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根競選班底的人們認識到,裏根要想連任總統需克服的大難題是他給人一種年紀太老的感覺,不宜當總統了。所以,裏根利用每一個機會就年齡問題說笑話。
第二次論戰是在嚴肅的氣氛中進行的,裏根和年輕的蒙代爾就多方麵問題相互進行十分單調的攻擊。果然,蒙代爾提出了一個預料之中的問題。
“總統先生,您已是曆史上最年邁的總統了。您的一些幕僚們說,最近,您經常感到疲倦。我回憶起肯尼迪總統,他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不得不連續工作好幾天,很少睡眠。您是否懷疑過,在這種處境中您能履行職責嗎?”
這無疑是說裏根過於年邁,不宜當總統?裏根猶如處在擊球位置,有戒心地笑笑,他說:“我希望你能知道,在這場競選中我不願把年齡當作一項資本。我不打算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我對手的年輕和缺乏經驗。”
對手的目的沒有達到,在利用別人的缺點時,他卻沒看到自己的弱點,對付這樣的人隻能這樣。他明顯有一股傲氣,以為自己勝券在握,而未發現自己的弱點,一旦別人抓住其弱點攻擊他,使他的弱點被暴露出來,也就瓦解了他的自高自大的資本。
(2)巧使“小技”阻住他的嘴
有些人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不是他的事他也管,想方設法想為難你,這種人最可惡。可是,誰都不是好欺負的,一個人最起碼的自尊和人格是不能丟的。不過分抬高他人,更不能貶低自己。上司隻是職位比人高些,權威隻是一種地位帶來的表麵力量而已。所以,我們要時刻維護自己的權利,人有時是應該有一點霸氣的。
弗雷德裏克·埃德溫·史密斯是英國律師和保守派政治家,後來又升為大法官。
有一次,史密斯在一起原告是一個盲孩的案子裏做被告一方的律師。應訴法官提議把小孩抱到一張椅子上,以便陪審員能看清楚他,而史密斯卻考慮到這樣會引起陪審員們的同情,他反對這樣做:“尊敬的法官先生,為什麼不領這小孩繞陪審台走一圈呢?”
法官指責這是不合理的建議。史密斯不客氣地說:“我是在聽了不合理建議的前提下才這樣說的。”
為了讓對方不再糾纏,法官用了培根的一句話來對付年輕的律師:“年輕與謹慎是一對冤家。”
史密斯則反駁說:“尊敬的先生,培根也說過多嘴的法官就像一根破話筒。”
頓時,法官被嗆得啞口無言。
對付惡人總有好的辦法,讓他的圖謀不會得逞。
正如上麵所講的,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能饒人處且饒人,但是,也不要過頭了。喜歡為難他人的人,又何必給他麵子呢?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的,我們對待“敵人”一定不要手軟。
對於那些處處發難、采取低下手段的人,我們就要緊緊抓住他的弱點,攻擊其要害之處,隻有這樣,你才能製服他,使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
而對那些多事之人,既然他自以為是,利用自己的權威,不把別人放在眼裏,我們就沒必要給他留情,句句緊逼,總步步為營。多嘴的人,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堵住他的嘴,讓他啞口無言。
不知聰明的讀者還有哪些辦法來對付這種“壞”人,不妨先采納我的這兩個建議,以作防身之用,你說呢?
