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德國內外反亨利力量聲勢震天,特別是德國境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興兵造反,向亨利王位發起挑戰。
亨利麵對危局,被迫妥協,1077年1月,他身穿破衣,騎著毛驢,冒著嚴寒,翻山越嶺,千裏迢迢前往羅馬,向教皇懺悔請罪。
格裏高利不予理睬,在亨利到達之前躲到了遠離羅馬的卡諾莎行宮。亨利沒有辦法,隻好又前往卡諾莎拜見教皇。教皇緊閉城堡大門,不讓亨利進來。為了保住皇帝寶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門前求饒。
當時大雪紛飛,地凍天寒,身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脫帽,整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開門相迎,寬恕了他。
亨利恢複了教徒身份,保住了帝位。他返回德國後,集中精力整治內部,將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內部反抗勢力逐一消滅。在陣腳穩固之後,他立即發兵進攻羅馬,以報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強兵麵前,格裏高利棄城逃跑,客死他鄉。
顯然,亨利“卡諾莎行”是別有用心的。在他與教皇對峙、國內外反對聲一片,特別是內部群雄並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他利用苦肉計取得和解,贏得喘息時間,然後重整旗鼓,再和教皇較量。結果,他成功了。
以上兩點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忍”與“爭”,有的人認為忍與爭是相對的,其實忍與爭是相關聯的。如果做人不懂得“忍”,便會處處樹敵,四處碰壁;處世不懂“爭”,則會軟弱可欺,到處受氣。“忍”隻是暫時的,而“爭”卻是長久的。用暫時的隱忍去換取長久的利益,對精明人來講也是一種極為明智之舉。
對於實力比自己強大又不太友好的人,又何妨暫隱時忍一下呢?
5 與討厭的人相處學會以毒攻毒
當那些討厭的人用惡言惡語為難自己時,千萬不要一時意氣用事,要分析對方話語的利弊,然後如果時機成熟就可以反唇相譏,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樣才會使他覺得你並不太好惹,也就會逐漸不敢對你不敬了。如果對方並沒有太深的惡意,你不妨采取如下方式來解決。
(1)幽默、含蓄地攻擊那些討厭的人
麵對自己討厭的人,從側麵旁敲側擊往往比正麵的針鋒相對要好得多。用幽默的方法去打擊那些自己討厭的人,使他們能知難而退。
西方有一個智者,他機警幽默,經常有一些不知趣的人來找他的麻煩,可都被他給擊退了。他反擊別人不是用拳頭,而是用他聰明的頭腦和機智的話語,他的故事被當地人們為之傳頌,這裏就有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智者在當理發匠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去他那裏理發,喜歡與之交談,他那風趣的話語經常引起人們的哄堂大笑。但也有一個討厭的人,他叫德斯特爾。
德斯特爾是個痞子,理發從來不給錢,這位智者想整治他一下。
怎麼整治他呢?絕不能和他大吵大鬧,這樣有失智者的體麵,而且還會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威望,最後,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有一天,德斯特爾又來理發了。智者給他刮臉時問他:“德斯特爾,你要眉毛嗎?”
“當然要!這還用問!”
“好,你要我給你!”
智者說著,就把德斯特爾的兩條眉毛刮了下來,遞到他手裏,德斯特爾氣得說不出話。
“德斯特爾,胡子要嗎?”
德斯特爾連忙改口說:“不要,不要。”智者又嚓嚓幾刀,就把德斯特爾的胡子刮下來,扔在地上。剪完頭以後,德斯特爾連忙逃離智者的理發店。
人們在街上看見德斯特爾時都問:“德斯特爾,你的眉毛呢?”
德斯特爾漲紅著臉說:“被刮掉了。”引得人們一陣陣大笑。
那次以後,德斯特爾到智者的理發店去理發時,總是把錢先付清,然後再理發。
這位智者以其幽默的問話使德斯特爾誤入他設置的“圈套”,丟失了眉毛和胡子,也丟失了麵子,他再也不敢理發不付錢了,智者達到了目的。
機智、幽默的反擊有時比武力解決更有效。武力解決有傷和氣,而且也會對自己產生不利的影響。機智的反擊會使對方心服口服,又不會損傷自己的利益。
(2)巧妙地借題發揮
人們在社交場合中,往往會遇到令人發窘的問題和尷尬的處境,那怎樣才能做到遇事不驚不亂,從難堪的境地中解脫出來呢?
