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櫻花節(1 / 2)

到京都時,正是一年最好的櫻花節。爸的日本朋友鬆本先生把我們接到他家。我們十姐妹,加上裴表姐,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九歲,住在一座兩層樓的房子裏。三麵的紙窗都打開著,透過每一扇窗,都可以看到迷人的山景。能住這樣的房子,我盼望有好幾年了。最高的山峰總是被雲所籠罩,山巒疊翠,開滿粉紅色的櫻花。開始,我們還以為是一片晚霞,知道是櫻花,又驚又喜。真想盡早領略櫻花的芬芳。

京都作為日本京城有好幾百年了,據說是模仿唐朝洛陽的建築。在日文裏,至今仍有人把京都叫洛或洛陽。日本人都很以有這樣一個京城為榮。京都也真不愧是首府,皇宮王府,巍峨大觀。寺院塔橋,亭台樓閣,池沼園林,各據一方,真是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曆代不知有多少高僧逸士,詩人畫家,名優美妓,擅絕代之藝,點綴古都。京都生產的絲綢、瓷器,旖旎絢爛,藝伎舞女,如花似玉。櫻花開時,各戲院均有特別節目演出。各大寺院及各名園,均行開放,任人參拜流連。各大神社每日均有結隊成群的香客,由全國各地來京都參拜,順便在古都享受一個快活的節日。

各大名園都有無數的櫻花樹,花開時,到處彩旗飄揚,吸引遊人,慶祝櫻花節。茶樓、酒肆、飯店,甚至寺廟,都掛上各種顏色的紙燈籠、絲燈籠。小孩子和女人們身著鮮豔的春裝,拖著木屐,無憂無慮地漫步遊逛。那美妙的木屐聲總是令遊人著迷,更為這節日增添幾分歡樂。

黃昏時各處燈籠點亮了,京都便如從人間升進仙境。遊人,尤其是年輕的女人,穿著豔若蝴蝶的和服,散在有櫻花的各處。

日本人平時把生活看成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他們努力工作,很少把時間花在娛樂上。他們過多講究禮節。但在櫻花節,你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變得愉快、歡心,盡情享受生活了。他們不再關心日常瑣事,幾杯日本米酒下肚,便大都忘了工作,忘了年齡,忘了人際關係,開始豪飲歡唱。吵吵鬧鬧,像一群群頑皮的孩子。

鬆本先生是個典型的日本人,他在中國待過三十多年,中文講得極好,據說連做夢都說中國話。京都是他的家鄉。是他說服了爸爸,把我們送到日本上學。

“吃過飯,我帶你們去看櫻花。”鬆本先生說,“看看我們日本人過節的熱鬧勁兒,比中國的春節怎麼樣。”

我們一群人由一條小徑步行到一座古木圍繞的大寺。此時又圓又亮的月兒已升到中天。夜霧裏,沉眠著奇鬆修竹點綴的日式木屋。遠處一層淺似一層蜿蜒的山巒也浸在月光裏,幾乎是透明的,好似從清澈的湖心看到的倒影。

山道上不時有身著和服的日本女人走向寺院。另一方向,卻看到一座大橋載著幾個人影浮在月光裏。遠遠的房屋、樹木、河堤,縹縹緲緲的像日本水墨畫筆描繪的一般。我看入迷了,想是看到大畫師北齋的意境了,雖然那時我並不知道他的名字。

我們向寺院走去,誰也不說話,就連平時愛多嘴的裴表姐也安靜下來。我想跟八姐說什麼,可又不知怎麼開口,隻是緊緊握著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