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周胚胎開始逐漸呈現雛形:
這時候有些敏感的準媽媽已經開始有早孕反應了,例如乳房持續脹痛、尿頻、嘔吐等,雖然準媽媽身體不適,但是仍要堅持進行胎教,例如聽一聽音樂胎教,沒有孕吐反應的準媽媽可以讀一讀胎教故事等。
準媽媽和胎兒的變化:
準媽媽的變化:
第六周【子宮逐漸增大】:
這個時期,由於激素刺激乳腺,會感到乳房脹痛,乳頭突出會更加明顯,還會出現乳暈加深。
胎兒的變化:
第六周【胎兒逐漸呈現雛形】:
從懷孕第六周開始,胎兒逐漸呈現雛形。雖然後麵還拖著小尾巴,但此時四肢已開始像植物發芽一樣長出來,能看到明顯的突起。跟腿部相比,手臂的發育較快,此時兩隻手和雙臂很像耙子。
必知的孕期生活指導:
體重增加:
整個孕期體重增長正常情況下應該是12.5千克左右,孕早期(懷孕最初3個月)體重隻會增加0.9~2.3千克,孕中期大約增重6千克,孕晚期約增重5千克。孕早期就要注意控製體重,準媽媽體重增加過多會造成許多危險的並發症,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子癇、妊娠糖尿病、腎盂腎炎、血栓症、過期妊娠和胎兒過大及難產等。當然剖宮產的概率也會相對增高,而手術及麻醉的困難度、麻醉後的並發症及手術後傷口的複原等都是問題,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前後都易引起心髒衰竭。體重增長過快的準媽媽應適當鍛煉身體,晚飯適當減量,並減少主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因為瓜果中熱量相對少並含有多種維生素,瓜果中的纖維素還能緩解或消除便秘現象,還可以減少身體吸收熱量。
告訴周圍的人自己懷孕了:
到了妊娠5~6周的時候,作為準媽媽有必要告訴周圍的人自己已經懷孕這一情況,這個時候準媽媽的早孕反應即將開始,孕早期的護胎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工作著的準媽媽,告訴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便於領導的工作安排,也便於同事對自己的理解與照顧。準媽媽若要很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就要很好地來處理懷孕後與同事及工作的關係,在這件事情上掌握主動權是比較關鍵的。建議職場準媽媽在這件事上該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主動告訴領導:
在女性的職業生涯中,涉及懷孕生孩子的問題,很多公司或單位也都因為這個原因排斥女員工,有些女性也因為諸多擔心不敢輕易告知單位,其實這種擔心和做法並不理智。如果你能及時地告之,這樣可以給領導充足的時間來調整、安排工作。在這個問題上還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到公司的人事部門了解產假的相關事宜,了解產假期間工資如何變化,以及與生育相關的一些福利等等。
選一個合適的崗位:
如今的大多數女性,都麵臨著職業和生育相矛盾的衝突。準媽媽往往選擇在年齡適合、工作相對平穩的時期懷孕生子,這已經被很多職業女性納入了人生規劃。既然工作、生活都不能耽誤,那麼隻能從容麵對,主動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時間和工作安排。比如在這個特別的時期,可以與領導協商,可否調到出差和加班比較少的部門,以保證孕期的正常作息。
告訴周圍的同事自己已經懷孕了:
這是很有必要的,同事之間,特別是要好的同事之間都會對特殊時期的你給予照顧和關愛。比如拿較重的東西、複印等事情,往往就會有人代勞,還有如果你的辦公位處在電腦比較集中的地方,也可以與位置較理想的同事掉換位置,愛抽煙的同事也會比較理解地躲到別處去吞雲吐霧,偶爾不舒服或必要的體檢不能來上班的時候,同事也可以代勞,幫你處理一些事務等等。
做好工作的交接:
這一時期要特別注意做工作記錄,將工作中的明細列清楚,這樣接手你工作的同事就會很快地將你的工作接過去,這樣,如果你有什麼特殊情況需要盡快離崗,接手的人也不至於一頭霧水,你也可以安心地辦自己的事情。
需要關注的健康問題:
引起自然流產的原因:
遺傳因素:
由於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異常,導致胚胎發育不良。自然流產,尤其是懷孕起初的12周內的流產,遺傳因素可占60%~70%,其中流產兒染色體異常占50%~60%。夫婦一方或雙方有染色體異常的約占10%。
外界因素:
準媽媽受到如含汞、鉛、鎘等有害物質或有毒環境的影響,受到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高溫、噪聲的幹擾和影響,也會導致流產。
一般來說,懷孕早期發生流產,大多是出於胎兒染色體異常所致。老化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異常更為常見。孕中期流產的原因與子宮因素如子宮形態異常,或子宮頸薄弱過早擴張等有關,準媽媽感染或胎兒染色體異常也可在孕中期流產,免疫異常因素也可能發生流產。
生殖器官疾病:
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發育不良。盆腔腫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等均可影響胎兒的成長發育而導致流產。子宮內口鬆弛或宮頸深度裂傷都引起胎膜早破而發生晚期流產。
胚胎發育不全:
孕卵異常是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如果流產發生在妊娠0~8周,約有80%是由於精子和卵子有某種缺陷,以致使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而終止,因此,這種流產的排出物中,見不到原始的胚胎組織。
胎盤發育不良:
胎兒在母體內成長發育,主要通過胎盤將母體的營養物質和氧輸送到胎兒,如果胎盤發育不良或出現疾病,胎兒得不到營養物質和氧而停止生長引起流產。
準媽媽全身性疾病:
如果準媽媽患有流感、傷寒、肺炎等急性傳染病,細菌毒素或病毒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就會使胎兒中毒死亡。高熱可能促進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準媽媽患有重度貧血、心力衰竭、慢性腎炎和高血壓等慢性病,可能導致胎盤梗死及子宮內缺氧而使胎兒殘疾,甚至流產。準媽媽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缺乏,也可引發流產。
母兒血型不合:
如果準媽媽過去曾接受過輸血,或在妊娠過程中產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會使胎兒的體內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從而導致流產。
外傷:
準媽媽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擊、擠壓,以及準媽媽跌倒或參加重體力勞動、劇烈體育運動,腹部手術如闌尾炎或卵巢囊腫手術均會引起子宮收縮而發生流產。
情緒急驟變化:
準媽媽的情緒受到重大刺激,如過度悲傷、驚嚇、恐懼,以及情緒過分激動,會引起準媽媽體內環境失調,促使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內分泌功能失調:
受精卵在孕激素作用下,才能在子宮壁上著床,成長發育成胎兒。當體內孕激素分泌不足時,使子宮蛻膜發育不良,從而影響受精卵的發育,容易引起流產。如果前列腺素增多,會引起子宮肌肉的頻繁收縮,也會導致流產。甲狀腺功能降低,會使細胞氧化能力障礙,進而影響胚胎的成長發育繼而導致流產。
怎樣避免早期流產:
約有10%的媽媽會經曆流產:
孕早期流產的原因,基本上是因為胎兒的染色體異常。盡管這被認為是偶然出現的,但現在還沒有預防的方法。懷孕12周後的流產,便有準媽媽方麵的原因了。有的準媽媽是因為受心理方麵的打擊,有的是因為過度勞累。此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病症也容易導致流產。總之,當出現流血現象,或是下腹部出現劇痛時,不要猶豫,要及時去醫院。
科學的飲食營養:
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
孕早期是妊娠反應最強烈的一個時期,常伴有嘔吐、頭暈、懶散等症狀。所以這個時期的飲食是以口味清淡為主,多喝湯、粥,以減輕妊娠反應。懷孕第二個月所需營養,除了注意補充葉酸和蛋白質,還要注意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
補充糖類和脂肪:
懷孕兩個月,如果實在不願意吃脂肪類食物,就不必勉強自己,人體可以動用自身儲備的脂肪。此外,豆類食品、蛋類、奶類也可以少量補充脂肪。含澱粉豐富的食品不妨多吃一些,以提供必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