9 對待“敵人”不能手軟
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得人心、處處與別人作對的人。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人呢?要視情況而定。
雖說與人相處的時候,忍讓和寬恕是一種美德,但是,忍讓也得有一定的限度,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我們不必與他斤斤計較,但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退讓。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人格與尊嚴都維護不了,他也就失去了做人最起碼的價值。這樣的人往往被人看不起。
所以,麵對那些惡語中傷,忍讓和寬容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它隻會令對手得寸進尺,更加猖狂。這時,需要的便是你義正詞嚴的還擊了。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希望各位要勇於“鬥爭”,從而捍衛自己的人格與尊嚴。
但丁在參加一次教學儀式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以致在舉起聖餐時竟忘記了跪下。
他的幾個對頭立刻跑到主教那裏告狀,說但丁有意褻瀆神靈,要求予以嚴厲的懲罰。在宗教統治的中世紀這一罪名可非同小可,何況他還是個反教黨人。
但丁被帶到主教那裏,他聽過指控以後,辯解說:“主教大人,我想他們是在誣蔑。那些指控我的人如果像我一樣,把眼睛和心靈都朝著上帝的話,他們就不會東張西望,很顯然,在整個儀式中,他們都是心不在焉的。”
主教聽後,覺得但丁說的有道理,就把他放了,而對那幾個告狀者進行了嚴厲的懲罰。
這種人就應該得到這樣的結局。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保持忍讓的態度,那就隻能是死路一條了。對於一些對自己心狠手辣的人就一定不能心軟,總如東郭先生那樣心慈手軟,往往就使那些不識好歹的人,更為所欲為、得寸進尺。把別人的忍讓當成是軟弱可欺,因此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步步緊逼。對待這種人隻有一個辦法,恰當地還他點顏色,通過正當的方式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利。
還有一些更令人討厭的人通常出現在一些公共場合之中,大肆宣傳一些中傷別人的謠言,以表現自己是如何純潔、高尚和本領高強。其實這種人更可惡,當麵不說,背後亂說。遇到這種事情,不管是針對自己的,還是針對別人的,我們都應該挺身而出,不要一直在忍耐中沉默,這樣就更助長了這種人的氣焰,以至於他不斷地去挑起是非,那樣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流言止於智者”,止是一方法,“製”也不能少,有時製更有效。
有一天,馬雅可夫斯基在路上見到有許多人圍在那裏,於是,他就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過去。隻見有個頭戴小帽的女人一邊揮手,一邊大聲叫嚷著,讓別人都過來聽她講。不一會,她的周圍就聚集了許多人。
緊接著,那女人就開始用各種各樣最荒謬的話言來誣蔑、中傷布爾什維克,她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劃著,說得眉飛色舞,滿嘴白沫,仿佛像真的一樣。這時,馬雅可夫斯基實在忍無可忍了,他立即衝過去,用有力的雙手分開人群,直衝到這個女人跟前,抓住她說:“抓住她,她昨天把我的錢袋偷跑了!”
那女人驚惶失措,含糊地嘟噥著:“你搞錯了吧?我沒幹過這事。”
“沒有?正是你,偷了我25盧布,還敢狡辯。”馬雅可夫斯基恨恨地說。
周圍的人們開始譏笑她,四散走開了。等人們都走光了以後,那女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對馬雅可夫斯基說:“我的上帝,你看看我吧,我可真的是頭一回看見你呀!”
馬雅可夫斯基毫不示弱地答道:“那你又見過布爾什維克嗎?你為什麼要那樣惡毒地誣陷她呢?”
女人這才如夢初醒,無話可說了。
害人的人,反而害了自己。對付這種人隻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雖然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但該出手時也要出手。有些人在侵犯別人的利益和權利之後,由於對方采取了忍的態度,便惡欲狂張。這種人在得逞之後,又放縱自己把貪婪的目光盯向新的目標、新的利益,從而一步步走入罪惡的深淵……
這個時候,不管我們是當事人,還是旁觀者,都不能依舊保持著一種忍讓的態度了。而應該根據事實,用你的正義和勇敢來給予反擊和抵抗。隻有這樣,才能讓對方有所覺悟,進而製止他們的言行。
總之,不管我們應用什麼方式來對待壞人或讓人討厭的人,最終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對方了解自己真正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盡快地加以改正。
說了這麼多,我想親愛的讀者不會感到煩吧,不要著急,馬上就將結束,最後我還想和大家說幾句:切記,能忍則忍,忍耐也有個限度,必要時就應“拔出來劍”,向邪惡憤怒一擊!
