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3 / 3)

2.在鍋內倒入適量食用油,熗鍋並倒入鴨肝、木耳、蔥、薑片和水,用中火燜至快熟時,放入鹽、料酒,再用水澱粉勾芡,出鍋前淋上香油即可。

科學的飲食營養:

補充維生素B1:

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可使準媽媽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欲缺乏。在孕期,身體組織對維生素B1(硫胺素)的需要量增加,易引起缺乏症。每日應補充維生素B1(硫胺素)約1.5毫克。維生素B2(核黃素)缺乏時,由於體內物質代謝發生障礙,會出現口角炎、舌炎、皮炎、角膜炎等病症。準媽媽每日需要維生素B2(核黃素)1.6毫克。動物性食物中含維生素B2(核黃素)較多,首先是內髒,其次是奶類和蛋類;魚、蔬菜中含量較少。

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準媽媽可以選擇外形吸引感官的、口感清爽、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番茄、黃瓜、橙子、彩色柿子椒、鮮香菇、新鮮平菇、蘋果等,它們色彩鮮豔,營養豐富,可誘發食欲。

選擇的食物要易消化、易吸收,同時能減輕嘔吐,如烤麵包、餅幹、大米或小米粥及營養煲粥。口感幹的食品能減輕惡心、嘔吐症狀,粥能補充因惡心、嘔吐失去的水分。

食物要對味,烹調要多樣化,並盡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每周胎教重點:

音樂胎教:《秋日私語》:

《秋日私語》是由法國的保羅·塞內維爾和奧立佛·圖森作曲,他們是法國達芬唱片公司的兩個負責人,也是著名作曲家。理查德·克萊德曼是這首曲子的原演奏者。《秋日私語》描述了秋天裏的童話,秋天裏的溫馨爛漫,或許是一個下午,或許是一片紅葉,在每個音符裏,靜靜品著秋天裏的一杯下午茶。這是一首感情豐沛的樂曲,音樂表情誇張但又不流於表麵,而是十分紮實地表現除了完全的真情實意。準媽媽聽這首曲子時,可以想象自己和愛人走在一條鋪滿落葉的小路,兩邊是參天的大樹,樹葉已經變得金黃,將是多麼愜意幸福的事情!

音樂胎教:《愛之夢》現在的胎兒雖然隻是胚胎,他的聽覺器官要等到4個月時才會發育,因此,準媽媽現在聽音樂隻是為了讓心情更加舒暢。隻要準媽媽有空,隨時都可以打開音響,傾聽優美的旋律。這首《愛之夢》是由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所作,這首名曲表達的主旋律是:愛吧,能愛多久就愛多久!準媽媽在聽《愛之夢》時可以隨著音樂的旋律一同哼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節音量,注意聲音不要過大,完全可以自己決定聽的次數。《愛之夢》為三部曲式,在最開始就呈現出怡靜柔美的主題,充滿了夢幻般的意境。中段流動的琵琶音,像愛的表白,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最後樂曲在寧靜、幸福的氣氛中,依依不舍地結束。微笑是最好的胎教愉悅的情緒可促使大腦皮層興奮,使血壓、脈搏、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均處於平穩、協調的狀態,這樣有利於準媽媽的身心健康,改善胎盤供血量,促進胎兒健康發育。微笑也是一種你給予寶寶的胎教方式。準媽媽每天都要開心一點,經常露出你會心的微笑。雖然胎兒看不見媽媽的微笑表情,但它可以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所以準媽媽不妨多多微笑。愛笑的媽媽生下來的寶寶也會愛笑的。

名畫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微笑,每一次看到《微笑的蒙娜麗莎》這幅畫時,總會有一種很親切、很舒服的感覺。蒙娜麗莎那微微上揚的嘴角,端莊的儀容,溢滿了美的眼眸,讓人感受到微笑的力量很神奇。

故事胎教:《下金蛋的雞》:

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依靠自己家的一塊田地維持生活,每年收的糧食隻能勉強過活。值得欣慰的是他們家還養了一隻母雞,每天可以下一枚雞蛋。有一天,農夫早上起來發現這隻母雞下了一枚金蛋,他馬上到鎮子裏把金蛋賣掉,換回了很多錢。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這麼多錢,農夫十分高興。從那天起,這隻母雞每天下一枚金蛋,夫婦倆很快發了大財,買下了肥沃的土地,蓋起了漂亮的大房子,還請了很多仆人,日子過得舒服極了。但他們非常貪心,對這一切並不滿足。

有一天他們躺在床上,妻子說:“既然母雞每天都能下一枚金蛋,那它肚子裏肯定有很多金蛋,也許就是個金庫……”丈夫緊接著說:“對啊,我們把母雞殺了,從肚子裏把所有的金蛋都拿出來吧!”於是他爬了起來,取了把刀殺了那隻母雞,卻發現雞肚子裏並沒有金蛋,和普通母雞沒有什麼區別。

小貼士:從前夫妻倆很窮,後來他們有了金蛋,每天能夠獲得一枚金蛋,可是這對夫妻仍然不滿足,他們想獲得更多的金蛋,於是殺了雞,卻什麼都沒得到。親愛的寶貝,你知道嗎?一個人要懂得滿足,貪得無厭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媽媽希望你將來能成為一個知足常樂的人,隻有懂得珍惜的人,才能體會到擁有快樂。

語言胎教:《荷塘月色》:

請準媽媽帶著一顆純淨的心給胎兒閱讀文章 吧!用飽含深情的語言,用溫柔美妙的聲音讓胎兒聆聽媽媽的聲音。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麵,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麵,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隻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隻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豔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裏說得好:於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首徐回,兼傳羽杯;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