運用急中生智的幽默術是最好的方法,把自己思維的潛在能量充分發揮出來。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冷靜、樂觀豁達,使自己的精神處於一種自由、活躍的狀態,借助對方的話語來反擊那些討厭的人。
丹麥的著名作家安徒生就是一個能在尷尬中泰然自若的人,他能根據對方的話來反駁他,使那些給自己出難題的人自己陷入尷尬中。
安徒生生活儉樸,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寫作中,從不注意衣著,也不追求時尚。
有一次,安徒生戴著破舊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富人嘲笑他:“你腦袋上邊的那個玩意是什麼?能算是帽子嗎?”旁邊站了好大一群人,大夥都笑得前仰後合,“哈,這次安徒生可算是栽了,看他怎麼辦?”那個挖苦他的富人更是得意洋洋,擺出不可一世的麵孔。
可是這些並沒有難倒安徒生,他稍停頓一下,馬上說出了讓人們震驚的話。朋友,你猜猜他是怎麼回答的?
安徒生不慌不忙地指著哪個富人回敬道:“你帽子下邊的那個玩意兒是什麼?能算是腦袋嗎?”
頓時,人們停止了笑,過了幾分鍾,又哄堂大笑起來。
此時,那個富人脹得臉紅脖子粗,一句也說不上來。安徒生通過對方的話譏諷富人,使自己從尷尬中走出,而那個討厭鬼卻落得個眾人恥笑的下場,再也不敢開安徒生的玩笑了。
安徒生分析對方的邏輯和結論,並沒有做出正麵的反駁,而把它作為前提加以演繹和引申,將對方引到一個顯而易見的荒唐的結論上去,由結論的荒唐從反麵證明對方的荒唐。
對那些自以為是的討厭的人就要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駁得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使自己從尷尬中走出來,讓他陷入難堪之中,自食其果。
從這兩點可以告訴我們反駁那些討厭的人用智慧比用武力更有效。用智慧去反擊是文明的,切實可行的,還能使對方心服口服;武力是不文明的,不禮貌的,還是違反法律的,是不可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討厭的人給自己製造難堪,就分析他的邏輯並用相應的方法進行反駁,這樣你就會走出困境,擊敗對方,並使其心服口服。
6 用智慧去對付討厭的人
當你遇到討厭的人想給你製造尷尬,讓你下不來台時,你就要用幽默,含蓄的說話把對方的話語轉換為對自己有利的話,並用極其有力的話語去征服對方,將對方陷入窘態,從而獲得人們的認可。
我們要學會借題發揮,幽默巧妙地借助別人的某一話題,引申發揮,出人意料地表達自己的某種思想。隻有這樣做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1843年,美國伊利諾伊州競選州長,經過爭鬥以後,人選最終落在共和黨的候選人亞伯拉罕·林肯與民主黨的彼德·卡特賴特兩個人的身上。
卡特賴特是個有名的牧師,他為人小氣,道貌岸然,而且還愛嫉妒別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是一個十分討厭的人。在這次競爭中,他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肆攻擊林肯不承認耶穌是“私生子”等,搞得滿城風雨,使林肯在選民中的威信急速下降。
卡特賴特經常在各地說教,以增加人們的信任。
林肯很了解卡特賴特這個人,他也知道卡特賴特在說他的壞話,並鬧得滿城風雨,才使他的威信急劇下降,他也更了解卡特賴特的目的,就是讓林肯退出競選,把伊利諾伊州州長讓給他,但林肯卻不以為然,他決定去教堂會一會卡特賴特。
有一次,林肯獲悉卡特賴特又要在某教堂說教演講了,就按時走進教堂,虔誠地坐在顯眼的位置上,有意讓這位牧師看到。
卡特賴特認為好機會到了,正好羞辱一下林肯,讓他當眾出醜,降低他在人們心中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威望。
卡特賴特開始演講了,他的演講很動聽,當演講進入高潮時,他突然對信徒說:“願意把心獻給上帝,想進天堂的人站起來!”信徒全都站了起來。
“請坐下!”卡特賴特繼續喃喃祈禱之後,又說:“所有不願下地獄的人站起來吧!”當然教徒又霍然站立。
這時,牧師用特殊神秘而嚴肅的聲調說道:“我看到大家都願意把自己的心獻給上帝而進入天堂,但我又看到有一例外:他不相信上帝,輕蔑上帝,這個惟一的例外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肯先生,他兩次都沒有作出反應。林肯先生,你到底要到哪裏去?”