10 給“敵人”一點寬容
我們這一生離不開與人交往。人類隻有在不斷的溝通與交流中才能向前發展。因此,不管你在什麼環境下謀生,都免不了遇上一些不喜歡或令人討厭的人。初次與他交往,是你萬般無奈之下的選擇。這時你也不必過分擔心,首先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不妨這樣去想:好人壞人都是人,先試著去接觸,盡量用善心去改變他的言行。
一個人,如果在心裏能說服自己去接受那種討厭的人,也就不難從行動上改變他們。俗話說得好: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們何不試著用寬廣的胸懷去麵對一切呢?也許你會發現意外的驚喜。
真誠的心靈是你與他人交往的必備前提。當你麵對“敵人”的靈魂時,你就會持寬容忍讓的態度去看待,去說服自己:討厭的人並不是針對我一個人的,而是他們的個性,不必與之計較。這樣就會使自己避免心理失衡,心生厭煩或怵頭的感覺,並滿懷信心地與之交往。總之,這樣有利於你繞開對方不好態度的影響,與之進行實質性交往,使自己處於主動地位,最後達到交流的目標的。
一顆寬容、忍讓的心能感化任何事物,我相信:“隻要你是真心地付出,就能使惡人變善人,壞人變好人。”
1944年冬天,兩萬德國戰俘排成縱隊,從莫斯科大街上穿過。所有的馬路都擠滿了人。蘇軍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戰俘和圍觀者之間。圍觀者大部分是婦女,她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戰爭的受害者,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兒子,或者是丈夫,都讓德寇殺死了。婦女們懷著滿腔仇恨,等到大隊俘虜們出現時,婦女們把一雙雙勤勞的手攥成了拳頭,士兵和警察們竭盡全力阻擋著她們,生怕她們控製不住自己的衝動。
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婦女,穿著一雙戰爭年代的破舊的長筒靴,把手搭在一個警察的肩上,要求讓她走近俘虜。她到了俘虜身邊,從懷裏掏出一個用印花布包著的東西,裏麵是一塊黑麵包,她不好意思地把這塊黑麵包塞到了一個疲憊不堪的兩條腿勉強支撐得住的俘虜的衣袋裏。於是,整個氣氛改變了。婦女們從四麵八方一齊擁向俘虜,把麵包、香煙等各種東西塞給這些戰俘。
戰俘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麵弄呆了,最後恍然大悟,流下了懺悔的眼淚。
這說明了什麼呀?它道出了人類麵對世界上最偉大的善良和最偉大的生命關懷所產生的強烈震撼力!當這些人手持武器出現在戰場上時,他們是敵人,可當他們解除了武裝出現在街道上時,他們是跟所有的人,跟“我們”和“自己”一樣具有共同外形和共同人性的人,當“我們”在自己的內心主動地轉換身份以後,和平、友愛、寬容、尊嚴等等才具有了可能性。
因此,學會寬容,學會忍讓,把討厭的人變成你的朋友,化解彼此的矛盾,讓世界充滿愛,其德何其大!
也許,你的仁慈,得不到很好的回報,但隻要你做了,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就足夠了。
在17世紀,丹麥和瑞典發生戰爭,一場激烈的戰爭下來,丹麥打了勝仗。一個丹麥士兵坐下來,正準備取出壺中的水解渴,突然聽到哀求的聲音,原來在不遠處躺著一個受了重傷的瑞典人,正雙眼看著他的水壺。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麥士兵走過去,將水壺送到傷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長矛刺向他,幸好偏了一點,隻傷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報我。”丹麥士兵說,“我原來要將整壺水給你喝,現在隻能給你一半了。”
那個受傷的瑞典人接過水壺怔怔地看著丹麥士兵,眼睛裏流露出一種感激和羞愧的神色。
這件事後來被國王知道了,特別召見這個丹麥士兵,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殺掉?
他輕鬆地回答:“我不想殺受傷的人,況且他也是一個無奈的人。”
有時候,一點愛心,一點寬容就可以改變一切。當我們用仇恨的目光去看待對方的時候,不妨換一種心態,用寬恕,諒解的心情去接受他,驅除他的邪惡,喚醒他純潔的靈魂。
人一生下來並不壞,但是隨著漸漸地長大,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與扭曲,使他走向了另一麵,這時,你的援助之手,你的慈愛之心也許能改變他的一生。心胸寬廣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何不在此獻上自己的仁慈去淨化汙濁呢?
