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掌握好雙贏的交往原則(3 / 3)

楊二車娜姆非常感激這位老人,為了告慰老人,她用這筆錢做了一張風靡全球的中國民族音樂專輯,並開始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也因此結識了她的先生——前任挪威駐華大使石丹梧。他真摯的愛情讓楊二車娜姆的歌聲插上了幸福的翅膀,盡情地翱翔在世界各地。

楊二車娜姆之所以在事業與愛情上一帆風順,都是因為她有一顆愛心,她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讓老人感到了人間還有真情在,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了她,才使她在事業上飛速地發展,並且贏得了美滿的愛情。

學會在舉手投足之間撒下一顆顆關愛的種子,有一天,當它成長為參天大樹並為你帶來豐碩的果實時,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你賦予他人的關愛和真誠並不需要很多、很昂貴的付出,隻是像搬動一把椅子那樣簡單。

以上兩點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奇跡,其實就發生在你不經意的言行之間,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友善的致意或一項小小的援助計劃,都能讓對方體會到你的愛心和真誠,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給予你巨大的回報,使你在事業上飛速發展,走向人生的輝煌。

8 雙贏就這麼簡單

現代社會流行“雙贏”。何為“雙贏”?簡單通俗地講:“就是通過協商、溝通使雙方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彼此之間的交流,它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橋梁。通過溝通,陌生人可以變成朋友;通過交流,爭議達成了共識;同樣,在政治問題上,溝通也能改變雙方的立場。

尤其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已不需要用武力解決問題,隻要雙方溝通就有可能達成協議,夫妻之間的吵吵鬧鬧,也離不開溝通,今天生意談不攏,明天還可以再商量。總之隻要我們善於交流,勇於溝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甚至麵對壞人的刺刀,也可以笑著和他溝通,解決眼前的問題,不信,你就來看看下麵這個故事。

天黑了,瑪麗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家走,上了整整一天班,骨頭都快散架了。她支撐著慢慢地踏到家門口,當她剛要開門的時候,忽然一把雪亮的刀橫在她麵前。頓時,她嚇出了一身冷汗。疲勞、饑餓也無影無蹤了。她不敢正麵看那個人,可已經感覺到那雙眼惡狠狠地盯著自己,該怎麼辦?她暗暗地問自己。

忽然她靈機一動,若無其事地轉過身,微笑著說道:“朋友,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菜刀吧?我喜歡,看你這刀閃閃發亮,一定很快吧,好吧!我要一把……”邊說邊讓男人進屋,接著說:“我第一眼看見你就麵熟,好像在哪兒見過。噢!想起來了,你很像我一位好友的丈夫,太像了!看到你真的好高興。”她一邊說,一邊親熱地往裏讓那個男人,“你看我呀!成天就知道忙了,屋子太亂了,你不要見笑,你要咖啡還是茶!”

本來滿臉殺氣的歹徒漸漸靦腆起來,有點不知所措。

瑪麗卻不管這些,她又是讓座,又是倒茶,忙得團團轉。這時,歹徒有點掛不住了,他結結巴巴地說:“謝謝,謝謝!我該走了。”

“著什麼急呀,我知道你們幹這行的也不容易,成天跑在外麵,把妻子兒女扔在家裏,哎!日子不好過呀!”說著還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最後,瑪麗真的“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還多給了他點錢。陌生男人拿著錢遲疑了,瑪麗趁機說道:“沒什麼?不就一點錢嗎,天也不早了,你拿著去找個住的地兒。”那人停了一會兒就走了,在他轉身離去的時候,他說“小姐,謝謝你,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等他走後,瑪麗整個人倒在了床上,心咚咚地跳個不停。

一場驚險就這樣過去了,這就是“雙贏”的結局,瑪麗既挽救了自己的生命,避免了一場流血事件,又挽救了歹徒的靈魂,把他從一個罪犯的邊緣拉了回來,也使他懂得了人間的真情,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這種美好的結局,誰不願意看到?因此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都要三思而後行,這樣才有可能取得“雙贏”。

