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飲食營養:
準媽媽美味營養餐:
蜂蜜水果粥:
材料準備:蘋果、梨各2個,大米100克,枸杞5克,蜂蜜1小匙。
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幹淨熬成粥。
2.將枸杞洗幹淨,蘋果、梨去皮核切成小丁。將枸杞、水果丁一起加入粥內,煮開後,稍稍冷卻即可。
蝦皮香芹燕麥粥:
材料準備:燕麥150克,蝦皮20克,芹菜50克,鹽1/2小匙,香油1小匙。
做法:
1.燕麥洗幹淨。芹菜擇洗幹淨,切成小丁備用。
2.坐鍋點火,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燕麥,用大火煮開,放入蝦皮,再用小火煮直至軟爛。
3.加入鹽進行調味,撒上芹菜丁後,再淋上香油即可。
黑木耳肉羹湯:
材料準備:黑木耳30克,裏脊肉100克,薑4片,醬油、澱粉、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黑木耳泡水3~4個小時,撈出洗淨,浸泡在清水中。薑去皮、切成片備用。
2.裏脊肉切成3厘米方塊,拍鬆,加入醬油、香油醃漬,待烹調前撈出沾裹澱粉做成肉羹備用。
3.鍋中加水燒開,放入黑木耳、薑片煮半小時,加入肉羹煮熟,再加鹽即可。
本周胎教重點:
音樂胎教:《小狗圓舞曲》:
波蘭音樂家肖邦創作的《小狗圓舞曲》是一首優秀鋼琴作品,它的藝術性很強,生活氣息濃鬱,雅俗共賞。這首圓舞曲音樂描述了小狗咬著自己尾巴原地打轉的有趣情景,親切活潑、短小通俗,旋律悅耳動聽、富有動感。因為篇幅短小、演奏速度快,這首樂曲又稱為《一分鍾圓舞曲》,而實際演奏時間則在一分鍾以上。
圓舞曲:圓舞曲主要用於音樂會演奏和舞會演奏。用於舞會演奏的圓舞曲也叫華爾茲,原為奧地利、德國民間的3拍子舞蹈,18世紀後半葉風行於歐洲各國的各種社交舞會,整個19世紀在歐美舞曲中占主導地位。肖邦:偉大的波蘭音樂家,年少成名,後半生正值波蘭亡國,在國外度過,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以此抒發自己的思鄉情、亡國恨。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他臨終囑咐親人把自己的心髒運回祖國。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其一生不離鋼琴,被稱為“鋼琴詩人”。
小貼士:傳說肖邦的情人喬治·桑喂養著一條小狗,這條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團團轉的“興趣”。肖邦依照喬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轉”的情景表現在音樂上,作成了這首樂曲。樂曲是三段式。四小節引子過後,出現快速的反複回轉型,描寫小狗飛快旋轉追逐自己尾巴的樣子。這段曲調健康活潑、詼諧有趣,把小狗的神態呈現在聽眾麵前。第二段是優美抒情的圓舞曲主題,好像小狗奔跑了一段時間,躺下來休息片刻,悠然自得,懶散舒適。第三段又是快速的音型,就像小狗休息之後又開始追逐尾巴的遊戲,一直到樂曲結束。
音樂胎教:《喜洋洋》:
準媽媽應該非常熟悉《喜洋洋》這首曲子,這首曲子是中國著名民族音樂家、民族弓弦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劉明源先生的作品。劉明源先生的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貼近百姓情感,所以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相信準媽媽聽了這首曲子後,一定可以一掃心裏的陰雲。推薦準媽媽欣賞喜洋洋室內樂團演奏的這首民樂。
《喜洋洋》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結構。A的主題取材於山西民歌《賣膏藥》,作者以兩個笛子聲部的重疊、頓音和加花的手法,充分發揮了原曲輕快活潑的特點,並增加了熱烈洋洋的氣氛。B的主題根據另一首山西民歌《碾糕麵》改編,作者保持了原曲舒展的特點,將上下兩句發展成起承轉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與板胡以各種技巧潤飾旋律,木魚則以規整的節奏襯托曲調,喜悅的歌聲猶聞在耳。第三段完整重複了A的旋律。
故事胎教:《井底之蛙》:
一隻小青蛙生活在井底,自以為井底就是整個世界。無聊時,它就數數天上飄過的白雲,一朵、兩朵、三朵……累了,就躺在小床上舒舒服服睡個覺。有一天,井沿上飛來一隻鳥。青蛙很奇怪,就問:“小鳥,你是從哪兒飛來的啊?”小鳥回答說:“我是從天上飛來的啊,飛了一百多千米呢,口喝了,想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哈哈,真好笑,你別吹牛了,天隻有井口那麼大,你還能飛一百多千米嗎?”小鳥認真地說:“天是無邊無際的啊,可大了,你不知道嗎?外麵的大象大過我幾千倍呢。”青蛙說:“我天天都看著天,怎麼不知道呢?你就別吹牛了吧!”:
小鳥於是笑了:“青蛙大哥,你天天待在井裏,就隻能看到這麼大的天,你要是不信,就跳出井口來看看吧,我還要繼續飛行呢!”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整整想了好幾天,終於下定決心跳出井口去看看。青蛙抬頭一看,天啊!天真的是無邊無際的啊,天上還有很多白雲。它們緊緊地靠在一起,太美了。大地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大樹又高又壯,真是美不勝收啊。遠處的大象真是比小鳥大幾千倍!青蛙這才知道小鳥說的是對的,要是自己聽了小鳥的勸告,早點從井裏出來就能早一點看到這麼美麗的世界了。
小貼士:常年蹲在井底的青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就以為是天的全部了。寶貝,世界是無限廣闊的,就像知識的海洋永無止境一樣。所以,我的寶貝,即使有一天你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不要驕傲,因為那也隻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35周胎兒移動很艱難:
這個時候,準媽媽的身體越來越疼痛,準媽媽要適當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來緩解,不要做很難的運動。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三十五周【骨盆開始擴張】:
孕激素、鬆弛素分泌及胎兒的體重作用引起骨盆連接部擴張,為分娩做準備。可能感覺到這些部位有些不舒服。
胎兒的變化:
第三十五周【發育進入最後的衝刺】:
這時出生的胎兒,99%能存活下來。中樞神經係統正在發育成熟,消化係統基本發育完畢,肺通常也完全發育成熟,如果胎兒在這個時間早產的話,很少會發生呼吸問題。胎兒的胳膊和腿豐滿起來,已占據了子宮的大部分空間,所以很難再四處移動。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胎兒入盆是怎麼回事:
入盆是怎麼回事:
當妊娠進入後時期,準媽媽子宮中的胎兒已經在為出生做準備了。胎兒會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待時機。在分娩之前,胎兒要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這就是“入盆”。
那麼,胎兒入盆後多久才能分娩呢?一般初產婦入盆後2~3周就可能會分娩,而非初產婦胎兒入盆會晚一些,入盆後隨即開始分娩。
入盆是什麼感覺:
當胎兒入盆的時候,很多準媽媽會感覺腹部陣陣發緊和有墜痛感,感覺胎兒正在下降,就以為是入盆了。其實,這種感覺並不是真正臨產前的征兆,但準媽媽不必緊張,可以繼續觀察後再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