林肯知道這是卡特賴特故意陷自己於窘境,可林肯卻有自己的想法,他決定借著這個機會在選民中宣傳一下自己,才不會使卡特賴特的陰謀得逞。這時林肯幽默地把“你到底要到哪裏去?”轉化為“你到哪個地方去?”並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於是林肯從容站起來,轉身麵向選民平靜地說:“我是以一個恭順聽眾的身份來這兒的,沒料到卡特賴特教友竟單獨點了我的名,不勝榮幸。我認為:卡特賴特教友提出的問題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有我的理解。他直截了當地問我要到哪裏去?我願用同樣坦率的話回答:‘我要到國會去!’”
林肯對卡特賴特說:“我的回答你滿意嗎?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卡特賴特被窘得滿臉通紅,氣急敗壞地說:“林肯,請你注意,這是教堂,不是演說室。”
林肯接著說:“卡特賴特,謝謝你給我這樣好的機會與大家見麵,向他們談談我的想法。”林肯向聽眾們深深地一鞠躬,並說:“親愛的聽眾朋友,我能為你們演說,我感到非常的榮幸。我是要到國會去,我要去競爭伊利諾伊州州長,我要用我的智慧為州裏的每一個人服務,為國家盡每一分力……”
林肯巧妙地把卡特賴特的話轉到對自己有利的主題上來,並慷慨陳詞,用極其幽默、風趣的話語征服了所有的聽眾,他們似乎忘了自己身處教堂而熱烈鼓掌。林肯利用演說得到了聽眾的大力支持。
而討厭的卡特賴特牧師想利用自己是牧師的有利地位,在說教中讓林肯陷於尷尬,以減弱他的威信,使他退出競選,沒想到卻給林肯創造了一個與人們交往的機會,讓林肯充分地演說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還征得了人心,卡特賴特心裏十分沮喪,狼狽不堪地離開了教堂,最後在競選中失敗。
林肯以自己的交際能力、天才的演說征得了人心,並以嚴於律己、實事求是的行動感動了人們,最終獲得了競選的成功,成為伊利諾伊州州長。他又在以後的競選中四處奔走演說,終於取得人心,成為美國的總統。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林肯麵對卡特賴特的刁難,僅僅是通過一句簡單的話就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不利狀態,峰回路轉,使自己占了有利的形勢,從而取得成功。
一句話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有不同的解釋,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一特點,並對其幽默化,轉化為有利於自己的話語,那麼在任何場合你都會揮灑自如。
7 對付討厭的人的三個妙招
對於那些傲慢無理的討厭的人有幾種方法可以製服他們。
(1)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之身
羅素於1920年來訪中國,他高興地來到中國這片聖土上,出乎意料的是他不適應這裏的環境,生了一場大病。
等病好了,他沒心情接受任何報社的采訪,於是來訪的人員都被他拒之門外。這時,有一家對此非常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後來雖然證實羅素仍活在世上,他們仍不願收回此消息。
羅素回國的時候,他特意從日本繞道而走。到日本後,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
作為報複,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於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這樣既達到了拒絕采訪的目的,又給那些製造輿論的討厭的人以重創,出了一口惡氣。
羅素巧妙地讓秘書給日本報社留下那樣絕妙的留言,既拒絕了日本報社,又挽回了自己的麵子,所以說在遇到那些討厭的人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可行的,朋友們,你不妨試一試。
(2)單刀直入地指出對方的缺點
在一定的環境下,單刀直入地指出對方的缺點,並予以批評也是十分可取的。大作家赫爾岑曾用過這種方法征服一位自認為不可一世、傲慢無理的音樂家。
俄國作家赫爾岑在一次宴會上被輕佻的音樂家弄得非常厭煩,便用手捂住耳朵。
這時主人走過來,看見赫爾岑這種表情,便說:“赫爾岑先生,你不喜歡這種樂曲嗎?”