親愛的讀者,我想,大家也不會希望看到更多的“敵人”出現在自己的麵前吧,那就讓我們團結起來,用自己的一些真誠去喚醒那些沉睡的人吧!我相信,善良能感動一切,能美化一切,隻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附:與討厭的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測試
一、如果碰上一個說話尖酸刻薄、令人生厭的人,你會怎樣對待他呢?
A.巧用難回答的問題對付難纏的人。
B.不予理睬,躲避他。
C.直接以武力攻擊對方。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是一個明智而機警的人,有很強的處世能力,你會因什麼樣的人給予什麼樣的對付方法,能夠用正確的手段來擊倒對方。你能用巧妙的語言攻擊對方,使對方在眾人中出醜,知難而退,再也不會難為你。你既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又能使對方心服口服,敗下陣來。
選B,你是一個不現實的人,遇到一點難題就躲避,成不了什麼大事。因為該來的終究會來的,躲也躲不掉,反而因為你的躲避使你失去了一些主動進攻的機會,讓對方得寸進尺,進一步侮辱你。
選C,你是一個武斷的人,凡事不想後果,一意孤行。請注意,並不是什麼事都能用武力解決的。告誡你,用武力解決任何問題都是違反法律的,在對方受難時,你也不會好受,你要麼被對方打傷,要麼就是被警察拘留,希望你以後的處理問題要沉著、冷靜,分析出事情的利弊,這樣才能利於你的發展,才能提高你的交際水平。
二、如果別人以高傲、盛氣淩人的態度來對待你,你將會怎麼做呢?
A.恭維他,極力滿足他的欲望。
B.不給他留任何麵子,與之對抗。
C.適當地忍讓,但心理上不能屈服於他,反麵攻擊他的弱點。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多半沒有主見,容易屈服於人,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你在社會上隻是牆頭草,順風倒,在別人麵前沒有尊嚴,我真的不希望社會上出現像你這種人。
選B,你為人剛直,甚至還有點過火。一般來說,性格剛直的人在處世中不易吃虧,但太剛直了會走向反麵,經常因一點小事而與人對著幹,不管其他的事,不顧大局,這樣發展下去,你的剛直就變成了蠻幹了,最終還是會吃虧的。
選C,你是很聰明的人,你的社交能力相當強,你通過觀察別人的舉止談吐能洞悉出這個人的弱點,從反麵進行攻擊。你會盡力避開對手的優勢,趁勢抓住對方的漏洞,不動聲色地予以反擊,進攻其薄弱的環節,從而克敵製勝。你在社會上將會有很大的發展,你一定會成功的。
三、假如對方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你會怎麼辦?
A.直截了當地攻擊他,警告他。
B.用表麵現象迷惑他,慢慢地攻擊他。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是一個能幹的武士,但你不可能成為一個頭腦聰明的將軍,你往往會走向極端,讓對方窺視出你的弱點,常會利用你沉不住氣的缺點來激你,待你被激怒以後,再大肆進攻,使你全軍覆沒。
選B,你充滿智慧,可以成為統領全軍的元帥,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在商海中你也可以遙遙領先於別人,你能擊敗你的競爭對手。
四、假設你的朋友或親人中有人忘恩負義,你會怎麼對他呢?
A.與他斷絕交往。
B.向他闡明道理,真心地感化他。
C.不理會這事,反正自己也沒有吃虧。
測試結果如下:
選A,你是一個固執的人,不容易原諒別人,也不願去感動別人,你隻有很少的朋友。想一想,人都會有錯的,你也不一定全是對的,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應該試著去接觸和感知犯錯的人,並幫他改正,這樣你才會有更多的朋友,才會活得更有意義。
選B,你是一個熱情的人,你待人誠懇,心胸寬大,喜歡幫助人,而且你的朋友很多,你很快樂。
選C,你是一個做事漫不經心的人,你也是一個自私的人。你的這種做法既不會被朋友理解,而且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利處,在與朋友間的交往中,應該把利益放在一旁,用真心去對待你的朋友,隻有這樣你才能得到朋友的真心。