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兩位表哥(1 / 3)

爸從青島回到天津不久,來了兩位馮姓表哥。爸請他們一起吃晚飯,家人都很高興,因為有將近兩年沒見麵了。

媽在廚房忙開了。她知道兩位表哥口味高,得讓他們吃好、喝好。

“張媽,洗酒杯了嗎?老爺可不許酒裏摻水。一滴都不成。”

“記著哪。”張媽說,“我看這酒不夠喝的。蓮花白還剩一點兒,雙溪陳釀也隻半瓶,大表少爺又那麼能喝,還得再打一壇子陳釀和虎骨酒。”

媽讓張媽從地窖裏拿一壇子陳釀,她說虎骨酒冬天喝好,這會兒都打春了。虎骨酒由黃榅桲和幾種草藥釀成,能舒筋活血,強身健體。

張媽拿了兩大壇陳釀。酒壇用竹網包著,上麵有兩個竹提手,拎起來像個大籃子。壇口封了幾層紙,上麵糊著一層厚厚的泥。據說這種泥是精心調合的,專用來封酒,可使酒香不跑。

雙溪陳釀有股特殊的香味,介於水果香與花香之間。我愛看他們先洗了手,然後小心地揭去封泥,剛一拿開蓋子,屋裏便溢滿一股沁人的奇妙酒香。每當我嗅聞著山上濃鬱的野花香和陽光送來各種植物的馨香時,總不禁聯想起這種奇特的香味。

“我先嚐嚐。”媽接過一小杯酒。我見她的嘴唇紅潤好看,知道酒一定很香。媽把杯子遞給我,說:“你著急了是不是?去搞些‘笑蘭’的嫩花苞,撒在上麵。等明兒早晨,就會香味撲鼻。若放在枕頭底下,準保你夢著酒仙。”

媽說話常能豐富我們的想像。

媽耐心地看張媽把壇子裏的酒倒進瓶子。這種酒瓶多由白鑞或白銀製成。中國黃酒用大米釀造,味似葡萄酒,喝前先放在熱水裏溫一會兒。它常用來佐餐,能喝酒的人一頓飯就能喝上五六十杯。

兩位表哥是大媽的侄子,都很有才華。我們在北京住時,他們常來。大表哥康賢比二表哥康光年長兩三歲。他當過駐歐洲幾個國家的總領事,通曉數國語言,回國時才三十五歲。雖然他常穿中山裝,可他留的胡子和油亮的分頭總讓我們覺得他是個洋人。而且,他還愛拄著根文明棍,說話時橫在手裏,好像隨時要打誰,有時令人討厭。他進屋便脫了帽子,放在客廳的桌子上。這倒使我們有機會戴著它玩。不過,我有點替他的禿頭頂感到難過。

康光當時隻有三十歲,個子比康賢矮些,講話很快,與論敵爭辯,言辭犀利,詼諧睿智。他雖年紀尚輕,可資曆不淺,在北京上層社會很有地位。他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而後因與國民黨領袖孫中山相交甚厚,曾作為清朝末代皇帝的特使到南方與革命黨人談判。後來任中國銀行董事長,他是簽名印在中國銀行票據上的第一人。而且,他還和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配過戲。兩位表哥天資聰穎,學識淵博,深得親朋好友的敬重。

康光在事業上一帆風順,已經功成名遂。但待人謙遜,從不倨傲。對孩子總是親切和藹,每次來我家,都問我們晚上去不去看戲。如果去,他便去買票。

兩位表哥到的那天晚上,爸還沒回來。媽在客廳裏招待他倆,她已盼了好久。他們把媽看成是自己的姨媽,因為他們知道,媽同大媽是好友。而且,撫養媽的潘家與他們馮家是親戚。媽有什麼問題決定不下來,都要問他們。她常對我們說:“這事得等你們表哥來了再定,他們見過大世麵。”

“表妹,來跟我們說說話。”兩位表哥熱情招呼我們,“我們有好長時間沒見了。”

“你們倆都坐我邊上。”康賢表哥說,“都三年了,我記得上次見你時,你還梳著兩條小辮,像個小娃娃。時間過得真快,現在都成大姑娘了。我聽說,你還是個學生運動的頭頭。我是老了,從歐洲回到北京那天,去看姨媽,你在搖籃裏睡得正香呢。”

“你們男人還那麼怕老?”媽問。

“西方人不愛說出自己的年齡。”康賢說,“如果跟中國人似的,頭一次見麵,問一位英國或法國小姐多大了,非露怯不可。即便是個男人,第一次見麵就問歲數,人家也不高興。”

“西方人可真有意思。”媽歎了口氣,“他們一定覺得我們可笑,是不是?”

“聽說你們都在為學生運動出力。”康光轉向媽,說,“姨媽,真該祝賀您,眼下要想超過別人,除了學習,還得幹點實事。競爭比我們年輕時重要多了,男女都一樣。”

“梅表妹,聽說你想上洛克菲勒醫學院,這主意不錯。”康賢打斷話頭說,“我前天去東城,看到了富麗堂皇的北京協和醫院,翠綠的琉璃瓦,大理石的柱子和台階,門窗漆得鮮豔猩紅,華美壯觀。我要是年輕十歲,變著法兒也得進去享享福。你想,從外麵看,輝煌如皇宮,裏麵都是現代化的設備,熱澡、冷浴、空調、電氣爐子,中餐、西餐,隨你吃。”

我和梅姐聽得入了迷。媽一直在想孩子的入學問題。

“看不出你這麼喜歡協和醫院。”康光開玩笑說,“幹脆你假裝生病,我把你送進去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