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2 / 3)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八周【情緒波動很大】:

孕2月準媽媽情緒波動很大。孕6~10周是胚胎齶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準媽媽的情緒過分不安,會影響胚胎的發育並導致齶裂或唇裂。在懷孕3個月之內,準媽媽要堅持補充含有葉酸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胎兒的變化:

第八周【手指腳趾已經成形狀】:

胎兒的雙手放在腹部上麵,向外彎曲雙膝,姿勢就像在泳。此時已經完全可以區分手臂和腿,而且長度也有很大變化,手指和腳趾也成形了。胎兒的皮膚薄而透明,能清晰地看到血管。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準媽媽要學會控製情緒:

孕8周,強烈的早孕反應會繼續擾亂準媽媽的心緒,非常煩躁易怒。對於這種不穩定的情緒,準媽媽應該積極主動地多想一些愉快的事情,多聽一些健康向上的音樂,讓自己從緊張情緒中放鬆下來,保持心情舒暢,保持心理平衡,從而減輕妊娠的不良反應和煩躁心理。運用想象常常可以舒緩準媽媽的情緒,例如心理學上就有一種放鬆的方法是通過引導詞的作用讓人想象森林、海洋、海島,從而引導人們通過想象放鬆心情,準媽媽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找一張自己最喜歡的風景照片,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感覺,以達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姿勢規範:

上下樓梯:

妊娠期,準媽媽上下樓梯時,要看清樓梯,一步一步地慢慢地上下,整個腳掌都必須踩在樓梯上,不可隻用腳尖踩樓梯,也不要貓腰或過於挺胸腆肚,隻須伸直背就行。妊娠後期,隆起的肚子遮住了視線,上下樓梯時,更要注意千萬別踏偏或踏空,踩穩了再走,如有扶手,一定要扶著走。

移動重物:

準媽媽在移動重物時,要量力而行,要注意不要將肚子頂在重物上,盡量使用身體的側麵挨著物體。另外也不要使腰部用力過大,避免抻到。除非是緊急狀況,不建議準媽媽獨自移動重物,避免危險發生。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警惕葡萄胎:

為絨毛基質微血管消失,從而絨毛基質積液,形成大小不一的泡,形似葡萄,故稱為葡萄胎。臨床診斷葡萄胎都是指完全性葡萄胎而言。在自然流產的組織中發現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樣變性,但不診斷為葡萄胎。下麵介紹幾個可能造成葡萄胎的原因:

1.停經以後陰道流血一般在停經8~12周出現,部分患者在陰道流血之前可能會出現陣發性下腹痛。

2.子宮異常增大、變軟,約有1/3完全性葡萄胎患者子宮大於停經月份,並伴有血清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異常升高。

3.妊娠嘔吐較正常早孕發生早,症狀重,持續時間長。

4.卵巢黃素化囊腫常為雙側,如果發生扭轉或破裂,會出現急性腹痛,葡萄胎清除後可自行消退。

5.腹痛,葡萄胎成長迅速使子宮過度擴張所致,表現為下腹陣痛。若發生黃素囊腫扭轉或破裂,會出現急性腹痛。

6.甲狀腺功能亢進,約7%的患者會出現輕度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表現。

遠離病毒:

流行病學證明,女性在懷孕前後,如果感染了病毒,不但自身致病,還可能使胎兒畸形或者染上先天性疾病,故應對一些常見病毒感染予以重視。遺傳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及生物因素都可能導致胎兒先天性發育異常。就生物因素看,主要是病毒感染。準媽媽在妊娠過程中,特別是懷孕12周以內感染了這些病原體,胎兒發生畸形的可能性要比正常準媽媽高得多。

病毒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危害呢?因為病原體通過各種途徑如呼吸道黏膜、口腔、生殖道及破損皮膚進入血液,造成病毒血症,並通過血液侵害到胎盤及胎兒,形成宮內感染,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導致胎兒畸形。具體講就是:

風疹病毒:

準媽媽孕早期感染風疹,會致胎兒心血管異常、先天性耳聾、先天性白內障、小頭畸形、智力障礙等,以及出生後遲發性損害,如糖尿病、中樞神經係統異常等。

水痘:

準媽媽感染水痘後,其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損害胎兒運動神經,引起先天性白內障、肌肉萎縮等。如在孕早期感染應終止妊娠。

弓形體原蟲病:

它是由弓形體原蟲侵入體內而引起的傳染病。動物中以貓最易患此病,人與貓密切接觸,極易受到傳染。妊娠後會使弓形體原蟲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準媽媽感染後,大多會造成流產、死胎或早產。

單純皰疹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有兩個血清型——I型(HSV—1)和H型(HSV—2)。I型(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皮膚黏膜及器官感染。此型病毒較少感染胎兒;H型(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及腰以下皮膚皰疹,常可由性交而傳染,此型病毒多會感染胎兒,致胎兒小頭症、智力障礙、腦內鈣化、白內障、心髒畸形、視網膜形成異常。

乙型肝炎:

準媽媽患乙型肝炎後,會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寶寶出生後會造成嬰兒急性肝炎,如長期帶病毒以後可發展為慢性肝炎。因此,患乙型肝炎的女性,或是在慢性肝炎活動期的女性,均不宜受孕。

巨細胞病毒:

準媽媽感染後常會導致早產、流產或胎死宮內,出生後的寶寶有黃疸、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肺炎,並常伴有中樞神經係統損害。部分患兒會有小頭畸形、行動困難、智力低下等現象。有些受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胎兒,出生時沒異常表現,但出生後數月或數年後發生中樞神經係統損害,如智力低下和耳聾等。

科學的飲食營養:

這樣吃可以補充營養:

多吃能預防貧血的食物:

孕2月對準媽媽來說,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就是鐵。但懷孕早期還不宜服用鐵劑。如果懷孕早期服用補鐵營養品,反而容易加重惡心和嘔吐症狀,所以應該盡量通過食物攝取鐵元素。富含鐵元素的食品有豬肝、雞肝、牛肝、魚類、貝類、豆類等。

多吃開胃的食物:

準媽媽的孕吐反應有輕有重,如果孕吐得很厲害,就會影響食欲,也就直接減少了供給胎兒的營養,所以,首先要打開準媽媽的胃口,吃些開胃的食物。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蔬果類、豆類、全穀類和菌類等食物中,但準媽媽也不能食用過多,以免引起腸脹氣。每日蔬菜、水果與穀、豆類食物的比例應該是5∶6。

多吃魚:

魚肉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質,還含有兩種不飽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發育非常有好處。這兩種物質在魚油中含量要高於魚肉,而魚油又相對集中在魚頭內。所以,準媽媽適量吃魚頭,有益於胎兒大腦分區發育。

小貼士:準媽媽適當進食一些小零食可以安撫準媽媽的情緒,對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都有好處。盡量挑一些攜帶和食用都方便的食物,比如全麥麵包、核桃仁等,還可以帶些新鮮水果。

適量補充蛋白質:

因妊娠反應,許多準媽媽會很倦怠,懶得活動,再加上吃得比較精細,極容易引起便秘。一旦發生便秘,準媽媽切記不要使用瀉藥,而應采取飲食調理。

本周如果準媽媽實在不願意吃脂肪類的食物,也不必勉強自己,人體可以動用自身儲備的脂肪提供給胎兒。此外,豆類食品、蛋類、奶類也可以少量補充脂肪。準媽媽每天的蛋白質供給量以80克為宜。懷孕8周內,對於蛋白質的攝入,不必刻意追求數量,順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