赫爾岑說:“是的,太沒有情調了。”
這時那個音樂家一臉不屑地說:“這可是當今最流行的樂曲呀!你也未免太沒有品味了吧!”
赫爾岑反問道:“流行的樂曲就一定高尚嗎?”
音樂家故作吃驚地大聲說:“不高尚的東西怎麼能流行呢?”
赫爾岑笑了:“那麼,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說罷,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時,音樂家愣愣地站在那,他滿臉通紅,再也不敢說流行的樂曲就是高尚的了,再也不敢輕瞧赫爾岑,更不敢在他麵前表現出輕佻的樣子。
特殊的情況下,對付哪些討厭的人,單刀直入的方法比別的方法來得更快一些,更有效一些。
(3)緘默,不予理睬
製服他人的另一種有效方法是謹守緘默,自始至終不予理睬。這也是一些偉人或名人常用的一種計謀。與迎頭痛擊一樣,緘默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次,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闖入洛克菲勒的辦公室,直奔他的寫字台,並以拳頭猛擊台麵,大發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絕對的理由恨你!”
接著那暴客肆意謾罵他達10分鍾之久。辦公室所有的職員都感到無比氣憤,以為洛克菲勒一定會拿起墨水瓶向他擲去,或是吩咐保安員將他趕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並沒有這麼做。他停下手中的事,用和善的神氣注視這一位攻擊者,那人越暴躁,他便顯得越和善!
那無理之徒被弄得莫明其妙,他漸漸地平息下來。因為一個人發怒時,遭不到反擊,他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於是,他咽了一口氣,他是來此與洛克菲勒做鬥爭的,並想好了洛克菲勒將要怎樣回擊他,他再用想好的話語去駁擊。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開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最後,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幾下,仍然得不到回應,隻得索然無味地離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沒發生任何事一樣,重新拿起筆,繼續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對自己的無理攻擊,便是給他最嚴厲的迎頭痛擊。成功者每戰必勝的原因,便是當對手急不可耐時,他們依然故我,顯得相當冷靜與沉著。
綜上所述,對付那些討厭的人,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能準確地運用這幾種方法,那麼你將會成功地擊敗對方。
對於那些製造荒謬輿論的人,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挽回自己的麵子,又能給他們以重創。
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要單刀直入地指出對方的缺點,這樣才能提高你的辦事兒效率。
對於那些暴客,千萬不要與他爭吵,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8 對付惡人你有辦法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環境中,免不了要與人交往。而在此期間,就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的好壞、善惡,我們不得不麵對。慎重地處理與之的關係就顯得很重要了。
友善人這裏就不必多說,而偏偏遇上那些橫看豎看都不順眼、處處與自己作對的人,那就有點麻煩了。有些人,因為你的才能、相貌強於他,於是產生嫉妒心理,想方設法為難你,給你難堪;還有些人由於在利益上的衝突也同樣施出詭計來害你。麵對這些,你千萬不要害怕。擺正自己的心態,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迎接挑戰。
在這裏,就要正確把握好自己的說話尺度,對待壞人就要用“壞”方法。
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一些人為所欲為,得寸進尺,這種人,你采取“忍讓”的方法就免不了被當成軟弱無能,對待這種人隻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他還以顏色才能讓他知道你並不是好欺負的。這裏介紹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1)攻擊其弱點
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他總會有缺點及弱點,隻要你善於觀察和了解,就總有機會發現的。既然他對你恨之入骨,處處陷害你,那你又何必對他手軟,對付這種人必須抓住他的“小辮子”狠狠回擊他一下,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下次還會變本加厲的。這些人隻會對你不利,影響你的發展。因此,當務之急我們隻有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