同樣,在激烈競爭的商場中,也離不開彼此的溝通。明知競爭的殘酷,對於失敗的任何一方都是沉重的打擊,何不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呢?讓出自己的第一步,讓對方感覺到你的誠心誠意,我相信,對方不會白白接受你的誠意,他會給你一個更豐厚的回報,這樣才能達到雙方的真心交往,滿足彼此的要求。

隻要你願意,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的。

在法國曆史上,喬治·克列工梭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老虎總理”,在治理國家、處理政事方麵以態度強硬著稱。克列工梭向別人講過一件事,頗能說明他的交際能力。

那是在一次東方旅行中,有位商人向他兜售小雕像,這個雕像看上去十分精致,金黃色的底座,還鑲著藍寶石的邊。本來克列工梭就很喜歡藝術品,對這件小雕像更是愛不釋手,便問要多少錢。

商人說:“賣給您這樣一位先生,我隻要75盧比就行了。”可是克列工梭嫌太貴,他說:“不行,再便宜點吧,給你45盧比怎麼樣?”

商人有點為難了,他懇求道:“先生,你就不能再多給點嗎?45盧比也太少了,連個本錢都不夠。”

可克列工梭則堅持,就給這個價。

最後,商人再也堅持不住了,無可奈何地把手一揮說:“真沒辦法!這樣賣給你倒不如送給你。”

克列工梭毫不客氣地接口道:“一言為定。”隨手拿過雕像,左看右看,滿臉的得意神色。然後又說:“謝謝你的一番好意。不過接受如此珍貴的饋贈,我對你應該有所回報才是。”說完掏出了75盧比塞給了商人。

商人被他這一舉一動弄得有點不知所措,最後,若有所悟地笑著點了點頭。

這場交易就算結束了,雙方都拿到了自己應該擁有的那部分,使彼此感到了滿意。

在得到別人的讓步之時,你也不妨退一步,要想得到別人的相讓,你何不先讓自己退一步再說呢?使彼此都滿意,這是我們求之不得的好事。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就要適當地學會讓步,隻有退了,才可能有前進的機會,交往畢竟是雙方的事,並不是隻有你自己,隻顧維護自己利益而不管他人的人是無法得到世人的認可的。尤其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不可能隻有我是對的,也不可能隻有他是錯的,利益共享,團結奮進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好了,麵對“雙贏”我們應該怎樣去爭取,那就需要我們拿出自己的誠心,獻上自己的愛心,具備充分的耐心,肯讓自己退一步,這樣你就能看到最終的美好結局。我相信,聰明的讀者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真正的“雙贏”!

9 換位思考是取得雙贏的條件之一

當今雖然是信息時代,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人之間的矛盾與爭議隻有通過相互溝通,各自退讓一步,才能最終達成協議。

當初美英聯軍與伊拉克的戰爭正在猛烈進行,他們不是缺少溝通,而是缺少溝通的誠意,誰也不願退讓一步,隻好以武力對抗,這最終又能解決問題嗎?大家可想而知。

人際交往中離不開溝通,要想使雙方都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我們何不拿出自己的誠心、愛心和耐心,肯讓對方一步,給足了對方的麵子,他肯定不會讓你吃虧,這不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嗎?

其實,要想取得雙贏並不難,就看你怎樣去處理。下麵我就雙贏的問題談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1)退一步也許會更能調動積極性

有些問題的出現,往往是由於人們那種散漫、不求上進的心理造成的,體製不完備,管理搞不上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就難免會走下坡路。危難之際,不妨換個角度想想,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肯退讓一步,也許就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下麵就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一家福泰公司由於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麵臨著倒閉的危險。這樣一來最著急的是那些工人,他們不但麵臨著失業,而且拿不到一點遣散費,甚至連公司所欠的工資也拿不到多少。於是,他們就聚集在公司門口提出抗議,要經理盡快解決問題。

