時都有可能來臨的分娩做好充分準備,以積極的心態,盡最大努力堅持到最後。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三十六周【做夢逐漸增多】:
從現在直到分娩為止,最好每周做一次產前檢查。這些檢查包括B型鏈球菌抗體檢測。發現睡覺時做夢增多,而且夢境都非常生動。
胎兒的變化:
第三十六周【胎兒頭部向下】:
子宮的空間越來越小,現在準媽媽肯定注意到了胎兒的運動發生了變化。因為受到限製,他四處扭動的次數減少,但運動通常更有力和更明顯。在這個階段,大多數的胎兒會采取頭向下的姿勢準備出生。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了解分娩前的征兆:
臨產信號:
一般臨近分娩時會出現各種征兆,但並不是每個準媽媽分娩時都會出現這些征兆。有些征兆會因人而異,有許多人就是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開始分娩的。
通常臨近分娩有如下征兆:
分泌物增多:
準備分娩時,子宮頸管會變得軟化,分泌物也會增多,大多是白色的水性分泌物。
腹部頻繁地感覺到張力:
為準備開始分娩,子宮收縮頻繁,因此會經常感覺到腹部的張力。如果張力是有規律的,那就是陣痛。
大腿根疼:
為便於胎兒通過,左右恥骨的接合處正在慢慢打開。因此,大腿根的部位會有抽筋或疼痛的感覺。
胎動減少:
由於胎兒的頭部下降到了骨盆裏,因此胎動相對減少。也有的胎兒一直到分娩前都經常動來動去。
腹部下降:
由於胎兒下降到骨盆內,會感覺到下腹部變大,而上腹變空。
規律性宮縮:
出現宮縮怎麼辦:
走動可能會使腹痛更嚴重,準媽媽可以臥床躺著休息。用墊子或椅子做支撐,找一種最適合的姿勢減輕疼痛。不要做劇烈運動及使用腹肌的運動,可以做散步這樣輕微的活動。如果宮縮不規律或是形成規律但間隔很長,說明離分娩還有一段時間,可以在家休息,等陣痛達到每10分鍾1次的時候再入院待產。
見紅:
出現宮縮怎麼辦:
如果隻是出現了淡淡的血絲,量也不多,準媽媽可以留在家裏觀察。平時注意不要太過操勞,避免劇烈運動。如果見紅後出現陣痛和破水就應該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
破水:
出現破水怎麼辦:
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應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破水後,可以墊些護墊,需要幹淨的內褲和幹淨的衛生護墊。破水可能導致宮內感染,所以一旦發生破水就應立即去醫院。
小貼士:破水會導致羊水大量流出,臍帶可能會隨壓力帶動或因為重力作用而導致脫垂。一旦臍帶脫垂就可能導致胎兒缺氧、組織器官壞死甚至胎兒死亡。破水後如果6~12個小時內沒有分娩跡象,為防止細菌感染,醫生會使用催產素來幫助準媽媽進入產程,開始分娩。: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準媽媽出現腹部下墜感:
隨著分娩的臨近,準媽媽的腹部也會出現明顯變化。肚臍到子宮頂部的距離縮短,會有腹部下墜感,這是胎兒頭部進入產道時引發的現象。隨著胎兒下降,上腹部會出現多餘空間,準媽媽的呼吸終於變得順暢,但是骨盆及膀胱的壓迫感會加重。腹部下墜感因人而異,有些準媽媽在分娩前幾周就有感覺,有些準媽媽則在陣痛開始後胎兒向產道移動時才有感覺。
正確對待分娩痛:
分娩會很疼,但準媽媽越害怕疼痛,這種擔心和緊張越會導致肌肉的緊張和拉扯力量的加劇,反過來又加重疼痛。所以要學會放鬆,正確地看待分娩疼痛,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從而緩解疼痛。
分娩疼痛表現不一:
分娩隻是一個生理過程,準媽媽在臨盆時,體內支配子宮的神經感覺纖維數目已很少了,一般不會產生強烈的痛覺。客觀地說,分娩是有痛覺的,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會牽扯子宮鄰近的某些組織器官,產生局部痛感。體力勞動者平時活動量大,分娩時比較順利,痛感也相應較輕。腦力勞動者,或平時活動少的準媽媽,常常因極度緊張和恐懼而加劇疼痛感。
媽媽疼痛,寶寶獲益:
1.分娩過程中子宮的收縮,能使胎兒肺部得到鍛煉,使表麵活性劑增加,肺泡易於擴張,出生後不易患呼吸係統疾病。
2.子宮的收縮及產道的擠壓作用,使胎兒呼吸道內的羊水和黏液排擠出來,新生兒窒息及新生兒肺炎發生率大大降低。
3.胎兒經過產道時,胎兒頭部受到擠壓,頭部充血,可提高腦部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有利於新生兒出生後迅速建立正常呼吸。
需要疼痛多長時間:
順利分娩的過程就是準媽媽的產力、產道與胎兒身體的徑線相互適應的過程。既然是相互適應,就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長時間的疼痛是必需的,隻有經過了長時間的疼痛,才能使產道的大門慢慢“打開”,使胎兒輕鬆地通過。一般來說,初產婦的寶寶通過媽媽的產道一般需要12~16小時,而經產婦則隻需要8~12個小時。
疼痛的時間過短和強度過弱,容易造成準媽媽產道的嚴重撕裂,發生大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及產傷,又會造成準媽媽疲勞、乏力,使產程時間過長,器械助產率增加,新生兒窒息率、新生兒產傷率都會有所增加。因此,正常的分娩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