麵對這一係列的麻煩,經理更是一籌莫展,他無奈地對所有人說:“你們都看到了吧,現在公司就是這種局麵,我也想挽回,可就是想拍賣,恐怕也沒人買。就算賣掉,還了銀行的貸款,也剩不了多少,你們也拿不到多少錢。”

話音剛落,眾人就議論起來:怎麼辦?是把公司賣了?還是把公司的電腦等東西都搬回家?可這又能掙幾個錢。有一個工人很憤怒地說:“沒辦法,咱們就把它燒了算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座幾年牢嗎?反正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你這人真是的,那種缺德的事能幹嗎?”

大家一時沒了辦法。最後經理讓大家安靜,他說:“既然大家都不想丟下這個飯碗,那就由大家去經營吧。公司是的大家的,而且裏麵包含了每個人的血汗,不妨把公司按比例分給大家,大家都是股東,都是老板。賠掙全靠自己了,一開始大家先少拿點薪水,努力工作,過一段時間再決定。如果賺了,都歸大家了;賠了,再關門也不遲。”

經理的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既然沒別的辦法,就試一下吧。果然,因為大家都是為自己幹事,且都更加努力,特別賣命。半年下來,居然使公司起死回生,而且愈來愈興旺。不但歸還了所欠的債務,而且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

要想取得雙贏原來如此簡單!隻因在矛盾中大家往往都不願讓一步,不向更遠的方向去看,隻能維持僵局了。

(2)雙方各讓一步

麵前的僵局往往是由於雙方都堅持己見,不肯讓步。就像有兩個人在一個狹窄的小胡同裏迎麵相遇,可這個胡同隻能通過一個人,該怎麼辦?這兩個人誰都想先行一步,可誰也過不去,隻能麵對麵,四目相瞪,最後還是一個人先退了一步,這才使得雙方順利通過。

這又何必呢?你隻有退一步,才能有前行的機會。生活中的任何矛盾都是這樣,不願退讓的人自己也前進不了,要想使雙方都能順利實現自己的願望,那就讓出一步來,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誰不願意呢?

1977年,位於埃及與以色列之間的西奈半島成了世界上關注的焦點。這個地區是以色列軍隊在1967年的“六天戰爭”中,從埃及手中奪來的。

可這個矛盾一直存在於兩國之間,無法解決。最後他們終於認識到用武力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隻有坐下來好好談判。

在這期間,埃及堅決地說:“西奈半島在法老王時代就屬於我們。它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自尊!我們要徹底收回它的管轄權。”可以色列也毫不示弱,說:“歸還半島我們做不到。放棄了西奈半島就像放棄了我們的盔甲。這樣你們就會乘虛而入,隨時都可以把坦克大炮開過來。”

一時,西奈的問題達不到共識,在危難之際,雙方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雖然整個半島都屬於埃及了,但將其中大部分地區劃為“非軍事區”。也就是說半島上雖然插著埃及的國旗,卻不會有他們的坦克!

這樣既實現了雙方的願望,又避免了戰爭的衝突。

在我們的生活中,任何矛盾都需要彼此的真誠溝通,不要擺著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勢去解決問題,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使矛盾更加激化。這樣做又何必呢?

事在人為,矛盾的無法解決,就在於我們的態度不端正,做出選擇的時候何不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一下呢?這時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也不完全正確,對方也沒有多大的錯誤,隻要彼此通融一點,退讓一步,不就什麼事都解決了嗎?

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多大的恩怨,隻是自己太好麵子,“死要麵子、活受罪”。隻要大家心懷坦蕩,該讓就讓,該退就退一步,這樣做未必就是壞事,恰恰相反,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許,所有的不愉快會因此一切煙消雲散,陽光明媚了。

大家誰不願有“雙贏”的結果呢?那就希望各位能正確對待雙方之間的矛盾,努力去爭取吧!

10 “笨蛋”的故事

有的人在與人交往中為了遵循自己的做人原則,往往給人以愚鈍的感覺。往往因為善良被人們認為不諳世故,說成笨蛋。那麼我要問沒有某種意義上的“愚鈍”,沒有某種場合的“笨蛋”,怎麼能出現那麼多的雙贏局麵?

霍斯是一個弱智的男孩。在三年級班裏,他的成績是劣等的,同學們常取笑他,說他頭大腦子笨。每天放學後值日生搞衛生,他都會主動留下來倒垃圾。更絕的是,白天上課,每隔兩節課,他就會條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池前認真刷洗。原先最髒的角落,都因為霍斯的負責變成了教室內最醒目的淨土。

他總是微笑著,並純真地看別人用非常怪異複雜的目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師出了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世界上最貴的蛋是什麼蛋?

有的同學說金蛋,也有的同學說是原子彈最貴。這時霍斯站起來說:“老師,是笨蛋,因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學們都笑了,老師卻沒有笑,她走過去輕輕地摸著霍斯的腦袋說:“是的,你最貴!”

霍斯的母親每天放學後都會騎著摩托車在校門口接他。一個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霍斯看見一位踽踽獨行的同學,他知道這位同學的家離學校很遠,便央求媽媽順道帶著同學回家,可惜因摩托車後座裝了個鐵籃子,無法再多載另一人而作罷。

回家後,媽媽忙著在廚房做飯,卻隱隱約約聽見門外傳來一種奇怪的聲音,出門一看,原來是霍斯正在用老虎鉗拆掉鐵籃子……

媽媽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但眼裏卻湧出了淚花:“多笨的孩子啊,又是多麼善良的寶貝!是因為笨才善良,還是因為善良才顯得笨?”

自從拆掉鐵籃子以後,霍斯媽媽每天都順道載著那位離家很遠的同學,日久天長,霍斯助人為樂的美名開始在學校裏傳揚。霍斯的學習成績在那位同學的耐心幫助下已有很大提高,現在已經是比較優秀的學生了。笨蛋的綽號,人們已不再提起。

霍斯真的很笨嗎?也許是吧!但是他那被認為是笨蛋的行為,無處不在體現著熱情善良,靠著這些真誠善良的美德,使他與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美國一家大公司年底時,老板欲給工人加薪,數額頗大——每人500美元,但他規定每組隻加一人,具體加給誰,由各組民主討論後決定。這家公司的員工大都來自亞洲,故分為日本組、越南組、韓國組、中國組……

通知下達後,秘書小姐要求各組下班前報上加薪名單。日本人最快,幾分鍾就定出了名單,送給老板一看,老板很滿意,此人正是他意料中的人選——技術高,速度快。韓國組報上的是一個技術中等、工資最低的老實人。越南組報上來一位技術最差、人特好的和事佬。對此,老板搖搖頭,無可奈何。

中國組呢?為何遲遲不報?快下班的時候秘書小姐再三催促,結果卻是中國人不要加薪!老板聽了大吃一驚,不對呀?隻有他們才需要,難道他們真的在發揚共產主義風格?難道真的連正當的報酬也不要?老板不相信,親自來到中國組了解,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中國組的5個人已經討論了半天,爭得麵紅耳赤,互不相讓……他們向老板提出:要麼平均分配,每人加100,要麼大家都不加!老板生氣地一揮手,取消了中國人的加薪。

中國人好可悲啊!本來一次雙贏機會——他們其中一人能得到加薪,老板也會因自己管理得當、方法運用得恰到好處而欣慰。再則按常規來講,如果其中一人因4人推舉而得到加薪,那也是中國組5個人的集體榮譽啊,會促進彼此今後的合作。問題在於5個人都隻考慮自己,眼裏沒有別人,更不顧全大局。

雙贏得先人後己,善解人意、助人為樂這些為人處世的美德為基本原則,以達到互相都滿意的結果的目的。

願我們都能做到“雙贏”,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去幫助最困難的人,使他盡快擺脫噩運,同舟共濟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